名詞解釋:
SUV_sport utility vehicle,釋義為是運動型多用途(實用型)汽車。此類車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兩種車型,決定結構特點的發展史需要綜合ORV分析。ORV_off road vehicle,釋義為越野車,全球最知名的越野車當屬JEEP威利斯,這台車正是今天大名鼎鼎牧馬人的前身;在解析兩種車型的結構差異之前,首先需要了解SUV的前生今世。
三個階段的兩台車成為了JEEP發明SUV的基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階段,威利斯打造的後驅與四驅可切換的輕量級越野車-JEEP成為全球明星車型。這台車替代的是重心非常不穩,被動安全保護極差的邊三輪軍用摩托車;由此此類車造成的非戰鬥減員過于嚴重,美國陸軍不得不投入重資招标研發輕量級越野汽車,威利斯打造的JEEP符合戰場需求自此成為了明星車型。
威利斯JEEP在二戰階段的盟軍戰場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偵查與機動方面帶來的效率提升,其價值不亞于登陸艦與飛機。美國的諸多将軍更是對JEEP青睐有加,而在戰争階段軍人就是明星,軍車自然也成為了普通民用車C端用戶的追求。于是在戰後威利斯也緻力于打造越野車面向民用車市場,然而這種車畢竟配置非常簡陋且駕乘體驗非常糟糕,在軍迷熱消退後JEEP逐漸預冷。
為适應民用汽車市場,威利斯JEEP推出了旅行車Wagonstation,其釋義其實是具備貨車功能的汽車。車型特點是把三廂轎車的後備箱升高與車頂齊平,行李箱與座椅區域連通成為一體;通過座椅可折疊的方式擴展行李箱的儲物空間——當做貨車的車廂使用。旅行車的空間水平是相當不錯的,但是這種車又有個大問題:通過能力不如JEEP越野車了,然而此時的軍迷熱還沒有完全消退,怎麼辦呢?
【通過能力+超大空間=Cherokee】,JEEP通過提升旅行車的通過能力,加入強大的四驅系統,保證車身超高的抗扭剛度,再把WS的車身放大升高。這種以越野車車殼加大的“大号旅行車”,實現的是既能越野又能當做貨車使用,這真的是一種“運動型”“實用性”“多功能”的汽車,把這些詞彙翻譯成應為就是【SUV】了,那麼這種車與越野車有什麼區别呢?
初期的SUV與ORV并沒有本質的區别,其本質真的就是把ORV的車身尺寸放大到旅行車的等級,同通過加入豐富的配置、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良好的密封性與隔音降噪設計,實現越野車的舒适化——初期SUV等于豪華越野車,第一台豪華越野車Cherokee正是風靡一時的切諾基,初期的切諾基越野能力是很強大的。
轉折點:歐系日系兩大車系對ORV的理解存在偏差,這裡可以參考MPV的衍生史。MPV車型的前身也是旅行車,與SUV的區别是不考慮通過能力而更側重大空間;也就是說在歐洲與東亞汽車市場的用戶并不需要車輛具備強大的越野性能,那麼【非承載式車身結構】有獨立底盤的豪華越野車就不适用了;因為這種結構比普通車型多出一套由大量高強度與超高強度鋼組成的獨立底盤,這是套非常笨重的底盤。
圖1:非承載式車身結構
圖2:承載式車身結構
如上所示,普通的承載式車身結構少了“一大堆”鋼材,這是數百公斤的重量差。對于汽車汽車而言每減少車重100公斤,百公裡的耗油量即可降低0.5升左右;試想在沒有越野需求的前提下,為什麼要選擇一套帶有獨立底盤的高油耗汽車呢?于是以歐系車為代表SUV都采用了輕量化的承載式籠式車身,雖然這種結構的抗扭強度很低不能用來越野,奈何用戶不需要越野。
總結:在歐系SUV風靡的階段,這種車型一定程度的被“娘化”了,看似與豪華越野車相同但沒有什麼能力。而以美系為主的豪華越野車則要與這些車做出區分,于是把自己的承載式車身SUV定義為SUV,把一直使用非承載式車身的原汁原味的豪華越野型SUV定義為ORV。簡而言之兩類車本是同宗同源,但後期因“一文一武”而不得不“分家”,就是這樣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