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家種的菜籽種子都是家一年複一年的留下的老種子,非轉基因的普通 菜籽,産量很低,出油率也不高,每年好幾畝地的菜籽兌換家裡一年吃的油外,能賣的隻有區區幾百斤。
吃的東西重在品質,這一日三餐都要吃進肚子裡的要更加精益求精,對于食物,看的比任何都重,種些什麼都是小心翼翼的遵循着自然規律,環境以及原材的品質。
今年因為開了這間小鋪子,把所有的菜籽都兌換了油,隻想分享給親愛的們一份健康的每日所需的食用油。
菜籽5月份收割,之後清理晾曬,再拉到油坊榨油都是一步一個過程,慢慢進行,一種作物播種到收割曆經幾個季節的時間,再經過傳統工藝的加工,讓它得以好好儲存一年的時間。
真的不能馬虎,必須得慢慢來,才不會辜負那些汗水和時間。
不早不晚,這個時候剛剛好,6月底新的菜籽油正式上市。
接下來,陪伴着我們共同走過一年的時間。
望信任和喜歡:)
剛栽下地不久的油茶秧子
遍地的油菜花開時
過了花期,菜籽兒在努力飽滿中
割菜籽
割好的菜籽,曬幾天,等待收回家
曬咩~
曬脆了,打收回家
菜籽和殼兒篩分離開
再來兩張:)
這個在咱們家叫做“風扇”
扇掉菜籽裡面的碎殼兒和沫子
農村裡的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它,稻子、大米、芝麻、谷子啥的都稻它來去掉裡面的雜物
扇幹淨的菜籽就拉到油坊去榨油啦
油坊門口的古樸老風扇
這是炒菜籽機,用的是柴火炒。絕大多的榨油坊用的都是煤,相比柴火油更香更自然。
這間小油坊在我們這小村子已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了,小榨茶籽油。
一對夫妻辦的,後面帶着另外兩對夫妻在油坊做事,也就是工作。都是我們的熟悉的街坊鄰裡,人數從未變過,也都是原來的那幾位,現在應該稱他們為老夫妻了,年紀老有五十歲朝上了
炒好的菜籽從翻滾的滾筒裡倒出來
炒熟的菜籽,圓滾滾的一顆顆,奉獻着它們的價值
油坊小,但真的很幹淨,這也是我們村裡人年年在這兌油的一個原因,因為都是年紀偏大的本鄉人,相對細心負責了太多。
前兩天也去過我們大隊部那邊的一家大油坊,隻是為了參考,去了才後悔,滿地的油和菜籽,沒地兒下腳,且到處是滿滿厚厚的灰塵,随口說了下,被人聽見了,回道,油坊灰塵,哪家油坊不是這樣子的。無言以對,灰溜溜的跑了回來。
排隊等待着被榨,哈哈
地上的那是 茶籽餅,我家每年種田種地種菜啥的都用它,萬能的自然肥料啊,種西瓜紅薯啥的特别甜。
倒進榨油機的進籽口
榨油機的整體,籠統的描述哈,裡面真的是太熱太熱了,聲音也很吵雜,不好意思多問
頭道奶白色菜籽油,在經過分清過慮和煉油,最後出來的才原汁原香的菜籽油
最後一步,熬油也就是煉油,也是用柴鍋煉的,保留着它的原香原味
熬油是為了去除水分,沒有泡沫,更久保存。
熬好的油,油質清亮,醇香天然,整個小油坊及整個村子都飄着香氣
一日三餐離不開,點滴陪伴在我們的生活中
裝油的瓶子還沒到貨,細口瓶子,蓋子裡面帶密封口環,很安全,今天或明天就會到啦,到時來補拍照片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