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秋天是幫忙忙碌碌的夏天踩了下刹車。秋天的到來,孩子們的直觀感受可能是空調被關掉、衣服從短袖變成了長袖、銀杏葉在人行道上漸漸變黃......除了這些,關于秋天的更多細節、關于自然四季的變化,課堂上老師們沒教過的知識,孩子們還可以從書裡學到。
▲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适讀年齡:3-6歲
推薦理由:适合秋天看的溫暖故事
這是一本帶點兒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繪本。這個繪本和經典繪本《可愛鼠小弟》系列的老鼠不同,這14隻老鼠更接近老鼠本來的樣子,也更富有生命力。
孩子們都愛玩的捉迷藏,是不少孩子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在書裡,孩子需要找到排行第六的這隻老鼠,他在封底的最上角,藏在一片樹葉之中。大人們可能會因為書裡色彩鮮豔,人物又多,有點分辨不出誰是誰。但對孩子而言,他們會特别執着地去辨認書中的角色。
把封底和封面展開,就能看到14隻老鼠完整的姿态了。不少孩子在看這套書前,會把這14隻老鼠都辨認一遍。他們穿着不同的服飾,帶着籃子,背着籮筐,腳下踏着的是滿地橘紅的五角楓葉,秋的味道溢滿紙上,仿佛看到了杜牧所寫的“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本書的魅力有兩個:一是溫暖的大家庭,二是美麗的大自然。小老鼠一家的相親相愛,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與恩賜,會讓孩子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與愛。
▲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适讀年齡:3-6歲
推薦理由:一本适合用來做“生命教育”的書
似乎無論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談論死亡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面臨這個問題,家長該怎麼溫柔而誠實地跟孩子解釋死亡這回事呢?
如果作為家長的你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講述生命與死亡,那麼不妨陪孩子一起閱讀這個繪本,這些孩子關于生命的疑問,都能在書裡找到溫暖的答案。
這是一本關于生命的童話,書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葉子,和它的夥伴們經曆了四季的變化,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于經曆美好的事物,在于給别人帶來快樂;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毀滅,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配上表現四季變化的照片和繪畫,更營造出溫暖的意境。故事溫馨簡潔,卻充滿智慧。
書中的語言簡單易懂,很适合小朋友來閱讀。作者用非常安靜溫柔的方式訴說生命的變化,讓孩子理解生命的流逝,不怕秋天這個和“死”有關的季節,而認真感受“四季”,同時教會他們學會面對命運,相信愛,愛惜生命,勇敢面對困難,迎接不可預知的未來。
▲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适讀年齡:3-6歲
推薦理由:蝸牛 樹木 草 蚯蚓 熊貓 螞蟻的自然之書
當城市的孩子走出家門,會看到什麼?鋼筋水泥的樓房,車水馬龍的道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果你想讓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科普,但接觸到的都是北美、歐洲的作者寫的當地生态,找不到一本優秀的動植物科普繪本,那可以看看這套書。
《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是以中國孩子走出家門就能夠接觸到的自然為出發點,兼具科學性、藝術性、兒童性、遊戲性和互動性的一套繪本。這套書的共同點是,除了帶給孩子豐富的科學知識,清新的視覺美感,還有濃濃的環保意味穿插其中。
這套書的初衷就是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去探索和欣賞自然。雨後漫步的蝸牛、悄悄探出泥土的草兒、輕輕飄落的樹葉、努力搬運糧食的螞蟻……每本書不僅介紹了該物種的形态、外觀特點、生活習性等,還有很多有趣的小知識穿插其中,引導孩子去感受、理解和思考的同時,也教育孩子熱愛生命和保護自然。
比如教給孩子不要殺死活的蝸牛來收集蝸牛殼,不要因為花朵美麗而采摘,要愛護樹木等等。在畫面和内容的設置上,還根據孩子的興趣點設置了很多互動遊戲環節,讓孩子在有趣的遊戲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适讀年齡:5-12歲
推薦理由:一本适合兒童的自然觀察入門指南書
市面上,有關植物觀察的書籍有很多,内容一般聚焦于觀察植物地上的部分,對深埋在地下看不見的部分——根,卻鮮有介紹。本書另辟蹊徑,向小朋友介紹平時大家容易忽視的植物的根。
把植物的根從地裡挖出來,就會有驚人的發現:有的植物地上莖很大根卻很小;有的植物地上莖很小根卻大得驚人;有的植物的根長得奇形怪狀,像蝸牛、像章魚……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總會帶給你驚喜。
這些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根,如我們常見的蘿蔔、土豆、紅薯,在植物學中都有自己的名字,哪些植物的根能吃?哪些植物的根有毒?相信在這本書中,小朋友都能找到答案。
本書精選36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根,并按植物生長的環境将它們分為四類:野地和堤壩、田裡和房前屋後、雜樹林和矮山坡以及水邊和海邊,符合小朋友日常生活經驗,從身邊的自然開始,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幫助小朋友了解植物及種子的知識,從小提升科學素養。
▲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适讀年齡:6-12歲
推薦理由:給孩子的100堂都市自然課
這是一本非常可愛的自然觀察圖文書,目的為了讓生活在都市的孩子,對周遭的大自然有嶄新的認知。作者篩選了都市與郊區生活均适用的“100堂都市自然課”,按照月份編排,以一年12個月在日常生活中能觀察到或飼養的動物為主角,内容包羅萬象,除了動物、植物,也有當季的自然景觀。
與學校課堂不同,除了自然知識之外,書裡還有精彩的攝影與自然插畫。特别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題材,讓孩子了解到其實自然教材就在我們的生活周遭,關鍵在于看不看得到。比如家附近的小公園、學校、人行道樹旁,甚至家中陽台的花盆植株上,都可以用作自然觀察的地點。稍加用心,就能找到不少小動物。
相信每個孩子滿懷欣喜地“上”完這100堂課,會對大自然有截然不同的認識,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看待大自然,聽見大自然的“心跳”。
▲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适讀年齡:6-13歲
推薦理由:孩子寫給孩子的詩歌
這是一本詩歌之書。這本書中的所有詩歌,皆是由一群年齡範圍在8—13歲的孩子們創作的。在本書中,來自全球各地的孩子們将點滴日常和天馬行空的想象融入到詩歌中,把他們對萬事萬物的奇思妙想化作了詩歌。
四季的更叠、寂靜的夜晚、家人的陪伴、歡笑的時光、點滴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可能蘊含着意義。孩子們天然敏銳的眼睛将它們捕捉,化為探索世界的詩意文字,清新、寫意,卻充滿沉思,不乏深刻。
同齡人的作品更具榜樣的力量,相信每個小讀者閱讀這些詩歌的時候,都能喚醒心中天生的詩意,激發每個孩子天生的創作本能。
▲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适讀年齡:6-99歲
推薦理由:書寫了近200年的自然科學曆史
如果提到西方的自然博物館,大多數人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大英自然博物館或者紐約自然博物館。事實上,博物學在西方,不僅僅是以官方機構的形式存在,同樣還會在民間盛行。
在巴黎巴克街46号的二樓,就隐藏着這樣的一個小型的博物館:戴羅勒标本屋。這家标本屋始于1831年,它制作、收藏和展示豐富多彩的動物标本和自然科學珍寶,書寫了一段近200年的自然科學傳奇曆史。
而這本書作為标本屋的同名書籍,以其嚴謹精确的内容和美觀大方的繪圖而聞名,孩子們翻開這本書,仿佛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小到化石、蝴蝶,大到雄獅、長頸鹿,還有空中飛鳥、深海遊魚等應有盡有,令人為之驚歎,讓孩子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也感受到生命的美麗與偉大。
這套書如同一位博學有趣的老師,引導孩子領略生命的美麗與偉大,以及大自然的神奇和奧秘,讓每一位小讀者,都能在自然科學的熏陶下,增長知識、充實自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