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庸之道的做人處世的感悟是什麼

中庸之道的做人處世的感悟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14:50:46

中庸之道的做人處世的感悟是什麼?一 以 貫 之有一天,孔子問子貢:“子貢啊,你以為我是因為博學而有見識的人嗎?”子貢對答說:“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堅持有一個東西貫穿始終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庸之道的做人處世的感悟是什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中庸之道的做人處世的感悟是什麼(解讀忠恕之道與中庸之德)1

中庸之道的做人處世的感悟是什麼

一 以 貫 之

有一天,孔子問子貢:“子貢啊,你以為我是因為博學而有見識的人嗎?”子貢對答說:“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堅持有一個東西貫穿始終的。”

這段對話就結束了,然而孔子貫穿始終的東西是什麼,孔子并沒有說,子貢也沒有繼續問。以子貢的聰明才智應該是一點即通,師生之間已經心領神會,學生無需再問,老師也無需再答,隻是給後世留下了千古謎團。

當然,孔子在另一場合也談到他的一貫之道,不過這次是他和曾參對話。曾參的悟性不是最好的,但卻能持之以恒地研習師道,每日反思,因此成就很大。四書之一的《大學》就是曾子所寫,他是孔門之學的重要繼承人,被稱為“宗聖”。

那麼我們來看看孔子和曾參探讨的一貫之道是什麼。《論語·裡仁》的記述是這樣的:孔子說:“曾參啊,我是有一個貫穿始終的道的。”曾參說:“是的”。孔子出去後,其他孔門弟子問曾參:“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啊?”曾參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而已。”

其實,這裡又是一個啞謎,因為孔子沒有明确說自己的一貫之道是什麼。但是曾參給說破了,明确說孔子的一貫之道就是忠恕。曾參的說法應該說是很有道理的。

在《論語·衛靈公》中:子貢問老師:“有什麼樣的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夫子就說了:“那就應該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經成為我們的道德金律,甚至被國際社會所認可。孔子對于什麼是忠,并沒有直接的解釋,或許他認為忠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并不需要專門的解釋。但是對于什麼是恕,孔子在上面一段話裡面解釋了,那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别人。宋代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對忠恕的解釋:“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

孔子和兩個學生分别談了他的“一貫之道”,談的角度有所不同。和子貢談的是學問的一貫之道,而和曾參談的是修身的一貫之道。雖然兩次側重點顯然不同,但二者密切相關,最終的一貫之道卻是一緻的,其實是一回事。因為孔子的教育目标就是教學生成為具有各方面才能的君子,其基礎和核心内容就是修身,所以修身之道就是學問之道。

按照現在的學科劃分,孔子主要教學生政治學和倫理學,就是教學生如何去從政,如何做人,加到一起就是怎麼做一個君子。孔子教的東西的核心就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并不是簡單的書本知識和道理,還需要學生去體會、去認知、去感悟,孔子希望通過自己的教學來啟發出學生的仁愛之心。

孔子本人的一言一行都體現着他的忠恕之道,尤其是在他與學生的交往中,呈現出嚴厲而溫和、處處為學生着想的高尚品德。

《孔子家語·緻思》中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将行,雨而無蓋。門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為人也,甚吝于财。吾聞與人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有一次出門,沒多久下起雨來了,而孔子乘坐的馬車上卻沒帶雨蓋。當時孔子行走的地方離子夏家很近,孔子的一個學生就建議孔子說:“子夏家有雨蓋啊,咱們找他借不就行了。”孔子說:“不要去借了,子夏這個學生有一點兒小氣,比較吝啬錢财。我聽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推崇别人的長處,避開别人的短處,這樣的交往才能長久啊。”

其實,孔子作為子夏的老師,去借他的雨蓋,子夏當然不會拒絕。但孔子知道,子夏的心裡可能會為自己的雨蓋會不會損壞或者丢失而擔心。這裡,孔子就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交往的原則:站在别人的角度想問題,不要使别人為難,要保全别人的名聲。

不 偏 不 易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中庸之德是儒家道德修養的最高層次。《中庸》有一句話:“極高明而道中庸。”一個人的修為到達了極為高明的境界,才能稱得上具有中庸之德。

那麼什麼是中庸呢?中,當然是中間、中性的意思,那麼“庸”指什麼呢?庸在古代當作“用”講,也作“平常”解釋。現在我們說的“平庸”,就屬于後者。所以東漢的鄭玄注釋“君子中庸”這句話時說:“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鄭玄又說:“名曰中庸者,以記其中和之為用。庸,用也。”

曆史上許多學者對中庸都給出了解釋,宋代程頤對中庸的解釋後來最為流行:“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其實程頤這個解釋并不是字面直接的解讀,而是做了發揮。為什麼說庸是天下的定理呢?因為庸是平常的意思,是常規的意思,所以是不可以改變的,因而是天下的定理。

孔子講中庸,就是要找到一個最佳點,不走極端。而且這個最佳點是随着情況變化的,并不是固定在兩點中間。

中庸并不是什麼事情都搞折中,不是在兩種觀點之間取個中間,各打二十大闆,而是找到一個最佳點。這有點像西方的黃金分割率。黃金分割是指把一個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于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率。

黃金分割率和中庸之道是相通的:第一,兩者都不走極端;第二,兩者都在極端之間尋找最佳點。當然,黃金分割率是審美的比例标準,和中庸的适用範圍是不一樣的。另外,黃金分割率确定在一個固定的點上,而中庸的最佳點很有彈性,是一個哲學意義上的原則,處理每種問題都應該找到具體的最佳點,而且每個最佳點是不一樣的。

其實,在世界各個民族文化之中,都有中庸哲學的影子,隻不過表述不同罷了。極端往往令人們堕入荒謬與争鬥甚至相互虐害,隻有中庸才讓人類理性、平和和和諧。所以“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是人類的最重要最高明的道德與方法。

忠 直 之 氣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說:“人能生存是因為正直,那些不正直的人也生存下來是由于僥幸避免了災禍。”孔子這話乍一看感覺跟現實狀況是反的,現實生活中,那些正直的人總是遭受很多曲折,而搬弄是非的不正直的人反而得勢。

其實,如果對孔子這話深入琢磨,就覺得是很有道理的:不正直的人得勢是暫時的,人們最終會看清他們的真面目,從而受到人們的厭棄甚至懲罰,正直的人最終會受到尊重和歡迎。中庸作為孔子倡導的最高層次的道德,本來是和忠直之氣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但中庸在傳播中遭受很多歪曲,其原因就是丢失了其中的忠直之氣。

《論語·子罕》裡記載,古詩文中有這樣一句:“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意思就是正如唐棣樹的花在風中搖擺不定,我難道不思念你嗎?隻是家住得太遠了。孔子這時來了句:“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意思是隻是沒有思念罷了,真思念了,又有什麼遙遠的呢?請讀者關注孔子對古詩的點評,可謂直截了當,擊中要害,忠直之氣,躍然紙上。

現在的人聽到中庸之道,往往以為孔子就是個彎彎繞,是簡單折中主義的活典型,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

當然,孔子主張的忠直之氣是包含于中庸之德之中的。我們在學習儒家中庸之德的時候要用心體會出其中的忠直之氣。

理解了忠直之氣,就明白了中庸之道并不能成為差不多、和稀泥的代名詞。儒家在曆史上培養了許多在朝堂上堅持己見、铮铮鐵骨的诤臣、忠臣,就和這種忠直之氣有關。我們今天提倡中庸之德時,必須強調忠直之氣。

◎本文原載于《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鐘國興,陳有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