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内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并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澤光書院 計劃用81天時間,對《道德經》中的81章,每天一章節進行解析和譯文,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理解《道德經》。
第56章 知者不言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譯文】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堵塞嗜欲的孔,關閉欲念的心門;永遠也不顯露鋒芒,解除俗事的紛擾,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玄妙齊同的境界。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就不分親,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貴,不分賤。所以為天下人所尊重。
【解析】
本章講的是修德的方法,重點突出了“玄同”這兩個字,即把握住道的中心思想,不參與世俗的争辯、分别及競争。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o"在這一章中,老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正的智者形象。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智者呢?在老子看來,真正的智者決不會誇誇其談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和睿智,他們會時刻保持緘默,永遠站在低處仰視他人、俯瞰自己,表現出謙遜而随和的特征。老子說,真正高明和睿智的人,是不随意誇誇其談、口無遮攔的,隻有那些毫無知識和頭腦簡單的人才會試圖通過侃侃而談來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然而,他們不會想到,這種令誇其談恰恰表明了自己的無知和愚笨,所以老子對這種人進行了嚴厲的批判。老子站在現實的環境中,不但批判當時的統治者,還警示普通的世人,告誡他們應謙遜随和,不要誇誇其談。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曾經說過,老子不僅是世人最好的警醒者,也是大家最好的引路人。這是因為,老子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後,決不會躲到遠處不理不睬,而是想方設法為我們提供最可行的方案。在這一章裡,對于我們經常所犯的誇誇其談的錯誤,老子又給出了最可行的建議,也就是要塞住嗜欲的孔,關閉嗜欲的門戶,挫掉鋒芒,消解糾紛,含斂光耀,濁同塵世。在前面的章節中,老子曾反複強調做人要委曲、柔弱、和氣、恍惚、無為的道理,換句話說,也就是做人不要鋒芒畢露,鋒芒畢露隻會帶來危害,所以老子才主張“挫其銳”,這樣就避免了傷人和自傷,不但保全了自己,還保全了别人。
在現實之中,我們一定會有這樣的疑惑:當我們因為一件事情而感到糾結的時候,心裡就像有了一團亂麻,無論怎樣也解不開。内心煩亂使得我們坐立難安,讓我們感到惶惑甚至痛不欲生。既然如此,為何不徹底解除心裡的煩亂,讓自己快樂地度過短暫的一生呢?因此,老子告訴了我們“解其紛”的方法,這樣我們就了無牽絆了,整個人都變得輕松自在起來了。做人要平和,不可過分炫耀,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做人準則。然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依照這一準則行事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彰揚自己的聰明才智,往往會逢人便自誇一番。其實,真正高明和睿智的人,又怎麼會口無遮攔地高談闊論呢?真正的智者,就像深沉的大海一樣深不可測;他們看似普通,他們随大流而決不追求個性。在當今社會裡,有些人為了彰顯個性或是推銷自己,故意把自己包裝得怪模怪樣,讓人看了忍俊不禁,不知是醜還是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因就在于人的欲望正在不斷地膨脹,而我們又難以克制自己的欲望,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老子在這裡勉勵我們要堵塞自己嗜欲的孔,關閉嗜欲的門,也就是“塞其兌,閉其門”。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貴”是動詞,貴重的意思。在本章的最後,老子指出,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經超脫親疏、利害、貴賤的世俗範圍,所以為天下人所尊重。
盡管我們與老子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即人都是有欲望的,而且人們都難以克制自己的私欲。在本章中,老子站在時代的起點上高瞻遠矚,客觀地分析了人的本性,這對我們來說依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例如,有人認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裡,如果隻是一味地聚斂光芒,而不能及時地把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就會為時代所掩埋。所以,他們逢人便大肆宣揚自己,誇贊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有句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隻要你有才華,在哪裡都會顯現出來,大可不必費盡心思地誇誇其談。前面我們也曾說過言語具有局限性,言語不能窮盡我們真實的想法,所以老子得出了一個結論:真正有知識和智慧的人不會高談闊論,隻有那些沒有知識和智慧的人才會誇誇其談。
王弼《道德經注》
知者不言,因自然也。言者不知,造事端也。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含守質也。解其分,除争原也。和其光,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争也。同其塵,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可得而親,則可得而疏也。可得而利,則可得而害也。可得而貴,則可得而賤也。故為天下貴,無物可以加之也。
知道的人不必說出來,順其自然即可。講道的人對道無知,妄加說教,制造事端。孔竅被塞住,門徑被關閉,鋒芒被消磨,是内斂地持守本質,而不關注外部表現。繁雜被消解,是除去造成争執的根源。調和于光芒,沒有特别的、突出的外表,所以不會引起萬物的偏愛、争奪。混同于塵土,并不特别的卑賤,所以不會引起萬物的厭惡和遠離。可以被親近,就可能被疏遠。可以獲得利益,就可能受到傷害。可以被當作高貴,就可能被看作低賤。天下最高貴的事物,是沒有東西可以影響它的。
蘇轍《老子解》
道非言說,亦不離言說,然能知者未必言,能言者未必知。唯塞兌、閉門,以杜其外,挫銳、解紛、和光、同塵,以治其内者,默然不同,而與道同也。可得而親則亦可得而疏,可得而利則亦可得而害,可得而貴則亦可得而賤。體道者均覆萬物,而孰為親疏?等觀逆順,而孰為利害?不知榮辱,而孰為貴賤?情計之所不及,此所以為天下貴也。
道不是用來言說的,也是可以言說的,但是懂得的人不一定想說,善于言說的人不一定能懂。隻有關閉了對外的門戶,斷絕與外物的接觸,然後消磨鋒芒,消解繁雜,調和于光芒,混同于塵土,協調、治理内在,甯靜沉寂不同于世間萬物,才能接近于道。可以被親近,就可能被疏遠。可以獲得利益,就可能受到傷害。可以被當作高貴,就可能被看作低賤。體會了道的人對萬物一視同仁,沒有親近疏遠的分别。順境逆境都一樣看待,對獲利、受損都不去區分。不去思考榮譽和恥辱,心裡也就沒有高貴、卑賤的區别。對于這樣的人,不能拿人之常情去衡量他,所以才被天下人敬重。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