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994版甯陽縣地方志

1994版甯陽縣地方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16:08:55

1994版甯陽縣地方志(明清時期甯陽縣志8次編修史話)1

圖1 甯山遺迹

國不可無史,邑不可無志。國即國家,邑就是縣。意思是說,國家不能沒有史書,縣不能沒有縣志,縣志就是一個縣的史書。我國最早的志書是《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為志地之書,即地理書。兩漢時期又有了《地理郡國志》,唐代又有了《括地志》。唐朝以前各縣還沒有專門的縣志。唐朝以後,專門的縣志才開始出現,傳世的有宋代高似孫的《剡録》,常棠的《澉水志》,此外就不多見了。經過元代到明代,縣志逐漸增多,不僅記錄一縣的地理,還記錄該縣的事與人,其中又增加了圖表和傳記,從體例上看,大緻具備了國史的特點。

甯陽曆史悠久,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境内就具備了人類繁衍生息的條件。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從事生産活動。五帝時期,黃帝之子少昊(也作少皞),邑窮桑,都曲阜。甯陽自古與曲阜毗鄰,縣境屬少昊之墟。夏、商時期,甯陽屬徐州。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弟公旦于曲阜,曰魯”,甯陽全境屬魯國。西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于甯山之南置縣,山南為陽,故曰甯陽,屬泰山郡。

甯陽縣雖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但明代以前,甯陽舊志無可考,可以說明代以前,甯陽縣沒有專門的完備的縣志。

1994版甯陽縣地方志(明清時期甯陽縣志8次編修史話)2

圖2 甯陽疆域境至圖 載鹹豐版、光緒版縣志

元代縣尹韓珪曾著有甯陽《曆代沿革記》,也僅僅是甯陽的曆史沿革情況,還算不上真正的縣志。

甯陽修志始于明萬曆初年,知縣李貞根據甯陽人進士王正容稿本訂正刊印,這是本縣縣志的開篇之作。可惜的是,這個稿本的縣志已經無存。

萬曆三十四年,知縣徐汝冀在萬曆初年縣志的基礎上重加編輯,最終卻毀于兵火,導緻書稿蕩然無存。因此,明代兩次編修的《甯陽縣志》至今很難見到,其内容、體例、結構、文風等等,後人都看不到了。據說如今有三五殘卷存于國家圖書館,本縣尚未有人去親自查閱過。雖然如此,明代編修縣志開了甯陽修志先河,其史料對于研究甯陽古代曆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也為後世修志起到了模範作用。

清康熙年間,文治昌隆,憲章明備。康熙十一年(1672年),诏告天下郡邑,各修志乘,以充實國家史書儲藏。這就意味着朝廷倡導在全國範圍内編修志書,于是各地修志蔚然成風。甯陽知縣劉興漢主持修志,從散落的殘編斷簡中廣泛搜羅,悉心整理校勘,編輯成書,分裝四冊,名為《甯陽縣志》。這是現存最早的一部甯陽全志,對全面研究甯陽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知縣李溫臯複修縣志,對前志析疑取信,規模體例上因襲前志的八卷四冊,增補内容不多,影響不及前志,其志存少。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知縣李夢雷重修縣志,從此之後,又經過一百多年,人事變遷,日新月異,遺文故牒漸漸湮沒,曆任知縣大都想重修縣志,卻一直未果。

1994版甯陽縣地方志(明清時期甯陽縣志8次編修史話)3

圖3 甯陽城池廨宇圖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陳紀勳任甯陽知縣,檢閱劉興漢、李夢雷兩任知縣編修的縣志,發現不少阙略,且感覺新事可記錄者很多,便與周星巖、劉蓬山兩位孝廉籌劃編修縣志。請乞養東歸(退休還家歸養)的黃石琴(黃恩彤),擔任總纂參與編修縣志。黃石琴慨然應允。于是,知縣陳紀勳組織本縣碩士、宿儒,征文考獻,廣采咨詢,參考官書史料、碑刻文字、故老傳聞,分門别類,詳加校訂,從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到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五月,曆時五百餘天,編修成書,分為二十四卷,于次年刊行出版。這就是鹹豐版《甯陽縣志》。這是甯陽方志編修史上的一次飛躍,該志堪稱甯陽舊志之首,也是山東地方志中的精品佳作。後因庚申之變,這部鹹豐版《甯陽縣志》版籍毀于戰火。

1994版甯陽縣地方志(明清時期甯陽縣志8次編修史話)4

圖4 光緒十三年《甯陽續志》

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翼城人高陞榮任甯陽知縣期間,發現甯陽時和歲稔,物産豐饒,讀書人崇尚讀書、習禮;農人勤于耕種,子弟少有纨绔習氣,父老鄉親崇尚節儉,質樸敦厚,大有古代遺風,特别高興。上任之後,高知縣勤于公務,凡地方所應當興辦者,如汶堤、官廨、書院、社倉等等,都一一經理督辦,皆有所成。又想到縣志為地方文獻,攸關考治,昭示法戒,不可輕視,便以鹹豐版《甯陽縣志》為藍本,重修縣志,仍由黃恩彤任總纂,編訂了疆域、星野、山川、官師、建置、秩祀、裡社、田賦、學校、選舉等各個門類。全書24卷,36萬字。

光緒十三年(1887),陳文顕任甯陽知縣期間,對《甯陽縣志》進行續修,根據前志所列門類,按其體例,有所續增。由本縣缙紳黃攸岑總負責,周樸園教習、甯笠生學博諸君子,樂于參與。廣為搜羅殘編斷籍,加以考訂,荟萃成編。“昔賢往哲、舊德轶聞”,全都記載,乃至兵火期間湧現出的毅夫烈婦、畸人傑士,或臨難捐軀者,遇賊殉節者,也都詳細核查事實,記入縣志,以傳後世。經大家通力協作,用時四個月而完稿付梓。

縣志是地方重要史志文獻,曆任甯陽知縣都十分重視,傾注大量精力,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組織編修。縣志的編修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涉及到一縣的曆史沿革、建置、疆域、物産、經濟、政治、文化、風俗、人事等等諸多方面,無論對于曆史文化的傳承,還是當下的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建設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意義、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甯陽縣志》修纂曆史脈絡:

元代,縣尹韓珪著《曆代沿革記》。

明萬曆初年,知縣李貞就邑人進士王正容稿本訂正編修縣志,是為甯陽有縣志之始。

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知縣徐汝冀重修縣志,毀于兵燹,書具不存。

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甯陽知縣劉興漢主持,作序。後稱之為初修。

康熙四十一年,即公元1702年,甯陽縣知縣李溫臯主持,因襲前志的八卷四冊。稱次修。

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甯陽知縣李夢雷主持,作序。稱為三修。

鹹豐元年,即公元1851年,甯陽知縣陳紀勳主持,作序。

光緒五年,即公元1879年,甯陽知縣高陞榮主持,作序。稱為續修。

光緒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甯陽知縣陳文顕主持,高陞榮作序。稱續修重刊。

————

(參考文獻:光緒十三年版《甯陽續志》;《甯陽曆史文化大觀》,甯陽縣黨史史志辦公室編,中國文化出版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