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文末粉絲福利繼續)
學易不知古天文,就不知易之根,學中醫不知古天文,那與江湖騙子又有何異?不管是自命不凡的命理名家,還是趾高氣揚的堪輿風水大師,以及那些聲稱藥到病除的祖傳中醫,如果他連最基礎的根和源頭都不知道,不了解,沒有建立起圍繞自己所學的古天文體系,那麼他的知識運用就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己,所以我們常常看見一種現象,一處寶地,不同的風水師卻有不同的結果和看法,甚至在一些比較基本的客觀的層面都有明顯巨大的分歧,那麼就表示其中有人就是學術騙子,沒有基礎的,半道出家,學了一兩壺,就出去行騙了。
我們推出古天文的普及和系列,是希望更多人能輕松的學習和了解所有這些聽起來又玄幻又奧妙的知識,至少在我們自己有所用到的時候能有個基本的辨别能力,知道對方是不是沒有真東西,肚子裡有沒有真貨,如此而已,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足矣!
回歸正題,“七衡六間圖”到底是一張什麼樣的圖?為何又稱其為“萬法之源”呢?
古天文學家們常說的是“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也曾說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也是同一個意思,而“七衡六間圖”實際上就是仰觀天象得出的結果和理論。從最早期是“三衡二間圖”、“五衡四間圖”演變到“七衡六間圖”,七衡六間圖算是蓋天論最終的總結與核心,它不僅反映了七曜的視運動軌迹,也與分陰陽四時、曆法的制定、回歸年的測定、四季的變化、二十四節氣的定時、河圖洛書的由來、幹支、八卦六十四卦氣等息息相關,均可以從七衡六間圖找到其來曆和根據,所以在古天文學界将七衡六間圖視為萬法之源,萬法之宗,便是如此。
何為七衡?玉衡作為古時觀星儀器,用其代表某一星象在天球的位置和角度,為“衡”,用衡來測量太陽的視運動軌迹得到七衡,七衡就代表了太陽在天球一周年間七個不同的位置,簡單來講,就是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運動的七個位置,如果在平面來表示,就是以北極為中心的七個不同直徑的同心圓,最靠近北極中心的為内衡,最外面一圈為外衡,在内外衡之間共有六個間隔,所以稱其為“七衡六間圖”。
七衡六間圖的描述,最早出現在《周脾算經》上卷中:“七衡圖......凡為日月運行之圓周,七衡周而六間,以當六月節。六月為百八十二日、八分日之五。故日夏至在東井,極内衡,日冬至在牽牛,極外衡也。衡複更終冬至。故曰一歲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歲一内極,一外極。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月一外極,一内極。是故一衡之間萬九千八百三十三裡、三分裡之一,即為百步。欲知次衡徑,倍而增内衡之徑。二之以增内衡徑得三衡徑。次衡放次。”這段文字面詳細的描述了每一衡的半徑,周長以及角度,以及每一衡間的距離,可見古人在天文的觀測和計算方面的能力已經是相當厲害了。
而在《周脾算經》的下卷中繼續提到了:“外衡冬至,内衡夏至。”“春分秋分,日在中衡,春分以往日益北,五萬九千五百裡而夏至;秋分以往日益南,五萬九千五百裡而冬至。”從此我們得出,最内圈的内衡其實就是夏至日時,太陽的視運動軌迹,從現代天文學的角度來說,太陽正運動至北回歸線,最外圈的外衡就是冬至日時太陽的視運動軌迹,太陽正運動至南回歸線。而中衡相當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時太陽的視運動軌迹,太陽正運動至赤道線上,古人還把内外衡之間塗上黃色,稱為“黃圖畫”,這就是所謂的“黃道”來由。
這一系列理論與現代天文學、地理學的太陽視運動以及地球五帶劃分理論,都是相當吻合和對應的,而且這些理論僅僅是我們古人在蓋天學說的基礎上觀測産生的,那時候的古人根本不知道晝夜更叠以及四季變化是由地球自轉和公轉引起的,可想而知,我們古代先人的智慧了。
我們從《周脾算經》中内外衡對應夏至冬至日,其實就知道了七衡六間圖與二十四節氣之間的關系了,相當于一周年内,太陽的視運動從外衡緩慢移動到内衡,再從内衡緩慢移動到外衡的過程,共經曆了“十二衡”和“十二間”。而二十四節氣又分為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十二衡相對應十二個月的中氣,十二間就相對應十二個月的節氣了。那麼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這部分内容我們在下一篇中繼續解讀,這裡就不再描述。
七衡六間圖由黃圖畫和青圖畫組成,趙爽對《周脾算經》的注曾說道:“黃圖畫者,黃道也,二十八宿列焉,日月星辰纏焉”表示了,我們的二十八宿也作為七衡六間圖的恒星背景,列于黃道之間,而日月星辰則穿梭其中,黃圖畫上外衡上方标注的是牛宿,内衡下方标注的是井宿,左右兩側分别為角宿和婁宿,這四宿也分别處于四象中,這也對應了我們在二十八宿中所說到的左邊東方青龍、右邊西方白虎、前邊南方朱雀、後邊北方玄武的方位位置,由此可見,黃圖畫的方位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正好與我們現代的習慣相反。
綜上可見,七衡六間圖上所能闡釋的内容基本上是囊括我們的七曜,四象、二十八宿的視運動,以及方位位置,基本上算是古天文學的宇宙全圖了,由此延伸推導出來了一系列的古天文學理論、易學體系、古中醫學體系……,其奧妙實在是讓我們後人回味無窮,稱其為萬法之源,萬法之宗也是不為過的。
2021年中國舉辦了世界冬奧會,細心的朋友應該會觀察到,我們的東奧獎牌其實大有來頭,其設計理念正是我們的七衡六間圖,上面的每一個點就是我們太陽視運動到二十四節氣的位置,這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們古人大智慧的一種最佳方式,也代表了,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像七衡六間圖這樣古天文學上的智慧結晶,正是我們文化傳承索所要重視的、所要傳承的。
本期的七衡六間圖我們就介紹這裡,下一期我們将詳述二十四節氣的意義與太極之間的神秘聯系,撰寫不易,各位老師以及愛好者在收藏的同時,能點點關注、點點贊、轉發和分享,這樣作者會更有動力的繼續為大家解讀,傳播經典,傳承古天文學,我們能攜手同行,何其有幸,凡關注或已關注 贊賞(贊賞數額無所謂,隻為了湊個人氣)的新粉絲和老粉絲,請速速私信作者,你可以任意挑選兩部我們的古天文典籍相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