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露筋
露筋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在鋼筋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振搗不到位,保護層墊塊沒有設置或者固定不牢固,混凝土坍落度小,或拆模早,混凝土硬化前受外力導緻剝落而使構件成型後鋼筋外露的現象。
形成混凝土結構露筋的原因主要如下
(1)灌注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緻使鋼筋緊貼模闆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産生離析,模闆部位缺漿或模闆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闆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緻漏筋。
(2)表面漏筋,刷洗淨後,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漿,将允滿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較深的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顆粒,洗刷幹淨後,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混凝土空洞
空洞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由于混凝土灌注時有一些部位堵塞不通,構件中就會産生空洞,空洞不同于蜂窩,蜂窩的特征是存在于未搗實的混凝土或缺水泥漿;而空洞卻是局部或全部沒有混凝土。空洞的尺度通常較大,以至于鋼筋全部裸露,造成構件内貫通的斷缺以至于結構發生整體性破壞。
形成混凝土空洞的原因主要如下
(1)振搗不密實或漏振;
(2)鋼筋間距偏小,混凝土下不去;
(3)配制混凝土的砂石級配不好;
(4)混凝土自由傾倒高度超過規範規定,造成混凝土石子與水泥漿分離;
(5)鋼筋外側保護層不夠。
空洞的預防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應準确,嚴格控制水灰比,投料要準,攪拌要勻,和易性要好,入模後振搗密實。
(2)模闆表面應平整光滑、潔淨,不得粘有幹硬的水泥等雜物;模闆拼縫要嚴密,木模闆在澆築混凝土前應充分濕潤;鋼模闆應用水性脫模劑,塗刷均勻。
(3)鋼筋過密部位應采用同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分層澆築,并應精心操作,認真振搗,确保成型後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實;
(4)拆模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強度,嚴禁過早拆模。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闆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而底模則應在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或規範要求後,方可拆除。
處理空洞的方法
第一步 基層處理 首先鑿除疏松位置的混凝土至堅硬混凝土處,打磨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漿。
第二步 界面處理 采用加固型卡本界面劑做界面處理,增強界面粘接力。拉伸粘結強度≥3.3MPa(混凝土破壞)。
第三步 混凝土耐久性修複 混凝土表面處理:抹耐久性高強修補料進行修複。厚度依照現場孔洞深度确定,每次抹灰厚度:20mm左右,最終以基層修複平整為準。抗壓強度R28≥50MPa,耐久性要求的最小厚度為10mm。
第四步 面層處理 面層修補:24小時後表面再刮一層耐久性薄層修補料保證面層美觀度,厚度:1mm左右。
混凝土模闆拼縫引起的質量缺陷
模闆拼縫引起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現象及原因:
由于模闆間接縫不嚴有間隙,混凝土澆築時産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的現象。
其産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翻樣不認真或有誤,模闆制作馬虎,拼裝時接縫過大。
(2)木模闆安裝周期過長,因木模幹縮造成裂縫。
(3)木模闆制作粗糙,拼縫不嚴。
(4)澆築混凝土時,木模闆未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
(5)鋼模闆變形未及時修整。
(6)鋼模闆接縫措施不當。
(7)梁、柱交接部位,接頭尺寸不準、錯位。
模闆拼縫問題的防治措施
(1)翻樣要認真,嚴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項細部翻成詳圖,詳細編注,經複核無誤後認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強化工人質量意識,認真制作定型模闆和拼裝。
(2)嚴格控制木模闆含水率,制作時拼縫嚴密。
(3)木模闆安裝周期不宜過長,澆築混凝土時,木模闆要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密縫。
(4)鋼模闆變形,特别是邊杠外變形,要及時修整平直。
(5)鋼模闆間嵌縫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氈、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縫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撐要牢靠,拼縫要嚴密(必要時縫間加雙面膠紙),發生錯位要校正好。
混凝土脹模引起的質量缺陷
模闆脹模引起的混凝土質量缺陷現象、發生的部位及原因
是在現澆梁、柱、牆、樓闆的時候發生的模闆變形,導緻現澆件厚度增加。混凝土脹模會造成構件尺寸增大,外形不規整,嚴重者需進行剔除,影響混凝土的外觀質量。
易發生脹模的部位和原因見下表
混凝土脹模的防治措施
(1)模闆設計方面的措施。
(2)荷載的組合:除按規範計算混凝土的側壓力外,還應考慮混凝土的澆築方法、堆料方法及可能發生的意外荷載。
(3)模闆的設計:全鋼模闆闆面、支撐、對拉螺栓的布置可按通常方法計算,但面闆為木竹闆面時,因闆材的技術指标一般在标準幹燥條件下測定,經水泡後會稍有損失,因此凡采用木、竹面闆時,建議其厚度較計算值作一定的增大,圍檩間距及柱箍間距作适當減小,對拉螺栓布置間距也适當減少。
(4)對拉螺栓的布設:應結合結構計算布設,對不宜布設對拉螺栓的部位,可采用支撐進行補強。此外,在距牆、柱模闆200~250㎜處樓闆上,須預埋18-25鋼筋支腳,以固定模闆下口。
(5)對樓闆的支撐,應在結構計算基礎上,分别計算梁、闆支撐架,并根據實際設計情況布設支撐架立杆。采用二次支撐體系或快拆模體系,要畫出詳細的模闆圖輔助施工。
(6)處理好以下問題:角模形式、大小及與牆、樓闆模闆的連接方式;模闆闆塊的拼接方法,大模闆之間及大模闆與角模的拼接方法;梁柱節點、樓闆與牆、柱交接處内外模闆及支撐方法。
(7)設計門窗洞口模闆、預留洞口模闆及其支撐形式、安裝定位方式。
(8)根據建築結構設計實際情況進行模闆預排,将非标準闆放置在跨中便于處理的部位。
(9)确定模闆安裝順序,保證整體拼裝質量。
注: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微信公衆号“土木智庫”,裡面有小編整理的建築行業的衆多資料,有一建、二建、造價、消防視頻和課件,歡迎大家的加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