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腫大多是表皮感染引起的,一般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者溶血性鍊球菌,青黴素類藥物效果較好,沒有出現化膿,可以先用抗生素,有膿形成要盡早切開引流。
外耳道疖腫多為挖耳損傷外耳道皮膚或洗澡時及遊泳後外耳道積水,使局部表皮軟化,易被細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膿性中耳炎膿液的浸漬,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誘發外耳道疖腫。疖腫雖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因為毛囊間緊密相鄰,若不及時處理已經長出的疖腫,不僅疼痛難忍,而且容易引起周圍皮膚的感染,會長出更多的疖腫來。
營養不良、抵抗力較弱的小兒會有病情纏綿多發,此起彼伏,以緻進入疖病期的情況,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檢查患耳外耳道内有單個或多個小疖,呈局限性紅腫隆起。牽拉耳郭或按壓耳屏時疼痛明顯加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