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團建轟趴館有什麼遊戲可以玩

團建轟趴館有什麼遊戲可以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2 12:25:07

團建轟趴館有什麼遊戲可以玩(戶外轟趴度假)1

視覺中國供圖

把團建和開會分開來,而不是借着團建談工作,盡量不占用休息時間。最重要的是團建本身有意思、有意義,讓員工有獲得感。

---------------

互聯網公司員工葉雲起曾經在杭州的一家“大廠”工作,部門組織過一次團建,是泳池别墅趴,至今回憶起來他仍覺得不錯,“下午是泳池遊戲,勝利者有豐厚的獎品;晚上是BBQ、看電影、狼人殺;第二天上午悠閑起床,自由活動,吃完早午餐回市區”。

當然,他也有過不堪回首的經曆,“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時,團建就是在會議室開會,外賣送來一個蛋糕,十幾個人分吃,公司主要是借着團建開會、講PPT,一天下來頭昏腦漲……”

問答社區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年輕人為何反感團建”,直接把“年輕人”和“團建”進行了否定關聯。而下面的一些回答讓不少人覺得 “這說的不就是我公司”:三四百人利用周末,包了大巴車開了兩個小時去某某溫泉度假村,但那是盛夏,溫泉沒開;下午做遊戲是爬高、高空跳躍、背摔,說是提高團隊凝聚力,但總感覺度假村搞得不夠專業,安全問題堪憂;而晚餐菜量不夠,根本沒吃飽……

團建,聽上去是一件上班之外的開心事,怎麼落到了這步田地?

在老闆與員工眼中,團建的理想與現實

來半分是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教師,她為團建做了一番歸類:大團建一般半年一次,主要是工作盤點、年度會議以及全體散心,往往會選擇城市附近的景區(酒店),當作短途旅行,開會和遊戲結合;小團建的頻率比較高,聚餐、轟趴、滑冰、密室……主要目的是增進感情,比如新員工入職,讓大家彼此交流熟悉。

不過,對團建的理想與現實,老闆和員工的想法可能是不一樣的。

來半分說:“領導希望團建結束後,每個人都增長士氣,空前團結;而員工希望團建最好就是個福利,讓我休息休息,領導千萬不要想太多……”

葉雲起說:“老闆以為這能促進公司内部大團結、提高生産力,但實際上可能加速了計劃離職員工的行動,激活了部分員工的辭職念頭。”

路甯,一家科技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常以“小紅拖拉機”為筆名在網絡回答職場問題。“老闆往往會有較強的目的性,希望大家能夠把團建不隻當成一次玩,而是可以‘行動起來’,比如爬山,最好能鍛煉團隊意識、競争意識。”路甯說,“而員工想的是,我們都出發了,還要跟辦公室一樣緊張,到底是工作還是團建?”

面對這樣的矛盾,路甯認為,一次團建,首先應該是員工喜歡,如果員工帶着反感的情緒,就起不到任何積極意義,“形式應該以玩為主,真正的用心不能體現得那麼刻意。團建最基本目的是要建設團隊的感情,可情感賬戶是要點滴積累的,沒法靠大水漫灌”。

夏熔熔是知乎上的一名職場心理問題回答者,擁有近25萬粉絲。回溯團建的“曆史”,夏熔熔介紹,最初的團建專指拓展訓練,是一種非常專業且費用較高的活動,需要專門的教練。漸漸地,如今很多公司将團建搞成了不是很花錢、不是很專業、不是很費勁的活動,比如完全變成體能遊戲,甚至吃飯打牌玩桌遊這類休閑娛樂,都稱為團建。

在她看來,員工對團建最多的吐槽,往往是“明明想讓我幹活,卻還想讓我覺得是福利”,所以,坦誠最重要。“團建首先要讓人感到放松,不要變成換個地方加班;如果老闆确實需要員工加班,不妨坦誠一點,讓員工有心理預期,最多不過覺得,哦這公司真辛苦”。

“有一類團建還需要員工自費,AA制,這更讓人難以理解了,員工心裡肯定不滿,估計團建之後就團滅了。”夏熔熔說。

新人更喜歡團建?

公司團建成為集中的“槽點”之一,有的老闆也覺得很委屈,“我明明花了很多錢,費了不少心,并沒讓員工工作,為什麼他們還是不滿意?”夏熔熔說,這可能是因為團建沒有讓員工有獲得感,問題往往出在團建教練身上,設計的遊戲無法讓人感受到團隊精神。

夏熔熔說,像爬山、徒步等體能類的團建本身并沒什麼問題,隻要事先與員工說明,讓人有“吃苦”的心理預期,加上專業指導,讓人感到有收獲,也是一種好的形式。“還記得大一開學的軍訓嗎,老師告訴我們會特别辛苦。的确,軍訓很累,但結束之後我們都覺得這段回憶特别珍貴,也十分懷念教官”。

在采訪中發現,新人往往對團建更感興趣,而時間、興趣、需求的轉變,讓“老人”們漸漸對團建失去了興緻。

90後的葉雲起已經工作了6年,從“新人”向“老人”轉變。“平時上班壓力大,一到休息日隻想在家随意歇着,對于烈日下爬山或拓展,好像沒有那麼旺盛的興趣了。而且工作幾年後慢慢感到,大部分情況下,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也就不想花太多時間社交。”

夏熔熔分析,團建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員工融入團隊、認同企業文化,所以對新人來說,他本身是積極取向的——積極地希望自己能融入一個新環境、新團隊。而當完成了這個目的後,參與團建的最大動力就消失了。如果團建形式缺乏新意,那他自然會覺得意思不大。

路甯覺得,職場新人工作壓力較小、閑暇時間更多,對出去玩一般都很積極。而對“老人”來說,一是工作責任更重,團建回來說不定要加班趕項目;二是當工資高到某個水平時,對閑暇時光的需求會超過對工作收入的追求。況且,還有家庭、老人、孩子需要照顧,晚上和周末的時間不自由,團建請假的就比較多。

什麼樣的團建受歡迎?

無論如何,團建還是要搞的,那什麼樣的團建才算是一個好的團建?

“我喜歡把團建和開會分開來,而不是借着團建談工作,盡量不占用休息時間。如果團建本身很有意義,哪怕經費不足,隻吃一頓自助餐,吃完就散,也可以。”葉雲起說。

路甯所在的公司,組織團建前會提前作調研,但他坦言“并不深入”,因為的确衆口難調。所以,一般做法是從“以玩為主、注重投入、寓建于玩”,盡量選出一些有新意項目,做出兩三套方案讓員工選,投票後少數服從多數。在他的觀察中,“大部分員工雖然沒有那麼積極,但參與度還可以”。分析原因,一是團建活動的形式有趣,二是主要在工作日,即便去外地,返程最多占用周六,時間也短。

路甯認為,首先,不占用員工休息時間、不讓員工承擔費用,是最基本的原則;其次,不要表現出太強的目的性,比如一眼就能看出是鍛煉意志或者協作意識的遊戲,會讓人感覺被教育,容易排斥;最後,團建形式要有新鮮感,讓大家體驗未曾體驗過的内容,在沉浸和愉快中有所收獲。

路甯的公司經常組織一些輕松的聚餐,大部分是公司點餐,同時鼓勵員工自帶、自制看家菜品,“不強制,但希望建立一種有人情味的連接,我們不在團建中輸出口号或道理,更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和諧的氛圍”。

從當下年輕人的喜好來看,來半分建議,團建最讓員工抵觸的就是占用休息時間,所以公司如果能在不影響業務的前提下,運用周五下午的時間,讓員工産生“2.5天周末”的心理,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參加團建的積極性。此外,現在不少團建偏向室外體力遊戲,這需要量力而行,在工作壓力大的公司,可以多征求意見,多做可行性方案。

夏熔熔所在公司的老闆,深谙人性,總是把團建放在周五的下午,這讓員工歡欣鼓舞,而這其實對公司來說也沒有太多損失。“周五的下午,人心都有點放飛。我們的團建形式也比較簡單輕松,比如包個house,吃飯打牌,到快結束的時候,講一下公司業績等問題。這時候,大家也沒有什麼抵觸情緒。因為從心理學上來說,人在黃昏和晚上,會傾向于安靜下來,容易接納和思考,講完就結束。”

一位心理學者說,其實年輕人是否喜歡團建,關鍵在于是否喜歡他的單位,和單位的人際關系,這其實更為重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7月16日 06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