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手法
【典例1】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訴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注):這首詞寫于宋仁宗寶元元年作者四十八歲時,當時他從參知政事貶為外官已有六年。
1.下列對這首宋詞的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詞乃流連景物之作,寫的是秋景。起句選取木芙蓉、黃菊兩種花在秋風中争香鬥豔來體現重陽到來前的季節特征。
B.上片以流暢的筆墨描繪出重陽節前秋日登高所見景緻,情思恬淡自然,語言明淨清新,不飾雕琢,亦不失膚淺。
C.下片起首三句,畫卷舒展于天地之間,意境曠達又略帶感慨情緒,景象描寫由上片的動态描寫轉為靜物刻畫。
D.結尾三句,寫久久地登高望遠,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的無限思念,這裡的思念,主要是指對朝廷的思念,有别于詩人常寫的對于離别的心愛之人的思念。
2.本詞在寫景方面很有特點,結合全詞進行賞析。
【答案】1.C
2.①景物色彩濃淡相宜。上片選取木芙蓉、黃菊、紅樹等景物,色彩鮮明,體現了盎然遊興,下片的"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寫出水天澄碧的淡雅,相映成趣,寫出了詩人隐約的傷感。
②觀察角度富于變化。上片先寫近景,再寫遠景,由近及遠;下片從陸上寫到水上,從地面寫到天上。近觀、遠視、仰望相結合。(也可以從“視覺嗅覺相結合”角度答題)
③巧妙運用修辭手法。“芙蓉金菊鬥馨香”運用了拟人手法,“遠村秋色如畫”是比喻,景物描寫生動形象。
【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内容的能力。
C.“由上片的動态描寫轉為靜物刻畫”錯,上片是靜物描寫,下片是動态景物刻畫。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上片“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近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選取木芙蓉、黃菊兩種色彩鮮明的花來表現“重陽”到臨前的季節特征。秋景最美的,本來就是秋葉,這裡拈出樹上紅葉來寫,充分顯出時令特征。紅樹中間還帶着一些“疏黃”之色,樹葉之紅是濃密的,而黃則是稀疏的,濃淡相間,色調更豐,畫境更美。下片“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三句寫出中原地區秋雨少,秋水無波,清光澄淨之景緻。景物色彩濃淡相宜。
“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兩句,從近景寫到遠景,從周圍寫到望中的鄉村,從花寫到樹。下片“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三句從陸上寫到水上,從地面寫到天上。近觀、遠視、仰望相結合。
“芙蓉金菊鬥馨香”運用了拟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芙蓉和金菊争芳鬥豔的情景;“遠村秋色如畫”是比喻,把秋色比喻成畫一般美麗,景物描寫生動形象。
【技巧點撥】
對于詩詞中的景,鑒賞時應主要注意的常見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幾點:
1.留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變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繪形、繪聲、繪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
動和靜
動态描寫和靜态描寫相互映襯,動靜結合,相輔相成;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虛實結合
詩歌中的“虛”。 包括以下三類: a、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b、已逝之景之境。c、設想的未來之境。 詩歌中的“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阙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阙所寫的兩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
形聲色結合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如視聽結合。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白居易的《憶江南》中“日出江南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通過紅日映花稱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憶江南美景。
角度變化
①時間角度,如晨昏、冬夏、古今等;②空間角度,如遠與近、内與外、高與低等;
許多描寫都是有層次性的,要由遠而近或由下而上。
“涼月如眉挂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戴叔倫《蘭溪棹歌》)詩的第一句從仰視角度寫,第二句從俯視角度寫,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蘭溪山色,朦胧飄渺,使人如同墜如仙境
渲染
本是一種國畫技法,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更為突出。用于藝術創作,就是從正面着意描寫。
如趙師秀的《約客》中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
映襯烘托
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創作,指從側面着意描寫,作為陪襯。
如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中寫到了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既使畫面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
正側結合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描寫是側面描寫。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主要是正面描寫,表現其高峻奇偉之勢;“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則是側面描寫烘托其高峻奇偉。
白描與工筆
白描手法,隻用線條勾畫,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乍一見平淡無奇,細嚼之如飲醉酒,回味無窮。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工筆是指對事物注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如白居易《賣炭翁》“滿面灰塵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
對比
就是把對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後相叙,讓事物、形象、情感表現更鮮明、突出,以增強藝術效果的表現手法。
比如張繼的《楓橋夜泊》,詩的一、二句中,霜天、殘月是冷色,江楓、漁火是暖色,這是色彩的對照。這一對照營造出了一種孤寂的意境,從而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
列錦
就是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意象,經過選擇組合,巧妙的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象,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手法。
如柳永的《雨霖鈴》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詩篇抒寫的是戀人之間的離愁别恨,但完全撇開了愁、怨、相思之類直達胸臆的字眼,而是選擇了“楊柳岸”這個頗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場景——所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再把“曉風”“殘月”這兩個色調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進去,造成鮮明強烈的對比和呼應,使人獲得空間寬廣、時間連綿的審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朦胧、深遠又帶點神秘意味的藝術境界。
點面結合
“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态特征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寫。“點”,可以突出重點,體現深度;“面”,可以顧及全局,體現廣度。
4.語言運用方面,既要學會欣賞像盛唐詩人所描寫的雄渾壯麗的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要善于體會詩人細緻入微的觀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變式演練1】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餘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餘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櫻①青豆酒,綠草白鵝村。
水滿船頭滑,風輕袖影翻。
幾家蠶事動,寂寂晝門關②。
(注)①朱櫻:櫻桃的一種。②晝門關:從蠶孵出到結繭期間,養蠶人家為防外人沖犯而終日緊閉門戶。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四月餘杭道,一晴生意繁”聯,“生意”即生機,總寫四月裡的杭州天空晴朗,萬物複蘇,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
B.“水滿船頭滑,風輕袖影翻”聯寫春漲水滿,船行水上,輕快如飛;微風輕拂,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麗的影子。
C.“幾家蠶事動,寂寂晝門關”聯寫家家戶戶都在忙着養蠶,門戶閉得緊緊的,動靜結合,重在以動襯靜。
D.全詩寫詩人在餘杭道中所見,不管是一路的自然風光還是農戶白天閉門養蠶,從自然景物到社會場景,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生意”。
2.詩的颔聯在寫景上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指出其中一種并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1.C
2.①颔聯運用了映襯(襯托、對比、烘托、渲染)、列錦的表現手法;②映襯類:朱青、綠、白,顔色明麗喜人,相互映襯,烘托出一種四月鄉間清新獨特的風貌,傳達出詩人愉悅而閑适之情。或列錦類:颔聯采用意象疊加的方式巧妙地将鄉間獨特的物象櫻桃、豆、草、鵝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動的鄉村春意盎然的圖景,烘托了靜谧的氣氛,表達了詩人的閑适而悠遊的情懷。
【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内容和藝術技巧分析鑒賞能力。
C.“重在以動襯靜”錯,從整首詩歌來看,寫的是所見的“生意”即生機,所以最後一聯應該是重在以靜襯動,彰顯“生意繁”。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寫景技巧能力。
解答此類題,首先指出寫景運用的手法技巧,然後結合詩句内容分析是如何運用該手法技巧的,最後指出運用搞手法技巧的表達效果。
本題,颔聯“朱櫻青豆酒,綠草白鵝村”意思是:綠樹上挂着紅櫻桃,紅豔欲滴,青豆配着琥珀色的美酒,爽口宜人。村頭田外,滿眼的綠草鋪成墊子一般,白鵝就在上面嬉戲。簡直就是畫。上下句之間的朱櫻與綠草、青豆與白鵝的鮮明對比,朱、青,綠,白,顔色明麗喜人,相為映襯,烘托出一種清新的四月鄉間獨特的風貌,傳達出詩人愉悅而閑适之情。采用意象疊加的方式巧妙地将鄉間獨特的物象櫻桃、豆、草、鵝排列在一起,是運用列錦手法,勾勒出一副生動的鄉村春意盎然圖,表達了詩人的閑适而悠遊的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