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了,對于我們這種被“續航焦慮”裹挾的純電動車用戶而言,每每想到長途跋涉的回家路,就是内心瑟瑟發抖的開始。每到這種時候,我都會三省吾身:為什麼要買Model 3這輛“電動爹”?
純電動車的優勢和劣勢已經人盡皆知,假期長途出行的種種硬傷也已經被講的太多,這裡就不再贅述,現在我隻後悔當初為何不再等等。話說,過去一年賣爆的比亞迪“DM-i”不香嗎?
以秦PLUS DM-i為例,10萬出頭的價格、超1000公裡的綜合續航、120公裡的純電續航、4.6L的虧電油耗,整個配備加下來,用車成本媲美公交地鐵,這種需要出遠門的Moment也能毫無壓力應對。對比之下,不知道有多少純電動車用戶和我一起哭暈在廁所。
當然,也怪自己生不逢時。
入手Model 3之際,我對混動産品的印象還停留在毛病太多的上一代:技術不成熟、虧電油耗過高、頓挫感明顯、性價比極低等。直到比亞迪用“DM-i”打出一記通殺後,我終于意識到混動産品已經來到了新時代。
目前整個混動市場的前景一片大好,除了比亞迪之外,長城、吉利、長安、廣汽、奇瑞等也都開始交作業。長城是比亞迪之外走的比較快的選手,瑪奇朵PHEV、摩卡PHEV等一系列作品已經紛至沓來,尤其是新晉上市的摩卡PHEV,204公裡的純電續航基本可以讓你把它當做一輛純電動車在用。不過有一說一,性價比屬實是低了點,30萬的定價的确不怎麼香,相關内容我在前幾期的稿子裡有講過,想詳細了解的可以出門左轉翻閱。
從技術上來說,比亞迪和長城的混動系統在結構上和本田 iMMD 類似,不過兩者之間也有不同,最本質的區别在于長城的DHT混動多了一組兩檔位變速箱,可以更好滿足駕駛者對動力的需求。當然,成本也由此直線上升,所以論普及程度長城DHT是不如比亞迪DM-i的。
最近我又詳細了解了下雷神智擎 Hi·X 平台,發現吉利在混動這條路上很有想法,未來也許會成為混動領域的“國産一哥”。
在技術方面,雷神智擎 Hi·X 摒棄了吉利第一代混動系統的單電機模式,轉而采用 P1 P2.5 架構的雙電機混聯模式,這種做法和“兩田”的串聯以及比亞迪、長城的串并聯模式都有所不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适應複雜的工況,同時做到效率最優。
舉個例子,比亞迪骁雲1.5L插混專用發動機43.04%的熱效率之前已經是行業之最,現在吉利為雷神智擎 Hi·X搭載的世界首款量産增壓直噴1.5TD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到了43.32%,數據上高于比亞迪,也是目前得“世界最高”水平。
另外,雷神智擎 Hi·X采用的是三擋 DHT PRO變速箱,這點幾乎是對标長城DHT。三擋的好處是可以更多利用直驅模式降低能耗,也就是說車子能跑得更遠、續航更高。
根據之前了解到的信息,搭載雷神智擎 Hi·X的星越 L HEV 版本一發售就被搶空,受歡迎程度可以跟比亞迪的“DM-i”系列媲美。看來,懂行的人還是不少的。如果産能和宣傳到位,下一步吉利很有可能接替比亞迪拿下混動領域“國産一哥”的位置。
想到這裡,再看看我的Model 3和漫漫歸家路,我emo了。
可以大膽預測,2022年一定是混動車型爆發的一年,目前諸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等各種支持的政策也已經出台,隻要車企的定價不離譜,那混動産品還是能夠占據另一個市場的。到時候,續航焦慮就能徹底說BYE BYE了。
EV說:
衆所周知,過去的一年,新能源市場異常火爆,市場和消費者已經慢慢接受新能源車型。然而,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在當下的用車需求中,哪一種新能源車型最适合呢?在長途用車比較多,充電樁配備不均衡,快充技術尚未全面解決的狀态下,混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春節回家很開心,長途出行不焦慮,如果你也想入手新能源汽車,咱們國産混動真的是不錯的選擇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