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大寶不小心把暖水壺摔爛,我一時情緒激動,對着他破口大罵。大寶被我這一突然的操作,吓懵了,愣愣地呆在原地……
看到大寶的反應,當時情緒激動的我并未立即停止,繼續吼叫着。果真憤怒令人失去理智。
罵了幾秒後,情緒好似得到發洩般的靜下來,看着大寶一副詫異的表情,自己心裡也開始内疚起來。畢竟他還隻是個孩子……
記得他剛上幼兒園,自己就開始心急。在學習上對他很苛刻,當天學的知識全都要掌握。
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必須給我坐在書桌前讀書、寫字。他稍做得不合自己心意時,立即受到我的怒罵,大寶也常因此被訓得哇哇哭起……
久而久之,大寶開始變得沉默,對學習産生了抗拒,做什麼事情也變得小心翼翼。
想想大寶心裡該多受傷,在自己未能分辨雄雌的年紀,一個無意的動作,發生後換來的不是家長的循循教導,而是一次次的否認與唾罵。
人無完人。神都有犯錯時候,何況是年齡尚小的小孩。
當年年幼的自己還不是一樣,打破過鐵鍋,摔爛過碗,搗爛過秧苗,逃過學,常與大人頂嘴……每次的犯錯與頂嘴,也常被大人罵。那時的自己心裡既害怕又失落,害怕的是自己被罵被挨打,失落的是大人們的處理方法令自己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好的一面。
可當自己小孩同樣犯自己曾經錯誤時,自己卻未能理解、包容到,反而像潑婦般罵街,讓孩子心靈受傷。
在這種高壓逼打下,不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或隻是暫時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可實際上在孩子心裡埋下不好陰影種子:
1.孩子很容易怯場。
在大寶一年紀下學期,老師對大寶總體評價是怕困難,膽小,怯場。
2.沒安全感。
大寶睡覺姿勢常常卷得像隻蟲,常常擠在大人旁邊睡,老一輩說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3.渴望得到關注。
常被大人忽視,大寶心裡深處想得到更多愛的關注。無論二寶做錯什麼,大人們總能樂呵呵逗她,可大寶就不一樣,常被訓,所以常故意與二寶發生碰撞以表示心中不滿。
4.得不到尊重。
大人的惡語相加,隻會令孩子自尊受傷,易自卑,不願與人交往。幼兒園的大寶曾有段時間顯得那麼安靜與孤單。
存在自己身上這種遭糕的教育,自己不得不反思下:孩子惹麻煩時,自己是否處理得當?對于孩子,自己到底是真愛還是僞愛?
同樣身為寶媽的你,是否感同身受?也希望你分享帶娃的喜怒哀樂,分享下教育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