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雕蟲小技之:看懂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後,這是“雕蟲小技”系列文章第二篇。)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是指貨币供給大于實際的貨币需求造成流動性過剩,導緻貨币貶值、物價普遍而持續上漲的現象。與之相反的是通貨緊縮:市場上流通貨币不足,造成貨币升值、物價普遍而持續下跌。
經濟發展總是處于不是通脹就是通縮的非均衡狀态,隻是因為通脹或通縮幅度不大,我們感受不強烈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的通脹話題更多一些,它更容易引起大衆的抱怨和不滿,原因很簡單,通脹發生時,同樣的錢買到的東西變少,大衆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近些年,我們所知最著名的惡性通脹,就是津巴布韋和委内瑞拉的通貨膨脹了。
直接上兩張圖:津巴布韋币和津巴布韋通脹率。
請原諒,這麼多零,看着眼暈,我一個有工科背景的經濟學碩士不知道怎麼讀。
惡性的通貨膨脹危害極大,它意味着一個國家信用的喪失,會導緻人心不安和社會動蕩,甚至摧毀整個國家經濟的根基。所以惡性通脹被視為洪水猛獸,是所有現代國家都絕不願看到的。
那麼,通脹就完全一無是處嗎?或者說,通縮就比通脹好嗎?
通貨膨脹并非一無是處
從社會經濟發展角度來說,大家最怕的實際上是通縮,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中,多數時間就處于通縮狀态,政府用盡了幾乎所有能用的調控措施都收效甚微。而溫和通脹是有利于經濟增長的,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就長期把2%的通貨膨脹率作為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貨币政策調控目标。
像我們這種做生意、開工廠的人,最怕的事情,就是手裡的商品(産品)價格一降再降還是不好賣,最後隻有低價傾銷,比如成本100的商品10元就賣,清倉完畢,關門走人。通縮環境會讓企業盈利減少、虧損甚至倒閉,進而造成大量失業,使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而企業最樂意看到自己的商品(産品)能夠漲價,而且還賣得好。溫和通脹能夠增加企業收入、改善企業盈利;企業收入增加會通過稅收、工資和利息等渠道改善政府、居民、金融機構等其它部門的收入狀況,有助于提升總需求,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
适度、溫和的通脹,還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對我們個人來講,溫和通脹讓我們不敢懈怠的同時又能看到希望,我們就會不斷努力。人人努力的結果,就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我們都成為受益者。
中國改革開放後的40年,大部分時間就處在溫和通脹中。幾十年來,雖然物價總體來說上漲了很多,但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是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大放水一定引起大通脹嗎?
關于貨币數量與物價的關系,有一個經典公式,叫“費雪方程式”。
假設M為一定時期内流通貨币的平均數量,V為貨币流通速度,P為各類商品價格的加權平均數,T為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則有下列恒等式成立:
MV=PT 或者 P=MV/T
理解這個恒等式并作出合理推論,隻需要初中數學甚至小學數學水平就可以了。可是,我們的媒體上總不乏“大放水必然大通脹”的言論,說出這樣話的人要麼根本不過腦子,要麼就是為博眼球制造焦慮故意裝傻。
我先說我的結論:大放水不一定引起大通脹。
為什麼呢?
根據這個恒等式(注意是恒等式,也就是說,無論其變量如何取值,這個等式永遠成立),引起價格變動的變量有三個,貨币數量隻是其中一個。貨币數量M增加(放水)要引起價格P上漲,必須貨币流通速度V不降低,或者處在分母位置的商品數量T不增加。而實際情況是,後兩個變量都存在促使價格下降的可能。
先說貨币流通速度,或者說貨币乘數。我們期望的美好情形是這樣的:銀行貸給A企業100萬,A企業用這筆貸款中的30萬發放工資、70萬向B企業采購原材料,工人拿到工資後會用這30萬購買C企業的産品,B企業用這70萬轉而支付欠D企業的賬款……而不論哪一個環節,支付大都是通過銀行進行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導緻收款銀行的存款增加,這樣銀行就有更多的錢再貸出去。如此往複,貨币“乘數”就被創造出來了。
經濟越景氣,人們的信心越足,流通速度就越快,貨币乘數就越大。可是,經濟景氣,央行是不會放水的,隻可能“縮表”、收縮流動性。央行大放水,都是在經濟不景氣、大衆消費信心下降、流動性不足的時候。
而且,央行放水并非直接放到企業和個人,而是放到商業銀行,如果商業銀行認為貨款風險過大就可能減弱向外貸款意願;而企業感覺賺錢太難也可能不願意多貸款(處在不景氣周期可能貸款利息都賺不夠);居民層面還房貸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了,消費貸款就暫緩吧。直接的後果就是社會融資減少,M2增速降低。
這種情節下,企業即使貸到款了,也可能選擇暫時觀望,把錢暫時放在理财,沒錯,錢又回到銀行體系來了。個人也一樣,貸到款後暫時也不敢花,先放貨币基金吧。這樣子,錢并沒有真正流通起來,貨币流通速度肯定是下降的。
如果大放水前M是10,V是5,大放水後M變成12了,但是V變成4了,分子項MV是不是不增反降,由50變48了?
再來看處于分母項的商品數量T。這才是引起商品價格變化的更關鍵變量。
市場經濟放大了人類的貪婪,做企業的人恨不得擴張擴張再擴張,隻要有利可圖,隻要有需要,商品就會源源不斷地被生産出來。
以服裝為例,看看自己家的衣櫃,永遠不買衣服這輩子都可能夠穿了,可是,商場、超市、倉庫、工廠,還有天文數字的存貨,而且每分每秒還在增加。
手機、筆記本質量越來越好了,不跑遊戲的話,用不壞,用不卡,想換個手機、筆記本還得找個借口。可是,每分每秒,都有數不清的手機、筆記本電腦在生産出來。
吃、穿、住、行,每一個領域,有什麼商品不是以瘋狂的速度在增加?
正常的市場經濟國家,全球化的大市場,絕大多數商品的現狀是什麼:過剩!過剩!過剩!
是的。分母項的T,商品數量,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想要多大,就有多大。
分子變大了,分母變大的幅度更大,結果是不是反面變小了?
美國、歐盟放水可不是現在才有的事。日本更不是。2008年開始美國就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松;歐盟、日本多年來一直在放水,可都沒有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更多的時候是在為應對通貨緊縮頭疼不已。
而通縮的源頭正是分配機制扭曲導緻的有效需求不足,商品絕對過剩。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PPI不斷走高是通貨膨脹嗎?
讀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有色、原油等一衆大宗商品漲了那麼多,PPI(生産者價格指數)也不斷走高,難道不是通脹嗎?或者跟通脹有什麼關系?
PPI、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是通脹,隻是可能引起通脹的一個重要因素。
理由有二:
1、PPI、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隻是生産資料的價格上漲,具有周期性,比如倫銅價格當前已經破一萬美元,一年半載後又可能回到六七千美元,原油價格也可能從接近70美元重新回到50美元以下,不符合通貨膨脹持續上漲、不可逆的特征;
2、PPI、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不一定傳導至終端商品,終端商品的價格是否上漲最終仍然取決于有效需求是否強勁。如果有效需求不足,終端商品價格(CPI)上不去,下遊企業盈利減少或者虧損,就會減少生産,從而減少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宗商品和PPI就會回落。
全球不斷放水、溫和通脹之下,我們怎麼辦?
觀察近些年國際國内的情況,央行不斷放水,一部分流向實體經濟,相當部分則流向了資産市場。結果是,大的通脹沒有發生,資産價格則大幅飙漲,典型如中國樓市和美國股市。
全球不斷放水的客觀後果是社會财富發生了二次分配,擁有資産的富人越來越富,沒有資産的窮人越來越窮。
未來依然如此,惡性通脹隻會發生在非正常國家;政局穩定、市場機制完善的現代國家,長期來看會以應對通縮、追求溫和通脹為目标,低通脹和溫和通脹是未來的常态。
另一方面,資産價格不斷飙升,無論股票還是房産,以十年以上周期來看,幾乎漲到懷疑人生。
但是,長期來看,再溫和的通脹對貨币購買力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的。不信的話,用自己的計算器試一把:0.99乘以0.99,得出的結果再乘以0.99,這樣不斷乘下去,次數多了,結果會趨近于零。
也就是說,隻是1%的年通脹率,時間長了币值也會接近零。更何況長期通脹水平大概率不止1%。
有一句話說得對,“跑不赢什麼什麼,也不能跑不赢CPI。”
我還有一句話,權益資産是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最大的機會。
要跑赢CPI,首先可以配置債券基金,因為債券長期來看是能跑赢CPI的;其次,根據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一定要配置部分股票基金。根據比例配置主動偏債基金和主動偏股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配置完畢後長期持有,每年做一次動态再平衡。
跑赢通脹,再争取慢慢變富。
基金怎麼買、買什麼、買完後怎麼辦,歡迎參看我的專欄文章:
震蕩市,投資基金的正确姿勢
巧用主動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
免費的基金定投教程,一篇管夠
養隻金基下金蛋——“懶人養基”的投資觀
#投資理财#
所有觀點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構成投資建議,隻是我自己思考和實踐的一個真實記錄,據此入市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公衆号懶人養基發布,版權歸作者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對您有用,請順手點個贊和在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