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風雨同路山海坦途

風雨同路山海坦途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2 08:57:51

風雨同路山海坦途(天地同心夢想無垠)1

9月6日,在埃及開羅,埃及青年學生在“天宮對話”活動埃及分會場拍照。

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攝

風雨同路山海坦途(天地同心夢想無垠)2

9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員陳冬結束出艙任務正在返回的畫面。

李 傑攝(新華社發)

太空出艙六小時,創造多個“第一次”;中非天地對話,探索太空奧秘;天宮望月,中國人首次在太空過中秋節,送上來自太空的中秋祝福……近期,神舟十四号航天員的出艙活動和天地互動活動,引發網友熱議。

天地一心,向前一步,每一步都在創造曆史。網友們激動地留言說:“夢想無垠,步履不停,中國航天将擁抱更廣闊的星辰大海,加油!”

太空出艙六小時,創造多個“第一次”

北京時間9月2日0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号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陳冬、劉洋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盡管挑戰和風險極大,但通過天地之間的協同配合,航天員們的精彩表現為此次新人、新艙、新狀态的“全新”出艙任務畫上圓滿句号。

本次出艙與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乘組出艙時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的航天技術讓航天員出艙更加舒适、便捷、安全?

人民日報客戶端的報道給予了詳細分析: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實施艙外活動。此前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乘組的四次出艙,充分驗證了艙外航天服的性能和航天員長時間出艙工作的能力。而此次神舟十四号的首次出艙活動面臨許多新情況,有利條件和挑戰風險并存:

航天員首次從氣閘艙出艙,出艙口更“寬敞”;天地之間的通信覆蓋度進一步提高,對天地協同和地面對天上的支持來說,時間相對更充足;首次采用小機械臂轉移航天員,此前還沒有實際經驗積累;問天實驗艙加入空間站,讓空間站的規模發生了變化,航天員要面對的是一個更龐大、更複雜的飛行器組合體……這些新情況新挑戰需要航天員提前做好準備,現場做好應對。

出艙艙門更大。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乘組出艙時,通過的門是位于空間站核心艙節點艙的出艙口,艙門口徑為85厘米。而本次任務,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門”,艙門口徑達到了1米,讓航天員在身着艙外航天服的情況下,能夠更從容地攜帶設備“走出家門、遨遊太空”。

安全繩更長。安全繩是連接出艙航天員與空間站的“生命線”。此前,在執行神舟七号任務時,航天員翟志剛完成中國首次太空出艙活動時,使用的安全繩是固定長度,有效長度僅1米多。在空間站建造任務中,航天員要完成空間站設備安裝、檢修等出艙任務,出艙範圍更大、操作難度更高、安全要求更嚴格,需要長度更長且可伸縮的安全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研制團隊為此進行了新型可伸縮安全系繩機構研發,提出了一種巧妙的設計方案,并通過大量試驗驗證,确保10餘米長的鋼絲繩可在狹小空間裡進行上萬次、重複性的有序纏繞。

在此次出艙過程中,這種安全繩能保證航天員與空間站艙體間保持超過10米的安全連接,又不會對航天服産生勾挂和幹涉航天員的運動,還能經受住太空中巨大溫差、空間輻照、空間粒子等酷烈環境的考驗。

網友“得得”留言說:“了不起,為中國先進的航天科技事業點贊!”網友“元寶山”留言說,“中國空間站在不斷壯大,中國航天人永遠值得信賴!”

“天地一心,向前一步,雖然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每前進的一小步,都是夢想的一大步,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航天員劉洋這樣說。

“天宮對話”,與非洲青少年天地連線

“在天宮空間站上能看到撒哈拉沙漠和乞力馬紮羅山嗎?”“女航天員怎樣才能實現夢想?”“失重狀态下的太空生活是什麼樣的?”“航天員正在執行哪些任務?”“優秀航天員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9月6日,在“天宮對話——神舟十四号航天員乘組與非洲青少年問答”活動上,來自非洲8個國家的青少年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遠在太空的中國航天員陳冬、劉洋和蔡旭哲提出了一個個問題。

在人民網刊登的報道中,3名航天員用極富趣味性與知識性的語言及現場演示,對這些提問逐一詳細解答。陳冬向非洲青少年代表描繪了浩瀚壯觀的宇宙景象,并介紹了一名優秀航天員應具備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作為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講述了家庭的溫暖和支持給予她無窮動力,女性完全可以高标準完成航天員訓練考核和工作任務。蔡旭哲講述了如何在太空中辨别方向,以及如何開展各類科學實驗。3名中國航天員勉勵非洲青少年“星空之路始于腳下”,希望他們認真學習、掌握技能,勇敢探索太空奧秘。

本次“天宮對話”活動是中國同非盟建交2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由中國駐非盟使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非盟委員會共同舉辦。活動主會場設在非盟總部,分會場分别設在阿爾及利亞、埃及、埃塞俄比亞、納米比亞、尼日利亞、塞内加爾、索馬裡和南非,面向全球直播。中國航天員與非洲青少年天地連線,通過視頻直接交流,别開生面的活動受到中非各界廣泛關注。

據新華網刊登的報道,開羅大學青年漢語老師帕桑特·哈利勒(中文名詩雨)6日參加完“天宮對話”埃及分會場活動後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一次與中國航天員如此親切地交流,這是一次美妙的經曆。”

“劉洋給全世界的女性,尤其是非洲女性傳遞了來自太空的鼓勵。對青少年而言,這次經曆會幫助他們構築起偉大的夢想。”詩雨說。

“能與正在太空的航天員實時對話,真是太神奇了!”南非庫洛中學學生迪雅莎和20餘名同學一起,在中國駐南非大使館參加了此次活動,“這樣的活動對我非常有啟發,我也要像中國航天員一樣,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庫洛中學校長卡米拉感謝中國為學生們提供了解太空的難得機會,希望以後有機會參與更多類似活動。

天宮望月,在中國空間站過首個中秋節

9月10日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度過的首個中秋節,天宮望月,航天員用攝像機拍攝下了太空中的月色。天地共賞一輪明月,同心共慶團圓佳節。

這個中秋節,你是怎麼過的?吃的是什麼餡的月餅?在中國空間站上出差的三位航天員,今年首次在太空中過中秋節,這讓大家多了一份牽挂:這個節日,他們在天上能吃上月餅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在中秋節前,微博“載人航天小喇叭”發出提問,希望大家猜猜看,神舟十四号乘組在太空中過中秋,會吃什麼餡的月餅?給出的兩個答案分别是豆沙和蓮蓉,最終揭曉的答案是蓮蓉餡,網友們紛紛表示很想嘗嘗看。

中秋之際,在太空賞月是一種别樣的感受。空間站每90分鐘可繞地球一圈,航天員一天可以欣賞到16次月升月落。工作間隙,航天員用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了他們在空間站的首個中秋節。

随着視頻中月亮畫面的出現,航天員陳冬說:“這是我們在空間站看到的月亮,與地面相比,我們可以在白天去拍攝月亮,而且因為沒有大氣及雲的幹擾和影響,我們在空間站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更加透徹。”

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四号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組織了别開生面的節日會餐,航天員地面支持團隊也一起在位于中國航天員中心的航天員支持大廳,和航天員們一同歡度中秋。

為了讓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更好地度過中秋,神舟十四号飛船發射時,地面支持團隊就精心準備了中秋食品大禮包随飛船進入太空。

“特别感謝地面保障人員,讓我們的太空生活也充滿了浪漫和驚喜,也祝大家節日快樂!”航天員劉洋說。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員為自己的中秋食譜添了一道“新鮮菜”。航天員攜帶的菜種,在經過了近三個月的種植培養之後,已經長成了兩株綠意盎然的“太空生菜”。視頻中,航天員蔡旭哲說:“我們一會兒就準備吃這個太空種出來的新鮮蔬菜了。”

10日,航天員按計劃完成空間站組合體的照料工作,後續将圍繞下一次出艙任務進行設備狀态檢查和天地協同演練。

10日,三位航天員還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秋晚會送上了中秋祝福。

航天員劉洋在太空中每天折一顆星星,放進來自地球的“漂流瓶”。晚會現場,劉洋手中的一顆星星,從空間站“飛”向了表演嘉賓的手裡,實現了“銀河中的星星”的天地互動。

網友紛紛表示,“這是來自太空的祝福”“中秋晚會用科技送給我一顆幸運星”“相信每個收到這份祝福的人,都會感到溫暖,還有一份驕傲”。

中秋節不僅是一個富有文化含量的傳統節日,近些年,傳統佳節也增添了一份科技含量。微信公衆号“新聞聯播”的“主播說聯播”欄目中發表評論說:“天地同心,期待咱們的航天事業每一步都順利,每一次任務都完成得像中秋圓月一樣圓圓滿滿!”

葉曉楠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