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子支付會造成紙币過剩嗎

電子支付會造成紙币過剩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12:50:23

作為一個國家的法定貨币,紙币一直都是社會商品交易的硬通貨。

但是在今年2月22日,國内累計有32家企業因為拒收紙币被罰款。

他們為什麼要拒收紙質人民币呢?

01拒收人民币違法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公示,這32家企業在2021年的9月份就開始拒收紙質人民币。

這其中涉及到的行業種類繁多,包括但不限于餐飲、醫療、物業、保險和水電行業等。

而他們拒絕收納紙質人民币的态度也相對一緻,那就是能夠采用移動支付,就堅決不收紙鈔。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作出批示,對拒收紙币的企業進行罰款懲戒。

電子支付會造成紙币過剩嗎(32家企業拒收紙币被罰)1

據了解這一次最高罰款金額是10萬元。

其實如果站在這32家企業的角度來看,拒收紙質人民币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畢竟這些企業所進行的經營業務主要是服務業,面向的消費群體都是普通大衆。

如果有人刷卡支付,有人用現金支付,給企業的賬目彙總和收益結算還是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舉個例子,物業管理者收取物業費的時候,既要顧及哪些業主交了,哪些業主沒交,還要對金額進行核算。

如果有人交現金,有人用移動支付,最終還是要進行一點點疊加統計,對于繁雜的工作而言無疑是又增加了工作量。

可是話又說回來,企業規模再大,相比較整個社會消費群體而言也隻是滄海一粟。

如果僅僅是為了企業的方便,就要統一消費者的支付方式,未免太不合理

而且紙質人民币作為中國的法定貨币,完全沒有失去支付能力和自身價值。

況且在2018年的7月,國内法律就明文規定,拒收人民币屬于違法行為。

所以這32家企業一點也不冤。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想必大家目前已經深有體會,日常生活中用到紙币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能夠想到的地方,大概就是過年給孩子發現金紅包,圖個過節的氛圍。

除此之外,幾乎很少能夠專門用到紙币了。

02移動支付規模越來越大

現如今全國的支付方式除了微信就是支付寶,也有人用信用卡來支付。

電子支付會造成紙币過剩嗎(32家企業拒收紙币被罰)2

2020年,全國采用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達到了50%,利用各類銀行卡消費的占比30%。

現金支付的人隻有13%。

根據中國銀聯的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有98%的調查用戶,每天平均要用3次移動支付。

2021年全國移動支付用戶達到了8.72億人,占據網民總體規模的86.3%。

而且随着數字人民币的推廣,已經有不少城市在進行試點推行了。

杭州等多地,就連去小商店買包煙都可以用數字人民币結算了,同樣很方便。

眼下全國有19家銀行已經支持數字人民币的充值業務。

包括國有4大行在内,都開通了數字人民币折算的通道。

而且根據國内研究院的預測,到了2026年,包括支付寶、數字人民币等在内的移動支付渠道,将會累計創造1290萬億的交易規模。

面對如此龐大的移動支付市場,不少人也在發出質疑,“紙币還有必要發行和使用嗎?

03紙币仍不可替代

答案是非常有必要。

對此,央行親自下場做了解釋。

早在2019年,全國移動支付規模不斷提升的時候,就有人問過這個問題。

當時央行高層負責人張萌在4月29日正式回應。

現金人民币是中國法定貨币,雖然移動支付更方便了,但是根本無法徹底替代紙币。

換句話說,現金支付是一個基礎支付手段,而移動支付隻是一個更優化的選擇。

兩者不存在誰取代誰的說法。

電子支付會造成紙币過剩嗎(32家企業拒收紙币被罰)3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國家每隔幾年都會發行一套新版的現金貨币。

而且抛開人民币是國家貨币的身份不談,用紙币消費其實也大有好處的。

相信大家一定深有體會,同樣是一百塊錢,如果是現金捏在手裡,能夠花很長時間。

但是如果是放在支付寶或者微信裡,恐怕不到一兩天就花沒了。

所以不少人也抱怨,“移動支付倒是方便了,錢沒得也快了”。

畢竟電商經濟如此發達,大家随便逛逛可能就發現了一些想要買的東西。

加上如今年輕人接觸最多的外賣平台,一頓飯動辄十幾塊二十幾塊。

移動支付的便利性直接讓每個人的消費水平潛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因此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紙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約束消費能力的門檻。

所以不管是從國家貨币層面上來說,還是從居民消費規模上講,紙币的存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