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浣溪公園七絕詩?有一年四月份,有幸參加中國質協在浙江桐廬舉辦的全國質量管理小組骨幹研讨班學習結束,在杭州遊玩了一天,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遊浣溪公園七絕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一年四月份,有幸參加中國質協在浙江桐廬舉辦的全國質量管理小組骨幹研讨班。學習結束,在杭州遊玩了一天。
杭州是一座曆史悠久,風景佳美,名勝古迹遍布的城市。由于時間的急迫,不能遍遊杭城,但西湖是不可不遊的。
同行三人均是初次到杭州。頭天晚上,我們買來一張杭州遊覽地圖,關在飯店裡,精心設計遊覽路線。
早上起來,匆匆吃過早飯,從望湖樓入湖。踏上白堤,首先見到一座碑亭,這便是西湖十景之一“斷橋殘雪”。據說雪後放晴,橋的向陽面冰融雪化,背陰處積雪尚存,遠遠望去,此橋似斷非斷,似連未連,故名“斷橋殘雪”。想必雪後初霁,在橋上遠眺,西湖和周圍的群山如鋪瓊砌玉,晶瑩剔透;近處則梅花迎風鬥雪,這是何等的景觀。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無緣領略這絕妙的景色。
白堤全長1公裡,間植垂柳、碧桃,路旁綠草如茵;漫步堤上,左可覽西湖全景,右可望寶石山上的寶俶塔。沿堤西行,來到西湖的另一個景點“平湖秋月”。在這裡讀到的一副楹聯道出了“平湖秋月”的佳妙之處:
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
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
置身此境地,我真佩服古人選擇景點的品位。試想秋夜來臨,皓月當空,邀上幾位志趣相投的好友,聊備香茗紙筆,在這裡眺望湖光山色或品茗賞月或作畫吟詩,那真是再好不過了。隻是現在無論在何景點都人滿為患,“平湖秋月”同樣不能例外。
離開白堤,本想去拜谒嶽廟。由于地圖上标示的位置不是很精準,等我們向行人打聽時,已是走在蘇堤之上了。
蘇堤是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取葑泥築成。堤長2.8公裡,南起南屏山麓,北達栖霞嶺下,縱貫西湖。堤上古柳垂條,碧桃吐翠,草長莺飛,蝶舞花深。蘇堤不像白堤那般喧嚣嘈雜。行在蘇堤之上,不時有一二輛人蹬三輪車載着遊客遊湖或是三二少年騎着山地車說着笑兒呼嘯而過。車子走遠,說笑過後,四周更顯得恬靜,再加上涼爽的湖面吹來的風和撫岸的輕輕的漣漪,着實讓人迷戀陶醉。難怪人推“蘇堤春曉”為西湖十景之首,是很有道理的。
沿着蘇堤繼續南行,時近正午,又至一熱鬧之處“花港觀魚”。花港原是西湖的一條港汊,因在花家山下而得名。南宋理宗時,内侍盧允升在此傍山瀕湖處建别墅,稱盧園。園内景物秀美,遍植奇花異草,并鑿池砌石,引湖水蓄養數十種魚,成為當時的一處賞魚勝地。今日的花港是一處公園,魚池古迹尚存,周圍擺滿了姹紫嫣紅的盆花;康熙手書的“花港觀魚”石碑仍立于魚池畔,池内的紅鲫紅鯉争食着遊人們投下的面包碎屑,泛起陣陣紅波。園内還有牡丹園、芍藥園、大草坪、花港、叢林及紅魚池等景區;園内種植有雪松、玉蘭、茶花、桂花、櫻花等花木,是人們遊玩休憩的好地方。
遊完花港公園,找一地方填飽肚皮,稍作休息後,便乘上遊船,前往小瀛洲。船行十來分鐘,遙見湖中有三座葫蘆狀的石塔,這便是有名的“三潭印月”。其實“三潭”原來是指三個深水池,後人對潭的位置已不加注意,遂把三塔當作三潭。據說夏秋月夜,尤其是中秋月圓之時,從小瀛洲的“我心相印亭”望去,能夠同時透過三座塔的圓孔看到湖水反映的月光,恰似三個月亮在湖中蕩漾。遺憾的是,我們來的并非月圓之夜,站在“我心相印亭”前,無論怎樣觀察,怎樣變換角度,均無法領略那絕好的景緻,隻能把那份美妙留給想象。
從小瀛洲出來,已是夕陽西下,我們租一小艇,前往“柳浪聞莺”。船行水中,湖風吹浪,小艇一起一伏,身上有了些微涼意。行不多時,小艇靠岸,我們也就到了遊覽計劃中的最後一個景點。
這裡在南宋時,曾是孝宗皇帝為奉養高宗趙構而建造的京城最大的禦花園的一部分。沿湖遍植的柳樹,長長的柳絲垂至地面,湖面吹來陣陣輕風,柳絲随風搖揚,如翠浪翻空;春日,黃莺在樹蔭中啼鳴,與湖上畫舫中的笙歌彈唱相應答。“柳浪聞莺”即以此景緻而得名。
“柳浪聞莺”以柳聞名,沿湖荟集西湖名柳500餘株。柳浪聞莺公園南角的醉柳,恰似貴妃醉态,隐約還能聞到一縷酒香;臨湖而蹲的浣紗柳,枝條伸出湖面,如同一群少女輕舒玉臂正在浣紗;聞莺館旁的獅柳,酷似勇猛的醒獅,仿佛随時都會大聲吼叫。
遊罷柳浪聞莺,已是夜幕四合,我們再不想挪動腳步。前人有言:“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按說我們遊湖的時機選得不是很好,且加上累得筋疲力盡,但我們卻談興頗濃。望着沿湖漸漸亮起的恰似玉帶的彩燈,我們一緻表示,如果下次有機會來杭州,一定要慢慢地好好地重遊西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