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雨前香椿嫩如絲”“清明螺,賽肥鵝”……二十四節氣深谙大自然的語言,用食材的方式提醒人們感知生活的美好。
孔子言:不時,不食。“讀嘉·海鹽”推出“鹽味”系列報道,帶您走進自然,尋找本味。
忙而不茫,向陽生長。
夏滿芒夏暑相連。在夏日的暖風裡,我們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忙,忙着種。”芒種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農曆書》中提到:“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說,芒種節氣适合種植有芒的谷類作物,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走進海鹽縣秦山街道,風吹麥浪滾滾,蓮花競相盛開,猶如一幅動态的畫卷。
農耕文明展示館裡,“最美秦山人”周益凱正在給遊客介紹當地的芒種習俗。
老周今年75歲,是土生土長的永興村人,當過12年的村幹部,對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2013年至今,他志願服務于文溪塢美麗鄉村建設,成立文溪塢農耕文明展示館“周益凱文化工作室”,擔任文溪塢農耕文明展示館管理員,留住村落文化根脈,讓更多遊客了解文溪塢的曆史文化。
老周說:“作為黨員群衆中心戶和展覽館的業餘講解員,可以為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鄉和村落的曆史文化,能為美麗鄉村建設出一份力,我覺得很充實、很有意義。”
一排平房,一個庭院,一口老井,一片菜地,古樸幽僻的農耕文明展覽館就是老周每天工作的地方。展覽館分設了農家廚房、農産品與制茶、非物質文化遺産、民間文學、農民書畫等五個展區,用實物、圖片和文字展示了秦山地區富有特色的農耕文明與民俗文化。
“這是以前紡紗用的機器,這些廚房用品都是從村民家中收集來的‘老古董’。”“我們文溪塢産的茶葉味道很好呢。”……每逢雙休日或節假日,來文溪塢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每當這個時候,老周也就特别忙碌。除了在展覽館内當講解員外,老周還會當起“導遊”,領着遊客在文溪塢裡兜一圈,講講民間故事,使遊客加深了對文溪塢的美好印象。
空餘時間,老周就在工作室裡作畫、寫作,并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農民書畫愛好者組成永興村書畫隊,為文溪塢展示館專門創作了三十多幅書畫作品,并專門設立了一間農民書畫展進行展覽,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亮點。老周還查閱大量曆史記載資料、走訪相關人士,撰寫了《小村春秋》《文塢雜詠》《古琴風韻》等書籍。
如今,老周已經成為永興村的“活字典”,他把農耕文明展示館當成晚年生活的全部。他說:“隻要村裡需要我,我會一直幹下去,我在這裡可以發揮餘熱,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享受精神生活帶來的快樂。”
芒種之後,氣溫逐漸攀升,為了适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人們會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則會逐漸偏向清淡。這時,一盤涼拌黃瓜是人們的最愛。
涼拌黃瓜做法
将黃瓜洗淨、拍裂、切塊;
裝盤後放入适量食鹽;
上下颠幾下,使入味均勻;
瀝幹水分;
加入醋、小米椒、蒜泥等;
食用油燒熱;
放入花椒炸出香味,把熱油澆在黃瓜上;
放上番茄等點綴即可。
特點:酸辣開胃、健腦安神
*讀嘉·海鹽獨家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