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清靜7334”說:
樹葉不會一天落,慢慢學習!為老師佳作點贊!
是的,樹葉不會在一天内全都落完。所以,葉子的照片,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拍攝。
有些葉子會從綠變黃,有些葉子會從綠變紅……這個“漸變”的過程也挺有趣的。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本期攝影點評,侍墨整理了一組粉絲們拍攝的“一葉知秋”。為大家介紹綠葉子、黃葉子、紅葉子的拍攝技巧。
跟着侍墨學攝影,把葉子的照片,拍攝出藝術感吧!
如果您喜歡侍墨分享的攝影教程,歡迎您給侍墨打賞。
手機打開文章右上角的三個點,點擊“贊賞”;金額随意,不強求。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1,照片來自粉絲“君100529846”。
粉絲留言:請指教點評
侍墨點評一沒有什麼可“指教”的,這張照片拍得很好。
用好看的照片“打頭陣”,粉絲們看着養眼,侍墨寫點評也開心。
照片中的銀杏葉子,正好處在由綠變黃的“漸變”期。
漸變的樣子很漂亮,就像一串水晶葡萄。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1-2
離銀杏葉子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排房檐。
古樸的房檐和漸變的葉子,既有顔色對比,又有内容對比。
仔細看,這個房檐雖然是虛化的,但卻是逐漸遞進的虛化。
房檐由近及遠,越來越虛——這才是真實拍攝的效果。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2
就算沒有房檐的襯托,隻拍攝“漸變中”的銀杏葉子,照片也是很美的。
用葉子的變化,表現季節的交替。
秋天走了,冬天來了,葉子由綠變黃了……天冷多穿衣。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3,照片來自粉絲“管見淺見”。
侍墨點評二這張照片的效果不好。
首先,是虛化效果不真實。
這個虛化效果就是“圈起來”手動塗抹,不符合照片的邏輯。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3-2
真實拍出來的虛化,是漸變的、遞進的;完全能夠看得出來層次感。
絕不可能是“一刀切”的效果。
這個手動塗抹的效果,等于是把照片刻意給塗成“糊”的。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3-3
其次,照片中唯一沒有被塗抹對的兩片葉子,也是“糊”的。
作為攝影主體,這裡兩片葉子已經看不到細節了——兩片葉子“糊”在了一起。
對焦不準,曝光過度,都有可能導緻顔色失真,主體模糊。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4
來看一下真實拍攝的葉子,沒有經過手動塗抹,隻是單純靠拍攝出來的虛化效果吧!
上圖中的幾片葉子,有實有虛。
虛化的葉子是逐漸變模糊的。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4-2
手動塗抹的模糊效果,是完全不符合照片的邏輯的。
我們看到的虛化,隻能是逐漸的遞進,完全不可能是“一刀切”的模糊。
拍照片和寫文章一樣,必須要理清其中的邏輯關系。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5,照片來自粉絲“苗貝一家親”。
粉絲留言:交流一下
侍墨點評三低角度拍攝,雖然拍攝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多多嘗試還是很有必要的。
同一個攝影主體,從不同的角度拍攝,有助于積累拍攝經驗。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5-2
這張照片的拍攝效果不理想。
主要是因為,這麼拍并沒有體現出銀杏葉子的特點。
銀杏葉子的特點是像一把小扇子。
這個拍攝角度,看不出來扇形。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6
如果是拍攝地落在地上的銀杏葉子,我們完全可以擺拍。
把銀杏葉子平鋪,放在地面上。
地面顔色深,葉子顔色淺。
顔色對比就有了。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6-2
把三片顔色不同的銀杏葉子,放在一起擺拍,除了有顔色對比,還可以體現出内容對比。
葉子從綠到黃,顔色漸變,也體現出了季節的變化。
擺拍,就要多動腦子。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7,照片來自粉絲“紫瑤”。
侍墨點評四這張照片也是擺拍的。
攝影背景不知道是什麼材質,但是挺白。
正好和鮮豔的紅葉,形成了強烈的顔色對比。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7-2
這兩片紅葉一大一小,擺成了“V”字型。
大的那片紅葉,雖然葉片上有一點殘,但是并不影響整體的美觀。
這麼拍還是挺好看的。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8,照片來自粉絲“束音QE”。
粉絲留言:一葉知秋。這紅葉就是這棵樹幹上長了一個小丫上的兩片葉子。
侍墨點評四兩片葉子也“知秋”。
其實無論葉子是什麼形态,葉片有多少,隻要用心,就能拍攝出好看的照片。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8-2
一根樹枝上長了兩片形态相似的葉子。
這兩片葉子的尖端都已經開始枯萎了……而且還纏着蜘蛛絲。
對焦準确的照片,細節就是清楚。
照片也更耐看。
用三分法構圖,把虛化的區域變成留白。
言簡意赅。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9
拍攝“一葉知秋”,虛化攝影背景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背景被虛化之後,背景就變得簡潔起來。
于是,作為攝影主體的葉子,也就變得更加醒目了。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10,照片來自粉絲“無名大橙子”。
粉絲留言:發一張,敬請侍墨老師指導!
侍墨點評五這張照片的攝影主體還不錯。
雖然葉片上同樣是有瑕疵,但是不影響整體效果。
但是這個攝影背景就不夠簡潔。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10-2
攝影背景裡的“零碎”太多了。
背景裡有好多綠葉子,其實都是幹擾。
另外,這個葉子距離照片的邊框太近。
雖然說,拍攝葉子的特寫是需要讓攝影主體“最大”的。
但是,“最大”不等于“霸屏”啊……讓攝影主體鋪滿屏幕,看上去就挺“撐的慌”的。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11
如果是想用藍天作為攝影背景的話,拍攝紅葉子的效果也不錯。
但是要記住,背景中千萬不要出現太多的幹擾物。
攝影背景要是太亂,會影響照片的美感。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12,照片來自粉絲“聖茵”。
粉絲留言:倒影
侍墨點評六據我所知,這位粉絲一直都是用手機拍照的。
所以他習慣豎着拍。
這張豎着拍的照片,有點像水墨畫的味道了。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12-2
侍墨為什麼說這張照片有水墨的味道呢?
因為這張照片的風格是“黑白 留白”。
葉子和倒影,在照片中的色彩就是黑、白、灰。
葉子和倒影,也是照片的“主線”。
葉子和倒影組合成斜線,于是就采用了對角線構圖;
再用留白增加意境美,就是妥妥的水墨味兒。
想精益求精?看侍墨點評!
圖13
“留白”一詞源自國畫。
留白的意思是留下空白,而不是隻留出來單純的白色。
比如上圖中的留白,就有藍天和白雲兩種色彩。
攝影要學會“做減法”;拍葉子要學會用“留白”,增加意境美。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看侍墨點評,每天進步一點點!被選中照片點評的粉絲,建議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沒被選中照片的朋友,希望你們能收藏和點贊。
歡迎您在評論區上傳照片,分享交流拍攝經驗。
還有——歡迎打賞,多多益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