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介紹:教師之聲是學科網專門開設的,教師經驗投稿分享平台。有經驗别藏着,學科網百萬級别新媒體加持,教師之聲期待您的分享!(️投稿方式見文末)
溫馨提示:全文共2054個字 閱讀需約6分鐘
投稿文章為老師原創作品,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今天中午接到曾經株洲那邊同事的電話,接電話之前想着我們也有兩年沒有聯系過了,她會是有什麼事呢?
開心地接通電話之後,我們噓寒問暖之後。我主動詢問了有什麼好事。她長歎一口氣,說到
“這不,快開學了嗎,我家侄子對于他的數學就有點焦慮了,馬上升入高中了,一直以來他敗在數學上,問問你這有沒有一些初高銜接的資料呢……”
我這打開手機日曆一看,今天竟然快20号了,真的又要開學了啊!我想這開學焦慮必将如同震撼中華的大型災難片上映,主角不僅僅是學生,其實還有家長甚至還有少許教師。
那麼,什麼是開學焦慮呢?開學臨近,大家都忙着準備開學。每到這個時候,很多孩子、家長或者教師多多少少會出現些不适應的情況:
有的孩子開始瘋狂趕各類作業,
有的孩子為自己走樣的身材恐慌……
有的家長開始為孩子作業操心,
擔心入學考試成績太差,
有的家長想着給孩子換學校……
有的教師擔憂作息時間不适應
有的教師擔憂自己的職位有變化……
就這樣他們開始演繹着這“焦慮大戰”的災難片!他們時不時的情緒低落起來,做事情集中不了注意力,一想到要開學了就焦慮得睡不着覺。早上起不來,學習提不起興趣,寫作業沒耐心,效率也變得低下,就連記憶好像也變差了;有的甚至還有頭痛、頭暈等症狀。
這些情況,在開學季這個特别階段,都屬于正常的表現,我們也稱之為“開學焦慮症”或“開學恐懼症”。
怎麼緩解這些焦慮呢?唐老師這邊給大家以下幾個小妙招。
給學生的建議
調時差
臨近開學的這段時間,你的作息都相對放松,在開學前一周你得慢慢回歸學校狀态,盡量早睡早起,逐步與學校正常上課時間同步,以便開學之後能夠更好适應。
一開始你也不必對自己太狠太嚴格,不需要想着一天就能恢複正常的作息狀态,可以循序漸進。
比如,你的上學時起床時間是6點50,那麼調整作息的第一天可以把鬧鐘定到8點,第二天提早15分鐘,第三天再提早15分鐘。晚上睡覺也是,每天提早15分鐘睡覺,直到作息能夠完全适應開學的狀态。
調整作息這是一個過程,急不得,急于求成會反而事倍功半。
定計劃
提前準備好開學的學習用品,樹立學習目标和自信心,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學習計劃。這會讓新學期有期待、有規劃。
這個目标不一定是學習上的,也可以是個人成長方面的。想一想新學期想要完成什麼事情、達成什麼目标、期待變成一個怎麼樣的自己。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标,讓目标的可行性更加強。
調情緒
要認識到“開學焦慮”不是個别現象而是群體現象,你的一切負能量以及恐慌、自責、不安都是正常的反應,應該樹立良好的心态去面對。
要學會直面情緒的存在,樹立健康平穩的心态,才能處理好情緒。可以适當看看積極向上的綜藝電影、聽聽音樂、嘗試寫情緒日記、适當運動來緩解開學焦慮。
戒手機
暑假以來,你的獨寵可能就非“手機”莫屬了。你可能和手機形影不離、不離不棄。早上起來一睜開眼就是看手機,中午吃飯可能也是邊吃邊刷抖音,睡前很有可能因為有手機舍不得進入夢鄉……你的整個假期很有可能大多數時間都是和手機為伴的。
那麼,在這個階段你不得不逐漸去減少玩手機的時間。你可以嘗試主動将手機放在你的監護人手裡,每天在适當的時間再去監護人手裡拿手機,這些時間根據開學臨近時間逐漸減少,如此逐漸減少玩手機的時間。這樣慢慢的和手機說“拜拜”。
顯然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于求成可能适得其反。
給家長的建議
提早引導孩子做好開學的準備
引導孩子進行适度的複習和預習,有利于實現新舊知識的順暢銜接。
不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
尤其是有些學校開學會有開學考試,不要給孩子太多分數要求。
多給孩子一些信心,多一些鼓勵和耐心
自己開學之前要營造一個放松的氛圍,可以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做出正确的行為。
給教師的建議
定位教師身份,以身作則
教師在臨近開學時期,可以盡力去做學生們的表率。比如教師可以用自律來約束自己,完善自己的生物鐘,使得時間逐漸和開學一緻。
重視專業學習,以學促長
教師在臨近開學時期,與其擔憂職位的變化,不如抓緊時間去學習專業知識。新時代我們教師要争做“四有好老師”,其中一點就是要有紮實的知識,唯有深厚的專業文化知識才能使得自己職位更加堅固。
我相信,隻要我們身體力行地去行動起來,“開學焦慮”不會是“災難”也許就是轉機。加油,我們在一起拿起“妙招”行動起來,讓開學成為我們的期待之事。
專欄介紹 投稿通道開啟
教師之聲是學科網專門開設的教師經驗投稿分享平台。有經驗别藏着,學科網百萬級别新媒體加持,教師之聲期待您的分享!
投稿要求:最重要的是原創走心~關于教師成長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如教學經驗分享、班主任經驗分享、中高考備考、家校溝通、學生心理等等均可。
投稿方式:可在文末留言或者私信小編進行投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