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走進齊齊哈爾實驗中學

走進齊齊哈爾實驗中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03:16:46

經濟視野網9月12日電(本網記者 趙洪軍) 12日,記者跟随媒體團的腳步,走進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該校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黑龍江省創辦的第一所高級中學,是黑龍江省西北部地區中等教育重要基地之一。

走進齊齊哈爾實驗中學(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1

學校與共和國相伴而生,承載着光榮與夢想、責任與擔當。始終秉承着“謀學生終身之發展,育中華未來之英才”的治學理念。

建校之初,就肩負着為中國東北重工業基地大規模經濟建設培養人才和生力軍的特殊使命,是當時東北人民政府的重點建設學校之一,辦學規模在黑龍江省内首屈一指。學校的教師隊伍能者雲集:學校首任校長王清正畢業于北大數學系,是省内知名教育家,以汪周清等數十位骨幹教師均是從上海選聘而來。學校雖然曆史短暫,但是名師荟萃,高起點、高站位的齊齊哈爾實驗中學結束了黑龍江沒有高級中學的落後曆史,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在鼎盛之時堪稱全國聞名。建校六十多年來為黨和國家培養了以世界著名數學家堵丁柱、神州飛船動力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等為代表的數萬名優秀人才,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發展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中華育英才”是曆史賦予實驗中學特殊的教育使命。

學校重塑精神内核建設,寓師生核心價值觀教育于發展建設之中,強調團隊精神和情感共建,崇尚學術為先,尊重個體差異,提倡自覺修為,構築學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核心價值。學校的校訓是“博學、靜思、笃行、志遠”,意即開闊胸懷、修為内心、堅定意志、着眼未來,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無一不彰顯學校精神與文化。學校文化景觀蘊含人文特色,嶽麓廊、立雪亭、丁香廣場,寓教育于環境之中,潤物無聲。

為了提升高中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不斷适應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的挑戰,學校科學把握高中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期”,提出了“謀學生終身之發展、育中華未來之英才”的英才教育理念。它區别于傳統觀念裡的小衆、特權的精英教育,而是,通過實施“基礎 選擇”的英才培養策略,探索人才早期培養的“普适性”規律,積累人才早期培養的“特适性”經驗,從培養模式、課程結構、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實踐,力求在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基礎上,着眼于人才的個性化、特色化和可持續培養,以發展學生的社會意識、領袖氣質、科學素養、創新精神為目标,為高校廣泛輸送具備更高發展潛能的優質人才,提升我國未來人才的競争儲備力量。

培養有"精神",有高尚、獨立的人格和擔當品質的人才,要有文化自信,有堅定的家國信仰,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在創新與社會思想進步上引領大衆、有所作為。其次要有“能力”,要知識出衆、視野開闊,尤其要具有較強的研究與創新能力和較強的國際競争力和影響力,成為所從事工作領域的專家,能夠為日新月異的國家發展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走進齊齊哈爾實驗中學(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2

人才培養目标應具有社會責任感、國際理解能力;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體育與健康素養;同時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提升生活品質。具備研究與創新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規劃與管理能力,其最為核心的特質是研究與創新。

學校明确了“建設具有深厚人文底蘊、嚴謹科學精神、濃郁研究氛圍、強烈創新意識,能夠引領黑龍江高中教育發展,達到國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高中”的辦學目标。研究型高中的核心内涵是研究與創新。具備了深厚人文底蘊、嚴謹科學精神、濃郁研究氛圍、強烈創新意識四種特質。

明确“基礎 選擇”的英才培養策略。“基礎”用于區分高中與高等教育的不同;“選擇”則凸顯英才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差别。英才教育既要強調共同基礎,更要兼顧學生個性發展、能力發展和終身發展;既是終止性的,又是準備性的;既是基礎教育,又是前沿教育。學校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教育為學生走向不同的人生作好準備,也就是說:基礎性和選擇性是學校英才教育的定位,學校絕對不是隻是為了大學輸送人材、隻是大學的預備教育,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人生發展打好底色。隻有把握好“基礎 選擇”這一定位,才是我們培育英才的基礎。

打造緻力研究創新的學術型教師隊伍。要培養具有研究和創新精神的學生,就必須要有具備研究和創新能力的教師。學校以新課改為契機,堅持更新教師育人觀念,強化教師專業引領,注重營造科研創新氛圍,推進課題驅動戰略,促進教師走教育科研之路,培養學術型教師,進而使學校獲得内源發展、持續推進的新生力量。

教學問題“課題化”,提升教師的學術素養。學校大力提倡教學問題“課題化”,對很多教師特别是青年教師而言,以教學問題為切入點開展研究,是一種務實的選擇。教師們相互之間利用這些成果解決了教學中的衆多熱點、難點問題,在不斷的積累經驗和積蓄成果中,順利地進入到更高層次的學術研究。

校本研修“課程化”,激發教師的創新潛能。開發特色校本教材和校本習題。教材和習題校本化,是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和寶貴資源,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學校基本上已經全套開發完成,突出學校特色,結合學生實際,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衆多中青年教師參與了校本課、校本習題集、科研項目的研發與編寫,一支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課題研究“大衆化”,形成學校的教研梯隊。學校堅持科研驅動戰略,使科研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推手。應該說,在中學教師中開展課題研究是大勢所趨也大有可為。它不僅提高了學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學術素養,而且也是培養學術型教師的必經之路。學校根據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教研梯隊,凝聚了學校教育科研共識,培養了衆多教研骨幹,營造了濃郁的教育創新氛圍。

“十三五”科研規劃已經啟幕,學校已申報了1個國家級課題,2個省規劃辦課題、5個省教育學會課題和14個市級課題。組建了“語文大閱讀”和“問題化學習”等多個項目的專家團隊,師生的衆多研究成果已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教育手段“信息化”,豐富教師的成長平台。學校不斷完善“互聯網 教育”理念,強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借助錄課系統和精品錄播教室,開通網絡視頻課程、“名師在線”課堂,依托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廣優質課程資源,拓寬教師的學術視野,促使教師加速專業成長。

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的研究型課程體系。“研究型課程”是實現高階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組織高效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它居于學校教育的核心地位。

學校課程體系構建遵循基礎性、選擇性、學術性與發展性。課程要反映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新進展、新成果、新理論、新思想,使學生站在時代的前沿面向未來,要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突出育人價值,凸顯學科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育人功能,提煉學科德育要求,并體現在學科内容之中。突出核心能力,明确學科的核心能力及其具體要求,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科品質、學科态度和學科素養。突出學科關聯,加強學科間尤其是同一學科領域的有機聯系,加強跨學科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突出實踐體驗,設計各學科學生必須具備的學生實驗、社會實踐、設計制作、項目研究等活動,豐富學生的各種實踐體驗。

學校課程體系由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部分組成。每部分課程分為三類課程:一類課程,即面對全體學生所開設的普适性課程;二類課程,即面對部分學生所開設的選擇性課程;三類課程,即面對個體所開設的個性化課程。無論是國家課程,還是校本課程,都以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根本,遵循“研究”這一主線。

走進齊齊哈爾實驗中學(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3

必修課程與必選課程中包括學生發展指導課程、研究方法指導課程、初高中銜接課程、高中學習方法指導課程和學科思想與學科發展課程。

德育與公民課程包括系列主題班會活動、主題文體活動,主題社會課程、品格塑造課程等。這部分課程旨在立德樹人,塑造健康人格,弘揚奠定人生基石的感恩文化,在着重強調培養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同時,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擔當的合格大國公民,讓學生在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形成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校本拓展課程,包括跨學科綜合課程、科學前沿課程、學術拓展課程、社團活動課程、國際課程等。分層面向部分具有學科學習興趣的學生開設,旨在打開學生視野,使之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和社會,進一步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進行更高端、更深入學習研究的熱情。在學習上更注重知行合一,更注重實踐,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發現學生潛能、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

校本研究課程,包括奧賽課程、大學先修課課程、課題研究課程。這類課程是突出個體,面向小衆的精英類研究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行拔尖人才的培養,實現更高層次上的教育公平。課程的原則仍然是教師進行學術引領,主要靠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并自主發展,達到相應的高度。

英語百家講壇課程是該校英語教研室主創并組織實施的一項英語演講系列課程。旨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聽說讀寫核心英語能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英語的能力,營造校園英語學習的文化氛圍,促進英語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合作意識。

3D打印課程是現代新型教育變革的時代标簽。學校3D打印課程與國外STEAM融合課程先進理念相結合,注重學科知識的趣味化,注重開發學生的全腦思維,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更注重培養多元化跨學科的創新型人才,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創新基礎。

學校設計的3D打印課程,以3D設計、建模與打印作為載體和工具,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等學科知識精心融合鑲嵌其中,令學科知識生動化、趣味化,從而啟發學生的全腦思維和創新思維,為國家創新型人才智庫的構建提供充分準備。

學校傳承并創新了實驗中學80年代初提出的“三為主”、“三轉變”課堂教學方法。新“三為主”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研究為主線”;新“三轉變”即“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學會為會學,變知識接受為問題研究”。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在“三為主”、“三轉變”課堂教學法基礎上,提出了“學術引領——問題驅動——自主發展”的基于問題化學習的課堂教學理念。核心在于教師以研究者的身份引領課堂,從問題研究的角度引領學生探究學科問題(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建立學生的問題式思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深度學習,為學生的自主發展、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教師以研究者的身份深入課堂、駕馭課堂、引領課堂。教師從問題研究的角度引領學生探究學科問題(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從小到每一堂課,大到學科教學體現學術探究精神。學術引領就是追求學科本質的一種探究精神。引領學生建構學科知識結構,防止碎片化的教學。

學生的問題為起點、學科的問題為基礎、教師的問題為引導。教師的問題是主線,從學生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研究學科的問題,再生成新的對學科的問題。讓問題形成問題鍊,形成問題矩陣,就是試圖讓學生在學習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本學科的結構,一直到跨學科的結構。

經過基于問題驅動,通過對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研究—生成新問題這樣的問題化學習,學生建立了問題式思維,為學生的自主發展、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各學科在學校課堂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探索出了基于學科特點的多樣化課堂教學模式。

學校發展離不開校園文化,學生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靠學校有意識地精心培養,更需要學校營造出能讓學生自己“冒”出來的适宜的生态環境,這就是校園的文化土壤。學校根據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标,逐步生成了以“崇尚科學、人文并重”為特色的校園文化。

建設創新研究實驗室。硬件建設着眼于适應新高考改革,學校新教學樓有25間教室、12間理化生實驗室、創客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英語未來教室、地理學科教室、計算機學科教室、通用技術教室等,各個新型實驗室與教室通用,都配備了最先進的儀器設備,科學實驗展品和科學體驗設備均已常規使用。

走進齊齊哈爾實驗中學(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4

建成開放式學習空間。高一、高二學年教學樓建成多功能學習空間,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學校對舊圖書館進行改造,建成了新型的開放式學習空間,對所有學生免費開放,方便學生随時搜集信息、查閱資料,開展研究性學習。進一步完善各類體育場館的建設,為學生強健身心創設優質環境。

加強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大學和兄弟學校的聯系合作,拓展合作領域,邀請中科院老科學家宣講團的知名專家學者莅臨講學,挖掘、整合資源,完善、調整課程,研發實施配套的實驗室課程,探索跨學科、跨學段、跨學校、跨地區的聯合培養機制,激發學生創新發展潛能。

加強信息化建設、打造數字校園。完善“互聯網 ”思維,充分發揮校園網、錄課系統、精品課錄播教室、英語未來教室、語音教室等功用,提升網絡視頻課程、“名師在線”課堂質量,進一步搭建學校開放式信息管理平台、教育資源整合共建共享服務平台,為學生創設更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優質學習環境和成長平台。

學校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強。在新高考改革的研究中居于全省領先地位,學校課程體系建設獲得了霍益萍、孟凡傑等國内知名教育專家、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認可。

2016年6月,學校在哈爾濱國際教育論壇、松花江教育論壇中響亮發聲。2016年10月中旬,省五校聯盟教學研讨活動在該校舉行、龍西北地區省示範性高中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在該校召開,學校校為理事長單位。并且加入了東北三省21所名校聯盟,學校的區域輻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2017年8月,學校舉行了首屆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東北校際模拟聯合國大會活動,來自6個國家的200多名學生參加了活動。2017年9月23日,學校即将承辦黑龍江省内哈爾濱、齊齊哈爾市、大慶等多所學校共同參與的“同課異構”教學研讨活動,進一步擴大學校影響力,促進區域教學質量提升。

學校成為清華大學2016年生源基地、被評選為中國名校網絡教育聯盟黑龍江省秘書長單位學校、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招飛優質生源中學、國家翼生涯生涯項目實驗校、西北工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東北農業大學生源基地、沈陽工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齊齊哈爾大學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等多項榮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