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園藝界今天(8月1日)傳出喜訊。被譽為“蝴蝶蘭之王”的象耳蝴蝶蘭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園藝師的精心培育下進入了花期。
象耳蝴蝶蘭原産于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沙巴等地的低海拔森林樹幹上,是目前全球已知體型最大的原生種蝴蝶蘭。
象耳蝴蝶蘭在原産地被發現後,就遭到了人類的濫采而越來越少,野生植株在原生環境中已難以尋覓,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禁止野生苗的買賣。
象耳蝴蝶蘭因其葉片得名,其葉片呈灰綠色,厚且巨大,下垂狀,在原生地可長l米、寬50厘米,非常像大象的耳朵。
和“象耳”完全是兩種風格,象耳蝴蝶蘭的花嬌小玲珑,為蠟質,花期在夏秋季,花徑約四五厘米,花瓣和花萼像鴨蛋一樣滾圓,有許多深褐色或紅棕色的斑點,底色為乳白色或淺黃色。
“十足的驚喜,象耳蝴蝶蘭開花實在太難了。”上海辰山植物園園藝景觀部工程師倪子轶表示,象耳蝴蝶蘭從種子到成熟的瓶苗需要1.5年至2年,從出瓶煉苗到長成開花株更是非常緩慢,需要至少10年。而經曆如此長時間的醞釀後,象耳蝴蝶蘭單朵花的花期隻有約15天。
盡管名為“象耳”,但象耳蝴蝶蘭完全不像大象那般“皮糙肉厚”,反而極其嬌貴,照料稍有怠慢,就可能一命嗚呼。
倪子轶介紹說,相較于普通蝴蝶蘭品種,象耳蝴蝶蘭對溫度、光照強度、濕度等環境因素更加敏感,抗病菌能力較弱,其适宜生長溫度僅在20℃至30℃這個區間内。如果光照太強,會導緻其葉面偏黃;濕度過高容易得軟腐病;葉心積水則容易爛心。
因此,園藝師們在養護它時,為其搭建了一個有遮陰棚和水簾的專區,阻隔室外極端天氣對其的影響。同時,還為其設立專屬溫度濕度計,以便随時将光照強度和濕度調整到其舒适範圍内。
據悉,這次在上海辰山植物園開花的象耳蝴蝶蘭不僅是開花株,而且苗齡超過20年,葉長約60厘米,葉寬約20厘米,在蘭花界非常罕見。
題圖來源:沈戚懿
文中圖片來源:沈戚懿、張如瑤
來源:作者:陳玺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