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2:36:53

白居易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詩人,同時也是一個用情很深的詩人,他的深情世界絢爛而多姿。最為世人所熟知是《琵琶行》中的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一種天涯淪落者之間的互相同情,打動人心。而他和大詩人元稹的友情,“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可謂一生的知己。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1

但是最讓世人津津樂道的,還是詩王的愛情世界。他的愛情之路其實并不順遂,雖然有善解人意的妻子伴随左右,有樊素、小蠻這樣美麗動人的婢女排憂。但是他的内心深處,一直惦記着小時候隔壁的那個叫做湘靈的初戀。白居易一生為女人寫的詩不少,其中寫得最多的就是這個湘靈,而寫給發妻的數量排在第二。

一個是初戀,一個是發妻,白居易這一碗水要端平,談何容易。為湘靈所寫之詩,是肉麻加凄美;為發妻所譜之詩,卻是耐人尋味。這位大情種,在初戀和發妻間如何抉擇?本期就和大家分享白居易為二人寫的幾首詩作,一起來讀懂詩王一生的癡情。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2

1.初戀情懷,絕美的《鄰女》。

白居易少年時代随父親白季庚遷至任所,結識了隔壁的湘靈。二人相差4歲,可謂朝夕相處,青梅竹馬,詩王曾用詩歌記下了湘靈15歲時候的模樣。

《鄰女》

唐-白居易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鹦鹉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由這首詩可見,這個湘靈,一定十分美麗動人,居然“勝天仙”。當然,這也有可能是白居易“情人眼裡出西施”。少年湘靈就像嫦娥和聖潔的蓮花,不僅美麗,而且十分可愛。“閑教鹦鹉語”,體現了湘靈純真,爛漫的一面。白居易一定無數次在“碧紗窗下”偷偷張望“繡床”前的湘靈。那種情窦初開,朦朦胧胧的情感,相信有過初戀體會的人都能夠領會。這種孩童式無邪的情感,是少年快樂的高峰,也是由少年向成年過度的最美好轉折。有過類似歡樂體驗的人,是多麼幸福。然而幸福過後,又該是多麼落寞而惆怅。白居易便是因此陷入了一生的相思和惆怅中。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3

但二人終究門第不同,所以直到29歲考上進士後,白居易才壯着膽子向母親提出要迎娶湘靈。然而這一請求,卻被母親斷然否決了。此後,白居易宦海飄零,湘靈也随家人四處淪落,兩人從此天涯兩隔。這就解釋了為何白居易對天涯淪落有切膚感受,那個懷抱琵琶的浔陽琵琶女,是否讓白居易想起了湘靈妹妹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不相識尚且如此斷腸,那個相識、相知、相戀的人兒,又在何方?

2.天涯兩隔,凄美的《寄湘靈》。

詩王隻能寫下深情的文字,遙寄給那個沒有目的地的湘靈。

《寄湘靈》

淚眼淩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别後西樓上,應憑欄幹獨自愁。

這首詩寫于江南路上,白居易淚眼婆娑,“寒凍不流”。此時更加寒徹的,一定是詩人的心和柔腸。“每經高處即回頭”,每每都要回首而望。因為詩人想起當年在西樓一别,湘靈一定在欄杆上千百次眺望白居易,因此詩人的高處回頭,其實是要去望那遠方的湘靈。可是,這畢竟不能夠,望而不見,更令人黯然神傷。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4

行走在路上想湘靈,晚上睡不着,夢中還是想湘靈。

《冬至夜懷湘靈》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一個男人如此思念一個女人,叫他身邊的女人該如何自處呢?白居易後來也迎娶了自己的妻子,可是即便是在娶妻之時,居然還是忘不掉湘靈,可見感情至深。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所念之人,在遠遠鄉,那是詩人與湘靈青梅竹馬生活過的故地;所感之事,在深深腸,那是詩人與湘靈無法磨滅的愛戀。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5

3.再見湘靈,斷腸的《逢舊》。

或許是天可憐見,就在白居易人生最失意的貶官途中,居然與湘靈重逢了。

《逢舊》

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怅,少年離别老相逢。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夢中。

即今歡樂事,放盞又成空。

詩王此時已經添了白發,添了新愁,而湘靈呢,也已經衰減了舊容。兩個人一定是百感交集,估計旁邊的人都看不下去了,要“怪惆怅”。旁人之所以無法理解,是不知道,卻原來,他們是“少年離别老相逢。”年少十分的愛戀,最為令人難忘。這淪落天涯後的相逢,怎不讓人欣喜若狂,怎不讓人唏噓不已。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6

因為幸福來得太突然,更因離别太久遠,“俱疑是夢中”。直到看到對方臉上的笑容,才知道這并不是夢。然而如今的歡樂,注定又是短暫的,“放盞又成空”,令人斷腸。真是太心疼眼前這個詩魔和湘靈了!

或許更令白居易愁腸百結的是,湘靈雖然已經40歲了還是未嫁之身,難道湘靈一直在等待自己?然而此次相逢,卻是白居易最後一次見到湘靈。從此湘靈不知所蹤,或許她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等待了白居易一生吧。

4. 無奈娶妻,并寫下耐人尋味的《贈内》。

或許讀到這,不少人要怪白居易太薄情,像極了他的好兄弟元稹。但别忘了,其實白居易也一直單身到37歲。那一年,他的母親以死相逼,最後白居易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前面我們提到,即便是結婚之時,白居易依然心心念念不忘湘靈。其實洞房花燭夜,白居易也曾寫詩給自己的妻子,但是卻似乎見不到愛情,隻有責任。

《贈内》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冀缺一農夫,妻敬俨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節選)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7

不得不說,白居易也算是一個傳統的,負責任的男子。雖然心裡未必放得下湘靈,但是既然步入了婚姻殿堂,便還是信誓旦旦,要與妻子“死同穴”、“偕老同欣欣”。然而這首詩,同時也是一首嚴肅的訓妻之作。大意便是要求妻子不要怕吃苦,要與自己相敬如賓,做一個好妻子。最讓人郁悶的是,白居易竟然毫不避諱地說自己新婚妻子“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可見,白居易是把新婚妻子放在一個受教育者的層面。

既然妻子不讀書,自然就很難與大詩人白居易處于同一高度。他們的結合,就很難說是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互相欣賞。不過,念在白居易對待婚姻忠心可嘉,這首詩整體看來,還是道出了世間夫妻之間最寶貴的相處之道。熟悉白居易的人,一定會對這突如其來的嚴肅風格啞然失笑。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8

5. 與妻子的矛盾,寫下哄妻的《贈内》。

事實上,白居易擔心妻子書讀得少,并非沒有道理。在以後的生活中,白居易與妻子确實因為精神文化層次的差異,生了很多小矛盾。

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後,可以為天涯淪落人流淚,“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但是回到家裡,卻心不在焉,“妻兒不問唯耽酒,冠蓋皆慵隻抱琴”。乍一看,确實算不得一個好丈夫,好父親。然而這是有原因的,白居易自己抱怨妻子道:“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争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言下之意,因為你心眼小,花栽到我們家都不會開。這種調侃妻子的方式,真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白居易對待妻子的态度不好,當然也并非完全是因為思念湘靈。詩魔自己也有很大的問題。白居易愛佳人,世人皆知,可是無論誰家娘子,都受不了丈夫去看别的女人吧。白居易妻子的所謂妒忌和心眼小,白居易脫不了幹系。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9

不僅如此,我們的大詩人在生活上也是一團糟。估計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邋遢。“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馀。”這樣不愛幹淨的男人,老婆不罵才怪!當然詩王最終還是認錯了,于是再寫了一首哄妻的《贈内》:

《贈内》

漠漠暗苔新雨地,微微涼露欲秋天。

莫對月明思往事,損君顔色減君年。

入秋天涼,詩王勸妻子放下過往,還告訴她天天想着那些不開心的事,容易變老哦。

6. 有了兒女,終于放下了一切,成了女兒奴。

正如前面所言,白居易畢竟是一個負責人的男人,況且随着女兒的降臨,這個父親的心慢慢變得柔軟。于是才有了《贈内子》中“寒衣補燈下,小女戲床頭”的美好。看得出來這一家,是歡洽幸福的。

漸漸地,白居易也越來越為家庭和妻子着想,不再出那麼多幺蛾子。詩人也不挑三揀四,自己乖乖吃飯,開始服從妻子的唠叨 。這位不讀書的妻子,最終用默默地付出,打動了大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10

而讓詩王轉變最大的,還是女兒的出生。他的第一個女兒叫金銮子,從這個名字就看得出來詩王有多寵愛她。在女兒一周歲生日的時候,白居易寫道:“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老年得女的喜悅早在字裡行間。可惜金銮子3歲早夭,于是後來出生的小女阿蘿就讓白居易捧在手裡怕摔了,他為阿蘿寫過數首詩作,成了一個妥妥的女兒奴。

共同撫養兒女後,也越來越意識到妻子的不容易。晚年的詩王終于為愛妻寫下了一首《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郡君》,詩中他坦言“偕老不易得,白頭何足傷。”到此他放下了一切,隻願與眼前這位老妻共度一生。

白居易經典愛情詩句(白居易為愛人寫的詩)11

縱觀白居易寫給湘靈和妻子楊氏的詩,我們一開始或許會覺得詩魔太偏心。然而看完之後,卻不得不感慨,初戀确實美好。然而,平淡的生活,樸素的夫妻,才是人生更值得珍視的真谛。白居易因為湘靈,一生雖然惆怅;卻因為楊氏,一生有了家的暖懷。寫到這裡,小編甯願湘靈沒有繼續等待,你說呢?

參考文獻:

1.朱金城,《白居易年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朱金城箋注,《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讷等,《全唐詩》。中華書局,2008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