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之度外與置若罔聞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指對自己的;
置若罔聞:放在一邊不管,好像沒聽見一樣。
例句:A。危險越來越臨近,但對于生死問題,他早已置之度外。
B.台灣當局如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聲明和強烈抗議置若罔聞,一意孤行,前仆後繼與前赴後繼必将自食其果。
▲ 前仆後繼與前赴後繼
前仆後繼: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跟上去,指戰争不怕犧牲;
前赴後繼:前面的人上去,後面的就跟上去,指戰線連續不斷。
例句:A。我們英雄子弟兵前仆後繼,終于把紅旗插上了山頭。
B.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我們寄希望于未來,寄希望于前赴後繼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和支持者。
▲ 不堪設想與不可思議
不堪設想:指嚴重的不良後果;不可思議:指奇妙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
例句:A。隻挂着作家的招牌,買空賣空,個人的前途當然也就不堪設想。
B.極端的個人主義者總認為人都是為自己的,在他們心中,現實中大量湧現出的舍己救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新風格,是不可思議的。
▲ 風流雲散與煙消雲散
風流雲散:專指人的消失,不指事物;煙消雲散,隻指事物或人的情緒,不指人。
例句:A。衆姐妹風流雲散,一日不如一日。
B.小劉接到家信,得知父親已經病好出院,一切憂慮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 妄自菲薄與自暴自棄
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程度較輕;自暴自棄:作踐自己,程度較重。
例句:A。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也不應該輕易滿足自己的成就。
B.他是由于家庭的悲劇使他陷入了自暴自棄的境地。
▲ 自告奮勇與挺身而出
自告奮勇:主動承擔任務,語意較輕;挺身而出:勇敢站出來,語意較重。
例句:A。大熱天。楊小梅自告奮勇,到城關去開辟工作。
B.中國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喪命,這種戰法是必要的罷。
▲ 侃侃而談與誇誇其談
侃侃而談:從容不迫地說,褒義;誇誇其談:浮誇不切實際,貶義。
例句:A。牛金星并不推辭,引古論今,侃侃而談。
B.他整天東奔西跑,到處指手畫腳,誇誇其談。
▲ 氣勢洶洶與威風凜凜
氣勢洶洶:兇猛得使人害怕,貶義;威風凜凜:氣勢令人敬畏,褒義。
例句:A。他自以為得理,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
B.長坂坡上,猛張飛威風凜凜,吓退了百萬曹兵。
▲ 想入非非與異想天開
想入非非:指不現實的幻想;異想天開:偏重奇特、不一般的想象。
例句:A。這隻不過是冒險蠻幹、想入非非的又一例證。
B.古代男女不平等,女人想讀書也不可能,聰明的祝英台異想天開,女扮男裝混進課堂去。
▲ 洞若觀火與了如指掌
洞若觀火:偏重觀察徹底;了如指掌:偏重了解清楚。
例句:A。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預測将來,洞若觀火!
B.蓋滿爹對鄉裡的情況了如指掌。
▲ 手無寸鐵與赤手空拳
手無寸鐵:特意強調沒拿武器;赤手空拳:指什麼也沒拿,範圍較大。
例句:A。這時候,我們手無寸鐵,無法抵抗。(可用“赤手空拳”)
B.不要說是個赤手空拳的巡警,就是那滿街橫行的汽車,他也不怕。
C.隻要依靠黨的領導,隻要充分發動群衆,我們赤手空拳也能辦企業。(不能改為“手無寸鐵”,因為“手無寸鐵”的範圍縮小了)
▲ 不動聲色與無動于衷
不動聲色:着眼于外部表情;無動于衷:着眼于内心活動。
例句:A。他不動聲色地看着這位生客走進來,既不點頭,也不說話。
B.你上吊,你跳河,你賣兒賣女,你餓死凍死,他都無動于衷,他隻管自己的腰包有沒有塞滿,哪管你的死活。
▲ 萬無一失與十拿九穩
萬無一失:着眼于無所失;十拿九穩:着眼于有所得。
例句:A。到時候,由陛下親自向她請求,我看萬無一失。
B.大家都有一個信念,隻要仗打響了,勝利就是十拿九穩。
▲ 堅苦卓絕與艱苦卓絕
堅苦卓絕:指一種堅忍刻苦的精神;艱苦卓絕:指一種十分艱苦的環境。
例句:A。這種堅苦卓絕的典型地下工作精神,令人感奮。
B.幾十萬黨員領導着人民向敵人作艱苦卓絕的鬥争。(指鬥争環境的艱苦超出尋常)
▲ 舉一反三與觸類旁通
舉一反三:反,類推。側重理解知識;觸類旁通:側重于掌握知識和技能。
例句:A。這樣精讀博覽,舉一反三,收效很大。
B.他們聯系實際,活學活用,觸類旁通,提高很快。
▲ 一蹴而就與一揮而就
一蹴而就:形容輕易地取得成功;一揮而就:形容文思敏捷,畫技高超。
例句:A。陸教授真不愧為丹青妙手,一幅畫三兩下便一揮而就了。
B.天下絕無一蹴而就之事,亦無一學即能之業,隻有點滴積累,才可能取得成功。
▲ 不以為然與不以為意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不以為意:不放心上,表示掉以輕心。
例句:A。我對你的說法很不以為然。
B.他對作文中的錯别字不以為意。
▲ 甕中捉鼈與甕中之鼈
甕中捉鼈:突出過程,很有把握;甕中之鼈:比喻壞人無法逃跑。
例句:A。對付這些角色,隻要他在場,保管甕中捉鼈,手到擒來。
B.包圍圈越縮越小,這群罪大惡極的歹徒已成甕中之鼈。
▲ 海底撈月與海底撈針
海底撈月:比喻根本做不到;海底撈針:比喻很難找得到。
例句:A。以雪填井,畫餅充饑,種種愚昧無知的行為無異于海底撈月。
B.偌大的上海灘想找一個人,奈何海底撈針,今天卻在街頭無意中碰上了。
▲ 時不我與與時不我待
時不我與:再也沒有時間給我了,嗟歎機會錯過,追悔莫及;時不我待:表示機會不會等待我們,應抓緊時間,抓住機會。
例句:A。年華老去,機會不再;時不我與,徒歎無奈!
B.市場經濟瞬息萬變,時不我待,隻有及時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機遇,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赢。
▲ 不厭其詳與不厭其煩
不厭其詳:表示不嫌詳細,愈詳細愈好,一般從感受的角度而言;不厭其煩:不嫌麻煩,再麻煩也無所謂,一般從發出的角度而言。
例句:A。好文章,人們總是不厭其詳的。
B.他寫文章,總是不厭其煩地修改。
▲ 不勝其煩與不厭其煩
不勝其煩:煩瑣得使人受不了;不厭其煩:不嫌麻煩。
例句:A。沒完沒了的作業,折騰得我們不勝其煩。
B.老師講課總是不厭其煩,直到我們弄懂為止。
▲ 不刊之論與不易之論
不刊之論:強調不可磨滅,不可更改;不易之論:重在論斷正确,不可改變。
例句:A。這篇論文觀點新穎,論據有力,材料豐富,文字精當,堪稱不刊之論。
B.小平同志關于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論斷,實踐證明乃不易之論。
▲ 初露頭角與嶄露頭角
初露頭角:剛剛顯露出某種才華;嶄露頭角:比喻突出地顯露出才能和本領。
例句:A。這次畫展,初露頭角的是一批青年畫家。
B.一批又一批原來并不出名的技術人員如良種吐芽,到處在生機勃勃地嶄露頭角。
▲ 無所不至與無微不至
無所不至:凡能做的事都做了,多用于做壞事;無微不至:非常細心周到,褒義詞。
例句:A。為了讓她屈服,敵人威逼利誘,無所不至。
B.老師對學生的關懷無微不至。
▲ 栩栩如生與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樣;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樣。
例句:A。施耐庵朝夕揣摩,把宋江等36人的音容笑貌想象得成熟了,然後下筆,故能籲籲如生。
B.他閑來塗鴉,摹拟名畫,竟然惟妙惟肖。
▲ 另眼相看與刮目相看與側目而視
另眼相看:表示重視和喜愛;刮目相看:表示驚奇和新鮮;側目而視:形容畏懼、憎恨和鄙視,是一個貶義詞。
例句:A。團裡有一個被大家另眼相看的人物,那就是年方十歲的小演員,上上下下都親昵地稱她為“小東西”。
B.你已經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我要對你刮目相看了。
C.諸位記得從前常剝(bāo)皮做兖(yǎn)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做得人人側目而視就完了。
▲ 五顔六色與五光十色
五顔六色:色彩繁多;五光十色:除了色彩種類繁多之外,還有光彩的含義,極具贊美之情。
例句:A。各種色彩的細末都盛在碟子裡,和着水,像畫家的畫桌一樣,五顔六色的碟子一大堆。
B.這時的隊伍,已經不分行列,不分軍民,不分男女,錯錯落落,五光十色,互相攙着扶着,邊說邊走。
▲ 等量齊觀與一視同仁
等量齊觀:不管事物間的差異,同等看待,重在事物差異;一視同仁,同樣看待,不分厚薄,重在不分厚薄。
例句:A。不管這門派,那門派,來者是客,我們保證一視同仁。
B.有的事情似難實易,有的事情似易實難,理應區别對待,不可等量齊觀。
▲ 同日而語與混為一談
同日而語:把不是同一日的水平的兩個人或兩種事物放在一起談,不加區别。不但有本質上的不同,還有時間上的差别,且多用于否定句,不可(豈可,怎麼能)……混為一談:是指把根本不相同的兩種事物或兩個人放在一起議論,并不強調時間上的差别,也不一定用在否定句裡。
例句:A。如今開發祖國的西部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主客觀條件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B.以民為本還是以官為本,這兩者差距太大,不能混為一談。
▲ 等量齊觀與相提并論
等量齊觀:重在一樣看待;相提并論:重在一起議論。
例句;A。一班和六班學生基礎不一樣,不可等量齊觀。
B.在作者筆下,钗黛這兩個姑娘,常常是被人相提并論加以評比的。
▲ 花天酒地與醉生夢死
花天酒地:偏重荒淫腐化,指一種享樂方式;醉生夢死:偏重昏沉頹廢,指一種人生态度。
例句:A。這個鎮的鎮長經常花天酒地,終于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B.我們的官員好像都是一些餓死鬼,常常以喝酒為職業,以受賄為目的,醉生夢死,屍位素餐,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 排山倒海與翻江倒海
排山倒海:強調氣勢;翻江倒海,形容激動。
例句:A。中國人民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建設自己的家園。
B.他很激動,心裡像翻江倒海般洶湧。
▲ 手忙腳亂與七手八腳
手忙腳亂:一人或數人,偏重忙亂;七手八腳:指許多人,偏重雜亂。
例句:A。大家七手八腳地幹了起來。
B.一見記者要來采訪,這些收提留的“執法者”立即手忙腳亂。
▲ 清規戒律與金科玉律
清規戒律:指死闆的束縛人的條條框框,語含貶義;金科玉律:必須遵守的不可改變的信條,多含中性。
例句:A。這種文藝批評的清規戒律是非常多的。
B.除了第五條是個人經驗,其他各條,可以說是寫作的金科玉律。
▲ 身先士卒與以身作則
身先士卒:偏重關鍵時刻走在群衆前面;以身作則:強調平常日子自己作出榜樣。
例句:A。他有萬夫不擋之勇,沖鋒陷陣,往往身先士卒。
B.我們每個領導幹部都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
▲ 琳琅滿目與美不勝收
琳琅滿目:多指物品精巧、華麗,強調多,但沒有看不完的意思;美不勝收:常用于好的景色,突出看不盡。
例句:A。珍寶館裡琳琅滿目,令人歎絕。
B.桂林一帶到處是奇山異水,美不勝收。
▲ 逆來順受與委曲求全
逆來順受:強調隐忍,無可奈何,貶義;委曲求全:突出為保全而讓步,權宜之計。
例句:A。林沖雖然是個武藝高強的人,但對高太尉的迫害,采取了逆來順受的态度。
B.我們經濟實力不如對方,在某些問題上隻好委曲求全了。
▲ 安分守己與循規蹈矩
安分守己:偏重于守本分,不為非作歹;循規蹈矩:偏重于守規矩,不輕舉妄動。
例句:A。他在杭城多年,一向做小本生意,安分守己,街坊鄰居全都知道。
B.這個孩子有禮貌,循規蹈矩,這都是老人家教導得法的結果。
▲ 包羅萬象與應有盡有
包羅萬象:是無所不包,從整體包含說的;應有盡有:是無所不有,從個體陳列說的。
例句:A。自古以來,人們所創造的文藝就不是單調的、生硬的,而是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的。
B.這個商品城各種小商品應有盡有。
▲ 遍體鱗傷與體無完膚
遍體鱗傷:指人體;體無完膚:還可以指觀點等。
例句:A。幾分鐘的時間,他已經被打得遍體鱗傷,幾乎認不出來了。
B.這篇文章把那些歪理邪說批駁得體無完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