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表達技巧
抒 情 手 法
1.借景抒情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春望》杜甫 唐)
明寫“花”“鳥”,但是“感”“恨”道破了作者的個人情懷。面對殘破的都城,種種遭遇,怎能不見花落淚,聞鳥驚心呢?移情于物,表達感時傷世的情感。
2.直抒胸臆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
尾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喜悅的情感。“行不足”是因為作者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讓詩人身心愉悅,流連忘返。
3.托物言志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龔自珍 清)
以花為喻,以銘心志。生動形象的表達了自己雖然辭官,但是心系國家社會的命運前途,以此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4.借古喻今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将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杜牧 唐)
即物感興,使人從反面落筆,“二喬”的命運代表了東吳的命運,抒發自己對國家興亡的感慨。折射出作者抑郁不平,不被重用的個人命運。
修 辭 手 法
1.比喻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唐)
采用比喻的手法。把“北風”比作“春風”,把“雪花”比作“梨花”,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營造出一種浪漫壯美的意境。
2.拟人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王灣 唐)
寫景的同時點明時間。“生”“入”運用了拟人的手法,賦予了“日”“春”人的情感。同時這兩句詩解釋了新舊事物更替的自然哲理。
3.誇張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登飛來峰》王安石 北宋)
用誇張的手法表現塔高。“千尋”正面烘托出塔高。作者表達了對前途的憧憬,為下文做鋪墊。
4.對偶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遊山西村》陸遊 南宋)
運用對偶的手法,寫出熱鬧的鄉俗和淳樸的村民。表達了作者對古樸民俗的贊美,和對鄉人的喜愛。
5.設問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望嶽》杜甫 唐)
以設問開篇,寫出了作者遠望泰山的贊歎和驚喜。借助齊魯反襯泰山的高大巍峨。
6.用典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辛棄疾 南宋)
對青年時期的孫權的英勇有為表示贊歎。同時,暗示了對當時朝廷的不滿,以及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
其他示例: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唐 )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雁門太守行》李賀 唐)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行路難》李白 唐)
“四面歌殘終破楚”“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滿江紅》秋瑾 近代)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江城子》蘇轼 北宋)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無題》 李商隐 唐)
7.排比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木蘭詩》《樂府詩集》)
運用了排比、對偶、互文,寫出了木蘭歸來後一連串的動作,表達了無比喜悅的心情。
8.互文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樂府詩集》)
寫出了戰場上的生活艱苦,烘托出戰場上雄壯悲涼的氛圍。
表 現 手 法
1.渲染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 秋思》範仲淹 北宋)
“邊聲”“長煙”“落日”“孤城”渲染出塞下奇異的風光,突出戰事吃緊的背景。
2.烘托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
“亂花”“淺草”“漸欲”“才能”寫出了花的多,草的嬌嫩。烘托出早春的妩媚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3.想象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詩經 關雎》)
運用想象的手法,寫出了相處時的愉快以及結婚時的熱鬧場面。表達出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熱愛。
4.象征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 陶淵明 東晉)
以“飛鳥”象征自己,表現使人棄官歸隐後的自在。
5.白描 “兔從狗窦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從軍征》《樂府詩集》)
白描的手法,寫出了一篇荒涼的景象。從側面寫出了征人從軍時間長,回家已是物是人非。揭露了當時兵役制度給人帶來的災難。
6.感官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門太守行》李賀 唐)
從視覺和聽覺方面調動感官。寫出了深秋戰地凝重的氛圍和戰争條件艱苦惡劣。
7.虛實結合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李白 唐)
實情虛寫。有人遭到貶谪,自己想念又牽挂,隻能托明月寄托自己的關懷。
8.以樂寫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行路難》李白 唐)
“停”“投”“拔”“顧”與“金”“清”“玉”“珍”形成對比,襯托出詩人内心的苦悶,加深了哀的程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