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

品牌 更新时间:2025-04-24 02:46:13

誰是“中國汽車第一品牌”?

以銷量論,答案是——長安。

2021年,長安“中國品牌汽車”全年銷售1754707輛,超越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車,加冕“中國汽車第一品牌”桂冠。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1

長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和長城是2021年單一車企中國品牌汽車銷量榜上的前4。2021年,中國品牌汽車銷量超越100萬輛大關的單一車企也僅有這4家。

2021年是中國品牌汽車大放異彩的一年,市場份額和平均單價雙雙一路走高,其中,表現最搶眼的當數長安。從下表也可以看出,長安不僅首次奪得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第一,而且同比增速達到了16.7%!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2

當然,如果僅論乘用車,“中國乘用車”單一品牌第一暫時還是吉利,長安屈居第二。2021年,吉利品牌乘用車全年銷量約為106萬輛,長安品牌乘用車全年銷量約為97.6萬輛。不過,長安和吉利的差距已經大幅縮小,長安的增速也遠高于吉利,看起來,長安不僅已經是“中國汽車第一品牌”,也正在以無法遏止的勢頭成為“中國乘用車第一品牌”。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3

長安2021年的“成績單”,第一個特點是增速快。

集團整體銷量同比增14.8%,行業裡比這個增速更快的大有人在,但對于一個銷量超過200萬輛的頭部汽車集團,在大盤僅有個位數增長的2021年(中汽協數據,2021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8%),長安的這個增速不能不令人印象深刻——自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2888萬輛的曆史高點以來,中國車市就告别了持續多年的高增長,進入到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存量競争新時代,2021年,上汽集團銷量下滑2.45%,東風集團下滑3.25%,一汽集團下滑約5.5%,廣汽集團增長4.9%,而長安集團卻大增了14.8%!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4

(在銷量前5大汽車集團中,長安增速最快,中國品牌銷量占比最高。照目前的發展态勢,要不了幾年長安恐将取代東風,成為國内第三大汽車集團。)

長安這種脫離大市的獨立行情,表明長安的産品力、品牌力已經在市場層面得到認同,長安已經初步發展出可以“任他風吹浪打”的強大體系力。

前兩年,某品牌年銷量增長很快,3萬、10萬,20萬,有人問我怎麼看它的後續發展,我的回答是它的增長是用大量資源砸出來的,難以持續,就像一棵樹,通過猛澆水、猛追肥,雖然一時間确也枝繁葉茂,但它的根系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培育,所以它的這種高速發展不可持續。

而長安這棵樹,經過多年潛心培育,根系比枝葉更繁茂,“六國九地”全球協同研發體系,擁有來自全球24個國家的工程技術人員1萬1千餘人,截至2021年11月,累計擁有國内外專利6252件,其中發明專利1634件,在智能化領域掌握200餘項核心技術,在新能源領域掌握400餘項關鍵技術、申請800餘項核心專利……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5

(2021年3月1日,長安汽車APA6.0遠程智能泊車技術首發,成為業内首個實現這一高級别自動駕駛技術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

長安這棵樹,已經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開花結果、發展壯大。當然也還會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已經可以被控制在最小的程度,“簌簌一陣疾風過,方知根深冠自高”,2021年長安給全行業上了生動一課。

第二個特點是中國品牌占比高。

2021年,中國品牌汽車占長安總銷量的76.3%,是5大汽車集團裡最高的,其次是上汽集團,中國品牌銷量占比隻有52.3%。

中國品牌銷量占比為什麼重要?因為對一個汽車集團而言,合資做得再強,可能也僅僅隻是外方的品牌、産品更受認可,并不能體現這個集團自身的實力,最典型的代表恐怕就是華晨,華晨寶馬很強大,但是華晨汽車已經走到了破産的邊緣。隻有自主闆塊的表現,才能最直接、最真實地體現這個企業集團的綜合實力,尤其是技術和産品開發能力。

另外,今年汽車市場傳遞出一個非常強烈的信号,整體而言,合資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日漸式微,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長期趨勢,未來,各大集團之間比拼的将主要是自主闆塊。

第三個特點是明星車型效應凸顯。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6

(全系搭載8AT的第二代CS75PLUS将于今年上市。)

CS75PLUS是最典型的代表。

CS75PLUS推出隻有兩年多時間,但迅速成為中國市場上最暢銷的SUV單品之一,也助力長安CS75系列成為僅次于哈弗H6系列的SUV銷量亞軍。2019年,CS75以193227輛的全年銷量在中國SUV銷量榜上還隻排名第六;2021年,長安CS75系列全年累計銷量突破28萬輛,上升到SUV銷量榜的亞軍位置,而且大幅縮小了和哈弗H6的差距。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7

(和2019年相比,H6和博越的銷量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唯有長安CS75取得了大幅(45%)增長,表現出更強的成長性。)

CS75、CS55、以及逸動三款車型,占了長安品牌乘用車2021年總銷量的60.5%!充分诠釋了什麼叫明星車型。

和其他品牌不同,2021年,除了UNI-K之外,長安品牌幾乎沒有推出其他全新車型,而是聚焦于已有車型,讓明星車型更加明星,這樣做的成本比推全新車型低得多,但市場表現卻好得多。沒有真正的明星車型,一個品牌是不可能真正做強的,可惜的是,很多廠家至今仍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喜歡推新車、起新名,花了許多錢,收獲的是一地雞毛。

第四個特點是全面、均衡發展。

規模小當然可以走個性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但是對于一個200萬 級的汽車集團,必須全面均衡發展。

長安牢牢抓住了SUV的市場機會,但也始終沒有放棄轎車,2021年,逸動系列銷量突破17萬輛,成為長安品牌的明星車型之一。

歐尚、長安、UNI系列均有出色的市場表現,這也是長安汽車全面均衡發展的一個體現。

2021年,長安歐尚品牌全年銷售228295輛,同比增長49%,是2021年成長性最好的中國品牌之一;

定位高端的“UNI”序列兩款車型UNI-T和UNI-K,憑借獨特的設計和越級的性能,也迅速取得市場成功,2021年銷售120113輛,月均銷量穩定破萬。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8

(UNI-K也初具明顯車型潛質,iDD混動版的推出,将加速這個明星車型的養成。)

毋庸諱言,新能源領域,一直是長安汽車的一個相對的“短闆”,但是,這個“短闆”正在成為長安的“長闆”。

2021年,長安系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108469輛,同比增長225.3%,在純電市場,長安已經處于國内領先地位。

随着iDD插混車型的陸續上市,以及全新純電平台産品的推出,長安的新能源闆塊将很快引爆,正如藍鲸發動機推出之後,長安在燃油車市場迅速引爆時的情形一樣。根據長安汽車的規劃,到2025年,長安品牌銷量将達到300萬輛,其中35%是新能源——也就是105萬輛!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9

(阿維塔是長安、華為、甯德時代共同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品牌,三方攜手,從未來場景用戶價值和服務出發,探索和拓展新的産品形态,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了CHN平台,未來三年基于該平台将推出11款全新産品。圖為該平台下的首款SUV——阿維塔E11。)

這種均衡當然也體現為國内外兩個市場同步發展。

中國汽車品牌國際市場份額都不高,但這隻是階段性的,汽車業是一個全球性産業,一個強大的汽車品牌必須是全球化品牌,豐田、大衆、奔馳、寶馬無不如是。長安的國際化正在提速,2021年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全年出口突破11萬輛,達到114070輛,同比增長114.3%。

随着綜合體系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這個速度還在加快,長安汽車的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成為一個世界級品牌,全年海外銷量占比将達到30%。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10

(2021年,長安的海外銷量已經與吉利持平,但增速卻兩倍于吉利。)

第五個特點,是技術創新驅動。

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藍鲸動力。

2021年,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全年銷售120.4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3.1%!其中,搭載藍鲸NE發動機的長安“藍鲸家族”系列車型就突破了100萬輛,占比超過了83%!

長安汽車每年研發投入不低于銷售收入的5%,“十一五”至今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100億元,嘗到甜頭的長安汽車還将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未來五年,預計全産業鍊累計投入1500億元,将長安打造成一個真正的科技公司。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11

(藍鲸動力不僅成就了長安燃油車,也将成就長安的插混車型。)

持續的技術創新成果,是長安持續發展的内驅動力,以UNI-K iDD插電混合動力為例,這台軸距2890mm的中型SUV,純電續航130公裡,匮電油耗低至5.0L,搭載30.74kWh大容量電池,預售價僅17.69萬元起!樹立了PHEV的價值新标杆,沒有技術創新,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2021年,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在沒有推出太多全新車型的情況下,就取得了23.1%的同比大幅增長,接下來,UNI-K iDD、第二代CS75PLUS、歐尚Z6 iDD、UNI-V、阿維塔E11、C385……長安會發起一波讓人眼花缭亂的強大産品攻勢,青主可以保證,這些産品無論是燃油車、混動車,還是純電動車,都極富産品魅力,值得期待!

長安汽車年輕再進化(厚積薄發長安首次問鼎)12

(C385是長安基于全新純電平台的首款戰略車型,将于今年二季度上市。)

文 | 青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