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養肝的季節,但是很多人忽略的是,入春之後,雨水增多。
馬上就要迎來清明等節氣,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增加,人身上的濕氣也越來越重,尤其是一些常年體内有痰濕的人。
養生堂節目上請來一位觀衆,其不僅有脾胃虛弱的問題,還有因此導緻的痰濕問題。
脾虛濕氣重都有哪些症狀呢?專家又有什麼祛濕妙招呢?
01痰濕症狀
脾胃乃先天之本,脾胃虛弱也會導緻濕氣加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血液免疫科主任醫師韋雲在節目現場指出了痰濕的4大症狀,趕緊來看看你有沒有吧~
1腹型肥胖
痰濕重的人往往容易虛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容易腹脹。
2舌苔
痰濕重的人舌體胖大,舌苔白膩,且兩邊有齒痕。
3困乏
很多人說到了春天容易春困,其實也可能是體内的痰濕在搗鬼。
痰濕重的人往往體虛無力,困乏,四肢沉重,容易有拖延情況。
4便溏
痰濕還會影響到腸胃系統,不是便秘就是腹瀉,大便不成型,容易便溏,大便黏馬桶等……
02健脾祛濕豆
針對這種脾虛痰濕的情況,韋雲主任帶來一個健脾祛濕五豆包。
健脾祛濕五豆包
食材:白扁豆、豌豆、芸豆、紅豆、綠豆
做法:
1、加酵母和面,放在溫暖處,饧發2小時
2、五種豆先用高壓鍋加水焖20分鐘,收水後用鍋鏟碾碎。
3、和好的豆泥包在面餅裡,包成包子
4、上鍋大火蒸20分鐘即可
豌豆養肝氣、祛濕氣
白扁豆性甘,是健脾祛濕第一豆
紅豆補氣血,綠豆清體熱
豌豆寬腸胃,促進排洩
健脾祛濕、促進排便
同時不會增加脾胃負擔
03健脾養胃粥
白扁豆是健脾養胃祛濕的好寶貝!聽聽中醫大家關幼波大弟子,80多歲的陳勇陳老怎麼說的吧~
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益氣養胃。主治脾虛、食少便溏、氣短懶言、四肢酸軟、濕濁下注等。
《本草綱目》就記載白扁豆有健脾和中的功效。
陳勇陳老在節目上介紹了一碗自己常喝的粥
不僅美味、香氣四溢,沒有中藥的苦味
還能健脾祛濕、和氣養胃。
健脾祛濕粥
食材:小藥包(黃芪、黨參、白術、茯苓、陳皮、麥芽、稻芽、薏苡仁)、米、大棗、蓮子、山藥、薏米
小藥包:小藥包裡的藥材大概每樣5克左右
做法:大棗分兩半去核,鮮山藥、米、蓮子、薏米和藥包同時放到高壓鍋裡煮,煮40分鐘,煮好後可以每天晚上或早上喝。
功效:健脾祛濕、補氣和胃消食
04自己在家就能種
豌豆養肝祛濕
豌豆苗青色入肝,抒發肝氣
它富含纖維素,有助于通便
還有利水消腫、和中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連鍋子
清胃熱 緩解積食
食材:冬瓜 芽苗菜 豬肉
做法:
1、選用二刀肉(豬臀尖),提前煮制8分熟切片。
2、桂皮用油炒香,加入豬肉片炒至出現焦邊,放入蔥姜、花椒倒炝鍋,繼續煸炒。
3、倒入适量開水、冬瓜大火炖煮,調味僅需料酒和鹽。最後加入豌豆苗煮熟即可出鍋。
豌豆苗的培育方法也很簡單,和蘿蔔苗相似。
同樣是購買豌豆苗種子泡一晚上水,發苗盒上鋪廚房紙巾噴濕,放上種子,蓋上濕的紗布,等種子發芽後去掉紗布見光,每天噴水,長到10厘米左右就可以吃了。
春季不僅要養肝更要祛濕
五豆包、五豆粥養生又美味
您喜歡吃哪一種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