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健身訓練來說,如果讓你選擇一個最難練的肌肉群,你會選擇哪一個?這個不是說動作上的難練,而是對于增肌來說,更不容易出效果的肌群。
可能有人會調侃說是臉,也有人可能會說是“一頭肌”,其實要是正兒八經的讨論,對于健身健美來說,小腿是一個很難出效果的肌肉群,這一點在健美領域裡也可以看出,比如:全國健美錦标賽就有設立最佳小腿獎,以此來獎勵小腿練的好的運動員。
可見小腿練出型是多麼的難,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小腿這麼難改變?難以增肌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問題,來解答你心中的疑惑,不管你是想更強壯自己的小腿,還是希望小腿更纖細,這篇文章會給你一定的幫助。
先來看一下小腿肌群對于小腿增肌或者減脂來說,其實最主要的就是針對我們的小腿三頭肌,主要的肌群就是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這兩個肌群的作用就是屈踝關節與屈膝關節。
針對其作用,演變的訓練方法也就是提踵這種形式的鍛煉,各種姿勢的提踵訓練就是很好的針對小腿肌肉訓練的方法。
其實這一點離不開基因因素,很多時候,先天基因決定了我們小腿肌肉生長的上限,當然很多肌肉也是如此,不過細說的話,小腿還是有些特别的,因為先天因素占比很大。
其實小腿肌群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在接觸健身訓練前,它就已經被訓練的很好了,是最接近我們天賦上限的肌群,即使是你運動經驗很少,小腿很細。
為什麼這樣說?這是因為當我們學會走路的時候,小腿肌肉就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從1歲左右開始學走路,直到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跑,跳,小腿無時無刻都在參與我們身體的行走和幫助我們身體支撐。
即使你不運動,懶得走,但總要站立吧,小腿也在發揮着它的作用,幫助我們支撐身體。
在這些一次次行走,一次次站立,一次次跑跳等等,小腿都會參與進行,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訓練。
所以很多人在開始接觸系統訓練小腿前,其實它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所以你再去訓練它,就很難獲得像其他肌群一樣的增肌效果,很多人在健身後小腿的變化往往不是很大,就是這個原因。
而我們小腿肌群的發達程度又與我們的平時走路的姿态,走與跑的量,體重等有着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說體重越大的人,小腿肌群越發達,平常站立的多,小腿越發達。
如果你想讓小腿細一些,那根據上面的原因,找出你的問題所在,再去解決你的思路會更清晰一些。
小腿肌肉下連我們的跟腱,如果是同等肌肉量的話,跟腱偏短,踝關節較粗它們的小腿就看起來更粗壯。
如果是跟腱長,踝關節細它們的小腿就看起來就更細,這個典型的就是籃球運動員們的小腿。
還有一點就是激素因素,在我們四肢末端,像小腿,小臂這些地方,雄激素的受體的密度相對更低,而雄性激素又是增肌的重要激素,所以小腿增肌在激素方面也很受限。
最後一點就是肌纖維類型的原因了,小腿肌肉群中,占比最多的就是慢肌纖維了,慢肌纖維相比于快肌纖維它不容易被增肌,增肌潛力弱。
不過這一點也不絕對,像小臂肌群也是更多的慢肌纖維,但很多腕力比賽的選手,小臂肌肉非常發達粗壯,這還是跟訓練有關的。
小腿肌肉不容易被增肌,是多種因素綜合導緻的,先天因素有:基因,激素的分泌,跟腱的長度,踝關節粗細程度,肌纖維等。後天因素有:體重,走路的姿勢等。
但這不意味着小腿肌肉不能被改變,練依舊是你改變現狀最有效的方式,對我們而言如果你想要改變增長一個部位,就要盡可能的嘗試不同的方法,然後知道什麼樣方式是适合自己的,是最有效果的。
針對小腿訓練建議采用高次數(15-20次),中小重量的方案去進行練習,偶爾插進6-8次來大重量來豐富你的訓練,一周針對性練一次小腿,把你的動作質量提高,讓肌肉受刺激的時間拉長,積累更多的疲勞,這樣對小腿肌肉增長會很有利。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如果可以請大家長點贊,關注,轉發,支持作者寫更多的内容,謝謝大家!#健康明星計劃##謠零零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