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馬上就要上全天班了,孩子也已經一周歲了,閨蜜打算給孩子斷奶。
奶奶勸她盡快給孩子斷了奶,因為他們家是雙胞胎,老大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從小吃奶粉長大的,看着要比在她身邊的老二整整大一圈。
當時孩子出生的時候,因為老大是出黃疸沒有出幹淨而住了一個月的保溫箱,在醫院主要也是吃奶粉,又因為她的奶水不足,倆孩子也照顧不過來,奶奶家就直接抱走了老大去照顧。後來老大反而比老二長得壯,而老二因為貪戀她的母乳,奶粉也喂不進去,一吃奶瓶就哭,把她給愁的,不知道該怎麼斷奶。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在提倡母乳喂養,但是對于一些家庭或者特殊情況來說,斷奶之路是必須要先走的一條路,不管是什麼時候要進行斷奶,一定要遵循三個不主張:
第一、不主張分離式斷奶
所謂分離式斷奶就是孩子跟母親完全不接觸,換個地方生活一段時間後把母乳斷了。這種危害是孩子突然間接觸不到母親,心理會産生極大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
因為嬰兒出生後接觸最多的就是母親,如果母親突然間消失。對一個嬰兒來說傷害是非常巨大的。不僅僅是吃不下,對孩子來說,母親就是他的整個世界,所謂母子連心,一直在母親懷裡習慣了的嬰兒無法突然間接受母親失蹤的感覺,這對嬰兒來說是非常殘忍的一件事。
第二、不主張恐吓式的斷奶
所謂恐吓式的斷奶就是在乳頭上抹上辣椒或者是黃連等刺激性的東西。這樣一方面是會傷害到孩子的腸胃,孩子太小,任何刺激性的味道對他來說都是很不适應的。
他除了母乳以外,還沒有消化别的東西的能力,很有可能對他的消化系統造成傷害。另外就是孩子的心理上突然受到異常情況的刺激,他可能完全無法接受這種異常的變化,對他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傷害。
第三、不主張間斷式的斷奶
所謂間斷式的斷奶就是孩子白天吃奶粉,晚上還吃母乳。有的家長認為這是在幫孩子慢慢适應。其實是孩子隻要能吃母乳,他就不習慣吃奶瓶,有的甚至甯可白天餓着,也要等晚上吃母乳。
孩子被習慣支配着,一直在等母親回來才吃奶,這樣一天兩天不顯什麼,而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以既然要斷奶,就要狠得下心來一下子就吃奶瓶了,而不是看孩子不吃就又變回母乳,這樣對孩子來說反複發生的話,更加斷不了母乳,反而是反複的遭罪。
孩子斷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家長往往太情緒化,總覺得不落忍。其實,家長大可不必如此,這時候給孩子換配方奶粉,裡面添加了各種微量元素,一樣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發育的。
家長首先要把自己的思維誤區糾正過來,然後再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來自然離乳,這個過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有三點:
第一、采取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讓他接受
其實大家對周歲孩子的理解力是低估了很多的,孩子是能夠明白你所想表達的意思的。
家長可以跟他解釋一下為什麼不能給寶寶吃奶了,就說媽媽生病了,所以要吃藥,而吃藥就會影響母乳的成分,如果寶寶吃了會肚子疼。如果孩子有過肚子疼的經曆,就會明白這是很不舒服的一種感覺,所以就不再堅持要吃母乳。
第二、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給孩子斷奶的過程不要讓孩子離開你,平常該哄他睡覺還哄他睡覺,要抱抱就僅僅的抱抱他。給孩子喂奶瓶的過程還可以跟他聊一聊奶瓶的好處,用造型比較搞笑的奶瓶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他不接受奶瓶,就定點給他喝牛奶,用小杯子或者小勺子來喂,邊喂他邊誇他長大了,睡前喂飽了,基本上能支撐大半宿,如果半夜醒了找奶喝,餓了的情況下也就能用奶瓶吃進去了。
第三、要堅決的一次完成
孩子斷奶的過程中是最忌諱反複的,每反複一次,其實就是對孩子的情緒傷害一次。如果家長總是不能狠下心來,孩子就會反複的要求恢複母乳。這樣對孩子的心理發育非常的不好,就總是在依賴母乳,對奶粉是越發的反感,以後想再換奶粉就會更加的困難。
孩子隻要你遷就他一次,他的記憶中就會非常的深刻,就會覺得下一次你還會再遷就他,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他就會持續的自動啟動“哭”這個殺手锏了,家長越來越無法避免陷入被動。
孩子斷奶的過程是家長必須要有心理準備的,家長這一關如果過不了,還想讓孩子能夠盡快适應斷奶的過程是非常難的。但這一步總是要邁出去的,之後的營養和健康才是家長應該為孩子考慮的。
在其他家庭成員的幫助下,輪流照顧孩子,幫孩子度過這個困難的斷奶期,其實對他來說是個好事。隻要全家都立場一緻,孩子慢慢的就能适應這種狀況,最怕的是有媽媽狠得下來心,爸爸和長輩在一邊摻和的,這種非得反複折騰孩子的家長,真的是太可怕了。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産、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