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什麼是最為核心的碳交易工具

什麼是最為核心的碳交易工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5 16:28:53

“實現低碳發展不隻是政治目标,更加是全球争奪話語權、争奪新的驅動力的核心競争力”

什麼是最為核心的碳交易工具(波士頓咨詢周園)1

“俄烏戰争、中國缺電,我們還要談碳中和嗎,碳中和是一場騙局嗎?”在9月22日舉行的2022《财經》碳中和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發布會上,波士頓咨詢(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夥人周園抛出了這些疑問。

她的态度是,不僅要談,而且更迫切了。

近年來全球發展充斥着不确定性,地緣沖突、供應鍊瓶頸、氣候變化、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在普遍的下行壓力中,各主要國家更迫切需要尋找發展動力。不同于“減碳會抑制經濟增長”的傳統觀點,周園恰恰認為,低碳發展将是未來世界的核心競争力。

中國在低碳發展中的角色舉重若輕。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31%。而中國的挑戰也尤為艱巨,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約1萬美元,城鎮化率僅約60%,服務業占比僅55%,固體燃料占比高于65%,這與大部分國家自然達峰時均有不小的差距。發達國家從達峰到中和往往需要40年-70年過渡期,而中國的目标是在30年内完成。

外部形勢也格外具有挑戰性。周園指出,歐洲2021年1月将對部分高碳排行業征收碳關稅,2026年将擴展至全行業,這将直接導緻中國企業出口歐洲要繳納更高額的稅收,如鋼鐵行業将多繳納50%的稅收。再往下看,碳關稅政策将扼制中國低成本發展的優勢,歐洲國家低碳發展的能力就将成為核心競争力。

因此,“中國實現低碳發展不隻是政治目标,更加是全球争奪話語權、争奪新的驅動力的核心競争力。”周園強調。

波士頓咨詢估算,為實現雙碳目标,中國在2050年前至少将投入累計250萬億元,相關的綠色投資對GDP的貢獻将達到2%-3%。這筆巨額投入又将催生出不可計數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産品、新企業與新行業,“全球經濟缺乏新動力的情況下,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最大的新動力。”她說。

雙碳的重要意義不隻在國家層面,它也與企業的創新發展息息相關。去年波士頓咨詢在全球為各行各業共做了700多個減碳項目,今年已增長至1000多個。周園的感觸是,企業需要擺脫雙碳隻是面子工程的誤區,真正認知到雙碳對企業核心競争力的意義,并且制定清晰、合理、科學的減碳路徑。

一方面,減碳舉措能降低企業成本、創造利潤。周園指出,對大部分企業而言,範圍1、2(由企業生産經營或購入所需電力、熱力、制冷時産生的溫室氣體的直接或間接排放)的減碳成本是可承受的,初始減排會節約成本,更為後續減排帶來資本。

波士頓咨詢研究發現,食品、建築、時尚、快消等行業減碳舉措成本很低,可以直接實施。而對于運輸業等減碳成本較高的行業,可以短期内推遲實施減碳,十年内很可能因為技術革新,減碳成本将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雙碳經濟也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雙碳并不隻是減排,也有加法的部分。”周園認為,雙碳發展中孕育着大量的新産品、新業務模式、新的增長可能性,企業需要思考,雙碳能夠帶來的加法、甚至乘法效應是什麼。

更關鍵的是,減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實際上反映的是企業的轉型與革新。它要求企業有透明的數據、科學的管理辦法、高效的組織架構,“這都是企業可以借助零碳轉型去推動的變革。”周園說。

以下為周園演講全文,未經本人審閱:

大家上午好!挺辛苦的,聽了一上午,作為最後一位發言嘉賓,我盡量的簡潔。

剛剛阿裡巴巴講的很具體,可能我要把大家帶回大局的層面。我們現在在談碳中和,剛才前面嘉賓也談到,包括早上在休息室的時候也有人在談,我們現在還要談嗎?中國缺電,俄烏戰争打起來,德國又回去燒煤了,這是不是一場騙局?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現在處的這個世界基本上大家是不是感覺最近這一年來全是壞消息?就各種各樣的地緣政治的沖擊、供應鍊的瓶頸、氣候的災難,包括通脹,包括利率上漲,包括對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等等,我們現在确實是進入了不确定性的寒冬。

更重要的一點,不隻是不确定性,全球經濟發展最大的動力是缺少動力,我們在看到全球經濟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總是有不同的動力出現,但是現在我們再看全球,其實看不到什麼好的動力的驅動。

如果我們看各個主要國家的經濟的發展,基本上都出現了顯著的衰退的風險。美國、歐洲和日本,包括中國我們也是增長在放緩。所以我們的主要國家都在處于經濟下行的壓力和風險中,在不确定性中如何尋找新的動力,是各個國家非常重要的一環。

中國碳排占了整個全球的1/3,是全球最大的碳排國,這是我們中國做健碳一個極其重大的意義。但是我們也能清楚地意識到,中國做3060的承諾,其實是有巨大壓力的。因為我們現在無論從人均GDP,我們是人均1萬美金,剛剛過了1萬美金的門檻,世界主要國家達到天然碳達峰的時候一般是2萬美金,所以我們現在是别人的一半,我們有要在2030年達到碳達峰。

所以中國的經濟結構,主要國家做碳達峰的時候是服務業占比為主,服務業占比是70%以上。中國作為全球的制造工廠,我們的制造業還是占主體,我們的服務業是55%,所以我們承擔了大量的全球制造的這一條。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個是我們的能源結構,剛才前面也談到了,我們是煤炭占比比較高的。那麼在一般的全球其他的國家,在碳達峰的時候它的固态燃料占比是低于50%,我們是高于65%。

所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我們2030年碳達峰的承諾,其實是挑戰非常大的。從2030到2060中國是30年,但是我們看主要國家是50到70年。所以從2030到2060,以中國這麼大的體量,從達峰到中和,也是挑戰極其巨大的承諾。

所以回到前面那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做雙碳發展?其實除了剛才談到的,中國做雙碳發展對全球有重大的生态利益、有社會利益,其實我想聚焦談一下中國雙碳發展它的經濟意義,尤其是它的核心競争力。這個核心競争力不隻是針對中國,不隻是國家層面,也包括企業層面,這是我們要去做雙碳最大的一個意義所在。

去年我也在會議上談到了,歐洲推出了碳關稅,2023年1月份要開始實施的碳關稅。碳關稅的提出,是歐洲進行低碳發展的一個思路,它是要求2023年1月份是部分的高碳排産業,2026年全行業要碳關稅。

那麼在碳關稅之後,中國整個的出口歐洲市場的稅收要多繳,用鋼鐵行業來舉例是多繳50%,企業的利潤會被壓縮40%。這意味着什麼?我們在歐洲大概10幾年前就跟很多客戶做低碳發展,因為歐洲很多國家早就碳達峰了。

他們培養出來的低碳發展的能力,很可能會取代我們的低成本發展的能力,成為一個新的核心競争力。而且不止于此,歐洲要求做碳關稅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全球範圍推行歐盟的碳排的披露标準、核查标準和定價标準。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标準之争,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這是我跟前面第一位專家略有不同,我們不能在這個裡面還追随在别人後面,中國做雙碳的發展要有自己的标準,我們的标準要跟國際對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條。所以這是歐洲歐盟發展低碳的一個思路,通過碳關稅來征收。

美國剛剛通過了《通脹縮減法案》,這個法案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它有幾條,它跟前面的《基建法案》組合在一起,基本上在未來的10年中,美國政府要投入将近5000億美元。這5000億美元如果用一個社會的效應,倍數5到15億來看的話,全社會拉動的投資會在将近3萬億到7萬億之間(10年)。這個投資非常巨大,而且非常值得我們警惕或者關注的,它是全産業鍊的補貼。從它的能源端,對清潔能源的減稅,到它的應用端,對電動車的補貼、充電樁基建的投資,到它的技術端,包括氫能、CCUS、DAC和電站的補貼,還到它的生産端,就是剛才前面嘉賓談到的針對中國的廠房建設的投資等等的補貼。

所以《通脹縮減法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跟大家很快的說一下。

能源端,我們看到在美國的補貼之後,因為它的補貼力度相當大,補貼之後整個新能源從太陽能大概它的成本會下降50%,然後它的陸上風電63%、海上風電43%,儲能也會下降20%。所以它整個新能源的成本會有大幅的下降,我們預期美國現在在這個《通脹縮減法案》之後,新能源裝機的容量會從現在的不到40%,變為2030年的65%到80%,這是對新能源稅收一個非常強的刺激。

應用端和生産端,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是力度非常大的,但是它獲得補貼的前提是核心電池的零部件、原材料不得從中國進口。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全球的新能源原料和零部件的主要輸出國,我們現在在主要的石墨、電池占比是70%,其他的也是50%到70%。現在全球大部分産能是在中國,但是美國這個法案規定從2023年起,40%的電池原料要來自美國或者自貿協定的同盟國,50%電池零部件要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而且這個比例要每年提升1%,所以這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強的保護的政策。

技術端,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綠氫,我重點隻講綠氫。補助之後美國綠氫的生産成本從現在的3.9到4.2,會降為-0.4和-0.6,就是你在美國生産綠氫是賺錢的,沒有成本的,所以綠氫的成本補貼力度非常大。在它的補貼之後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如果我們看右下藥,我們把全球氫的成本出口要亞洲做了一個對比,我們看美國現在綠氫的成本出口到亞洲以後是3.7到3.9,是所有綠氫來源國中最貴的一個。它補貼之後,加上運輸等等所有成本是0.7,一躍成為成本最低的綠氫的出口國。

所以它在補貼之後,在全球市場的競争力會大幅的提升,也會對我們中國相關的能源跟科技形成非常強的競争。

所以我們剛才前面看到了,低碳發展不隻是一個政治目标,我們前面看到無論是俄烏戰争的影響,還是這次水電的影響其實都是暫時的,一定是未來全球争奪話語權、争奪新的驅動力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競争力。

我們做了一個估計,未來中國會投入多少,如果中國要達到我們雙碳的目标,我們估算是2050年中國大概會投入250萬億。這個數字其實是極其巨大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對中國是有信心的,不隻是因為我們占了全球1/3的碳排,而且中國在減碳方面的投入也會是全球最大。這個數字可能會幾倍于我們剛才談到的美國通脹法案的數字,但是我們這個是算總投入,所以并不是一個蘋果到蘋果的對比。

所以我們說為什麼要做碳排很重要,不隻是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可持續發展、地球科持續發展,中國的雙碳會實現75%到85%的世界1/3碳排的減碳,這個意義極其重大。另外這麼高的250萬億的投入,會促生多少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産品、新的企業,甚至新的行業。

所以我們估算它對整個中國未來2050年GDP的貢獻,會達到2%到3%。我們剛才說全球經濟缺乏新動力,這就是一個新動力,這是我們能看到的一個最大的新動力。

另外就是它對創新的要求是非常大的,這麼多的傳統行業要脫碳,這麼多排碳新的技術要出現,它對創新的促進是極其巨大的。當然還有一點是安全問題,中國現在的化石燃料需求會降低80%,所以我們對能源的安全度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我們看一下挑戰在什麼地方,現在無論是國内的政府還是企業,大部分對雙碳的意義和内容認知還是比較模糊的。所以認知不清楚、思想不統一,誰來負責也不是很清楚,對很多企業來說雙碳或者減碳可能隻是一個面子工程,或者是一個合規的任務,還沒有意識到雙碳發展的意義,實際上是跟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密切相關。

所以我們去年跟大家彙報是做了700多個減碳的項目在全球,現在是1000多個,這個數字增長是非常快的。我們在全球幫着這麼多的企業,因為全球的500強大概80%都是我們的客戶,所以我們跟全球的企業做了大量的零碳轉型、低碳轉型的項目,在這裡有一個成功的模式可以跟大家借鑒,包括我們的企業和政府。

我們的企業在思考零碳轉型的時候,其實很重要的一點要有一個很清晰的戰略引領。因為我們剛才談道不同的區域、不同的企業,他的出發點不同、它的碳排基礎不同、它的機遇也不同、它的實力也不同,所以零碳發展到底對企業意味着什麼、對政府意味着什麼,你要發展什麼樣的核心競争力,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條。

在這個零碳戰略之下,我們說碳排基線有一個科學的可以跟全球接軌的排查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我們看很多政府和很多企業底層的數據并不完善,或者并不透明,如果沒有科學的、可信賴的數字的支撐,減碳是無從談起。

第二個是在有科學的碳基線的排查之後,要制定一個合理的量化目标和路徑。我等一下跟大家談一下什麼叫合理的,合理的跟科學的。

還有一塊是雙碳減碳發展并不隻是減法,并不隻是要減少碳排,其實還有很多加法的部分。對企業來說、對我們很多的客戶來說,雙碳發展裡面都孕育着大量的新的産品、新的業務模式、新的增長的可能性。所以在企業發展的時候,如何去思考雙碳的發展給我帶來的加法,甚至乘法是什麼,這也是第三塊必不可少的部分。

除了這幾塊下面還有,就是在行動方面,雙碳、零碳的轉型,我們說它不隻是一個零碳的報告或者碳基的報告,它實際上是一個企業運行的一款大的轉型,我們談到一定要有數字引領,要有數字化,要有科學管理的方法。所以你在運營的變革、組織的變革、資本的變革,包括創新的變革,這些都是企業可以借助零碳的轉型去推動的一些變革。

還有零碳的上下遊産業鍊,參與方極其巨大,我們剛才談到的範圍3裡面,很多我們的企業和客戶它可能有上千個供應商,在下遊它有很多的應用商。所以企業隻靠一己之力去做零碳,效果不會非常好。我們說在做零碳發展的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全産業鍊的合作、打造聯盟,還有教育終端的用戶,這是剛才阿裡的同事談到的,還有政府在裡面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跟政府的合作,對法律法規的推進、對标準的推進,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在幫全球的,包括國内的企業做了很多零碳的項目,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

我跟大家很快說一下剛才幾個要點,第一個碳核查。碳核查裡面的範圍1、範圍2其實難度不是很大,因為它涉及到企業直接生産或者是購買的電力的這些碳排,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直接的,比較難的是範圍3。而且範圍3它是包括企業的上下遊,相關方、利益方非常多,數據可得性非常少。所以在很多的企業,我們很多國外的客戶已經做出了範圍3碳中和的承諾,但是國内的企業非常少能夠在範圍3方面做出承諾的。

我們看一下看範圍3的意義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我們要看範圍3。我們談到今天高碳排的企業,包括水泥、鋼鐵、礦産和農業,它的主要的排放其實是在範圍1、範圍2,而且它直接排放确實是比較多。再往右看,紡織、化學品、電子、零件、汽車、食品、時尚、快消品,它有80%、90%的碳排是在範圍3,是它的上下遊。

所以一個企業如果不去思考你在上下遊帶來的碳排的影響,你的碳中和的承諾是不完整的,你對碳排的衡量也是不完整的,所以這是為什麼範圍3的碳排還是非常重要的,但它确實是難度最高的一個。

而且範圍3的碳排,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說解決思路在什麼地方?一定要跟人工智能合在一起。因為如此巨大數據的收集、數據的核查、數據的整理,一定要跟人工智能合在一起,這個也是BCG做出來的一個非常成功的嘗試。

我記得我去年就跟大家談過我們做了一個CO2AI的工具,就是通過我們把全球大概70個數據庫接在一起,這70個數據庫裡頭有非常多的企業的數據。在這個裡面通過人工智能的排算,去估算這個企業上下遊的供應商,它相關的碳排數據披露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尤其在這個下面,它是不是能夠實現減排的舉措,哪些是比較适合它上下遊供應商的,哪些減排舉措産生的效果好,産生的成本低,優先推薦一些減排的舉措。

同時,能夠在後面不斷地模拟跟蹤,每年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工具模拟去跟蹤。給大家舉幾個CO2 AI的工具是怎麼應用的例子?

汽車行業,不方便說客戶的名字,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汽車制造商,它上下遊大概有來自40個國家,3萬多個零部件,在這裡面有将近5000個半導體SKU,25000個沖壓的SKU,所以複雜性是極其巨大的。

零售商,這也是大家滿大街都可以看到的一家企業,它的全球有7000家門店,80%的排放來自50萬個SKU的相關活動,所以我們通過CO2 AI的工具幫它進行了追蹤核查,和進行了減少60%的碳排的估算。

可以看到企業減排的時候,尤其做碳核查的時候,其實除了範圍一、範圍二,範圍三對很多行業是非常關鍵的,範圍三的核查是人工智能的結合是非常關鍵的。

下面聊一下什麼叫科學合理的路徑。我們在全球大概做了1000多個項目,有一個數據庫,大概有170項不同的減碳舉措,不見得每一家企業都可以用得上,也許這家企業可以用到100項,但每一個減碳舉措對這個企業産生的成本和效應、影響會非常不同,這就是我們需要去估算企業做減碳的時候,一定要把我們全部的減碳舉措作為一個考量,這個減碳舉措在我本企業應用的時候産生什麼樣的成本,什麼樣的減碳影響,有這樣一個排查和情景推演,我們肯定會先從左邊開始,有很多減排舉措,尤其在範圍一、範圍二的減排舉措,成本是負的。

因為我的企業減少了能源的使用,實際上是創造了一些利潤,我們一定要從初始減排、效率提升、成本結降開始,除了在全球幫企業做零碳的轉型,在過去幾十年中幫企業做了很多大型轉型,轉型最成功的因素有幾點。

第一,必須能夠在一年之内看到一些成功。

第二,你在短期之中應該産生足夠的現金流去支撐你中期和長期的轉型,如果我們一上來就耗資巨大,遠遠看不到成本,哪個企業能支撐下去呢,很難的,企業都是一個經濟的動物。

所以,我們在看一個科學合理的減排,一定要對我們所有的減碳舉措有一個科學的評估,然後從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地去看。

我們大概估算了一下,如果按全球這些不同的行業來看,減碳舉措成本相當低的,包括食品、建築、時尚、快銷、汽車、運輸服務業等所有都是企業應該馬上去實施的,因為它對你并沒有帶來淨成本,為你帶來了淨收益。

還有一部分成本是可以承受的,還有一部分是下面的20%是我們看到成本非常高的,對于一個正常企業來說,如果你考慮你經濟的投入産出比,短期内不見得實施,這是我們一個非常堅信的理論。

就是我們人類永遠是持續地低估技術進步的速度,上面這個圖是産能的圖,(看圖)是我們在2020年和2010年對光伏産能的評估,真正在2020年差了36倍,我們遠遠低估了光伏産能的評估。

如果看下面的成本,2019年實際的成本和2008年在做預測的時候看到對光伏的成本差了3倍,所以技術的發展,産能永遠是幾倍、幾十倍于我們一開始的評估,因為評估永遠是趨于保守的,成本下降永遠是遠遠幾倍于我們當初的評估的。

我們現在有一些減碳舉措、碳排舉措成本過高,不要緊,放一放,等一等,10年之内成本很可能會大幅下降,那時候就變成了綠色的,這就是我們在企業減碳路徑上要有一個科學的路徑。

最後,不要忘了增量,除了前面談到的減碳舉措也許會帶來利益的增量,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減碳領域中,無論是從減少碳排,還是吸收碳排,從需求的減量,能效的提升,能源的零碳化,裡面有非常多的新的技術、新的産品。

這是我們很多企業可以針對自己行業的特征、企業的特征去思考的,我本人也幫國内很多企業做了雙碳的轉型,這是我們國内企業家最願意去考慮的。對企業來說,它的增量在哪裡,增長在哪裡,動力在哪裡?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