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從哪來的?
按書中的說法,是從一塊大石頭上抄錄下來的。
什麼石頭,能寫大幾十萬字?
這塊石頭很不平凡,它是女娲石煉石補天的時候煉造的,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所以形體上是個巨石了。
當然,這是作者自己用的障眼法。
我們都知道,一本書是不可能憑空從一個石頭上出來的,況且還是本奇書。
這是作者想要掩蓋一些事實罷了。
最大的原因是怕涉政。
我們知道紅樓夢涵蓋了生活的許多方面,講世情的也不在少數,這個時候,不可能離開政治,離開官場。
但曹雪芹還是大多數避開了,除非不得不說的地方,比如說賈雨村亂判葫蘆案。
這一章不可能避去,因為它涉及了衆多書中的主要人物,對人物的刻畫也起着關鍵作用。
薛蟠的形象躍然紙上,混蛋,粗魯,驕橫。
賈雨村的“人情世故”,因為他的官是賈政舉薦的,而薛蟠是賈政外甥,所以就算薛蟠犯了命案,也被壓下來,用銀子胡亂打發了。
而這案中的重要人物香菱,她美好靈秀卻命運悲慘在這個案子中體現得淋漓盡緻。
所以這一章保留,因為它實在無法可删。
但作者還有一個方法,什麼呢?
就是強調這本書無朝代年紀可考,就是說,這是我瞎編的,看見沒?
我從沒說過我朝政府,我朝官員如何。
這就是我杜撰出來的。
我寫的小說,是談情說愛的,無關政治。
在清朝那種“文字獄”風氣下,這會免去很多麻煩。
于是,這本書的誕生是這樣的。
有一僧一道在這塊兒大石頭旁邊高談快論,說的什麼内容呢?都是一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的事兒。
于是我們可以猜測,這一僧一道是神仙。
神仙說天上的事兒說膩了,又開始談論紅塵裡的事兒。
由于說的都是榮華富貴的事兒,這一說不打緊,沒想到旁邊還有個偷聽的。
這個偷聽的人就是一塊兒石頭。
是的,就是那塊兒女娲煉石補天時候煉造的石頭。
這個時候他還是一塊兒空石頭。
雖然沒有被用去補天,但是也通靈性,會說話。
他在這兒太寂寞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白天黑夜沒有人和自己說話,沒有人理自己,沒有人注意到自己,周圍全是雲峰霧海。
太孤獨了。
你們說人世間這樣繁華,我要去走一遭。
求求兩位仙人,帶我去吧。
于是僧人施佛法把大石頭變成扇墜兒大小,去繁華地遊曆人間了。
此事還沒完。
不知過了多少年,有個空空道人路過青埂峰,看到有塊兒大石頭上寫滿了字。
這個石頭,就是之前被一僧一道帶去人間體驗紅塵的巨石。
他回來後,将自己的經曆,一字一句地刻在了自己身上。
至于是怎麼做到的,這是神仙操心的事兒,我們凡人不用管。
他不僅寫了自己入世的經曆,還把自己的母親是女娲這件事說了出來。
我們也從他記錄的文字中知道了那一僧一道有個很厲害的名字,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這塊兒石頭記錄得非常詳細,甚至将他在人間怎樣吃飯,一頓吃多少,穿怎樣的衣裳,親戚朋友都有誰,有幾個仆人等都記錄得非常清楚。
那麼問題來了,空空道人雖然覺得石頭上的故事寫得也不錯,但是倒也沒到他勞心勞力抄寫謄錄的地步。
于是石頭又發揮了他能言善辯的本領,說服了空空道人,将故事全部抄錄,帶到人世間。
到人間之後,才到我們作者的戲份了。
曹雪芹說,這本書他隻是擔任了一個編輯的角色,拿到這本書的抄錄本之後,他在悼紅軒中花了十年,增删五次,提煉了目錄,分出章回,命名為《金陵十二钗》。
為了說明自己的辛苦,曹雪芹還寫下一首絕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千萬不要被作者騙了。
以神話開頭,也不過是想虛化書中的内容罷了。
在這點上,我們看破了曹雪芹的”小九九“。
就是你寫的,别再掩飾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