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霜無用論的起源,要追溯到美國第一代超級護膚品網紅寶拉大媽(寶拉‧培岡,國際知名化妝品專家,無數種草少女的護膚導師)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出的觀點:
· 面霜既然使用在臉上,就已經足夠溫和了——眼霜不會比面霜更溫和;
· 如果你的皮膚是幹性皮膚,你可以選擇一個比較滋潤的面霜來作為眼部産品(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專門去選一個滋潤型産品);
· 眼霜中往往會添加很多“刺激性”的活性物;
此言論益一出,網紅和護膚達人們迅速分成兩派:
一派說:“寶拉大媽說的對!”
另一派說:“世事無絕對,寶拉太偏激!”
多年以後,認為眼霜無用,眼霜和面霜沒有區别的寶拉,旗下品牌“寶拉珍選”推出了眼霜,自己被自己啪啪打臉。這場争論好像應該畫上句号。
但在國内, “眼霜無用論”會時不時被提起,我們就站在三十年後,科技已經飛越發展的今天,再來看看這個觀點。
眼霜是見效最慢的化妝品之一。我們敷個面膜,能馬上感覺到是不是保濕。用幾次洗面奶,就能感受到洗的幹不幹淨,溫不溫和。但眼霜,不連接使用3個月、半年以上,很難感受到效果。
但這并是不眼霜無用的理由。
與面霜相比,生産眼霜的标準要更高。國家标準對于菌落總數的要求,面霜是1000CFU/g,而眼霜的要求是面霜的一半:500CFU/g。
同時,眼部的産品對于刺激性的要求顯然要比面部測試更多。
因此肉眼可見的面霜與眼霜的區别就是:眼霜真的更溫和,制作工藝要求也更高。
這樣的标準背後自然與眼部皮膚和面部皮膚的特點有關,比如眼部皮膚比面部皮膚薄的多,眼部皮膚的厚度隻有0.3mm—0.5mm,相當于其他部位的十分之一。
而且眼部肌膚周圍幾乎沒有皮脂腺體,這就造成眼部肌膚缺少皮脂膜足夠的保護,結果就是:不但更容易脫水幹燥,還更容易敏感。
這就要求眼霜比面霜的油脂含量多,對于保濕的要求也比面霜高。要是眼霜脫離了保濕原則,一味地強調美白、抗衰,那可以說這位眼霜同學不合格。
那麼相比較于面霜更“厚重”的眼霜會不會刺激皮膚産生脂肪粒呢?
在你眼部皮膚沒有傷口的情況下,答案是明确的:不會。
如果你挑選的眼霜是溫和不刺激的,且沒有擦傷皮膚、皮膚也沒有炎症,你長脂肪粒眼霜是不背這個鍋的!(關于脂肪粒的生成,我會單獨給大家分析一篇。)
那麼最後問題來了,如果一款面霜,足夠溫和,菌落總數也符合眼霜的标準,保濕性夠好,能不能當眼霜用呢。
既然眼霜最重要的要求它都滿足了,當然可以!
那麼眼霜能不能替代面霜呢?這個就要因人而異了。如果你的錢包夠鼓(大家都知道眼霜比面霜其實更貴),而且不是油皮,其實是可以的。
所以說,眼霜和面霜還是有區别的,但能不能互換使用,就要看大家的膚質和需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