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麻雀最難養

為什麼麻雀最難養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6 14:33:13

為什麼麻雀最難養?關于"麻雀圈養養不活"這一問題,民間有一種說法是麻雀氣性大,不肯過失去自由的生活,所以在被抓後就會不吃不喝,甯願餓死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為什麼麻雀最難養?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什麼麻雀最難養(為什麼抓到的麻雀)1

為什麼麻雀最難養

關于"麻雀圈養養不活"這一問題,民間有一種說法是麻雀氣性大,不肯過失去自由的生活,所以在被抓後就會不吃不喝,甯願餓死。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首先,圈養對于野生動物而言,是一種巨大的生存壓力。野生麻雀在被圈養後,失去了自由,離開了舒适的自然環境,還要不斷和陌生的人類接觸,暴露于人工照明的環境下,就會産生生存壓力。生存壓力會使麻雀的身體出現較為劇烈的應激反應,導緻皮質醇分泌增加,引發系列生理行為改變,具體表現為腎上腺素急劇增加、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長期處在應激狀态,麻雀體内就會産生許多毒素,嚴重影響麻雀的内分泌和器官運作,最終可能導緻死亡。且許多人在抓到麻雀後會有意無意地刺激它,不給麻雀一個适應環境、休息的時間,導緻麻雀的應激反應加劇,更容易受驚死亡。

有研究表明,成年麻雀在經過短短兩周的圈養後,體重就減少了8%,心髒的體積也明顯下降。盡管胸大肌的厚度沒有變化,但胸大肌的密度卻顯著降低,身體的體脂率和體内壓力激素皮質醇濃度明顯持續升高,還會出現炸毛、擦嘴、梳理羽毛等壓力性行為。不過,野生麻雀在被圈養後,進食時間和量并不會受影響,民間所說麻雀被圈養後會"由于氣性高不吃東西",并不是事實。另外,麻雀的"氣性"也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并不是所有的麻雀都有"氣性"。腦内多巴胺2受體越豐富的野生麻雀,承受壓力的能力就越大,越能處變不驚,越不容易被圈養壓力所折磨。

其次,麻雀養不活也可能是因為喂養環境惡劣。許多人把麻雀領回家,就随便将麻雀放在一個籠子或紙盒裡,然後灑點食物,認為麻雀有吃有喝死不了就撒手不管了。然而麻雀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感到非常害怕,還會拼命地撞擊籠子或箱子,根本沒有精力吃食物,最終可能會因體力下降、撞擊受傷、脫水等原因而死亡。若是天氣寒冷,沒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麻雀,尤其是毛還沒有長齊的小麻雀,還可能被凍死。

最後,麻雀養不活還可能是因為本身就受傷了很虛弱。許多麻雀是在受傷後被人們撿到的,如果帶回家隻是安置好并給麻雀喂食,而沒有及時檢查麻雀的身體狀況,沒有及時對受傷部位進行處理,那麻雀最終就會因為傷勢不斷加重而死亡。由于很多内傷不好察覺,建議在發現麻雀表現得很痛苦,沒有食欲,但沒有明顯外傷時,送往專門的寵物醫院檢查。

并且麻雀是群居動物,當人們強行将它們中的一兩隻抓回來,它們就會感到非常的孤獨,情緒低落,還會拒絕進食,最終可能死亡。所以不要随便掏鳥窩,不要随意将麻雀帶回家養,大自然才是麻雀的家。

當我們在野外撿到受傷麻雀時,先應先仔細檢查麻雀的身體狀況,如果傷勢比較輕,就可查詢包紮的辦法并自行處理,但如果傷勢較重就需要送到動物醫院,請專門的醫生幫忙治療。帶回家後可将麻雀放在一個大籠子裡,注意要遮光,可以把遮光簾蓋在籠子表面。但也不要完全蓋住,還是需要留一點光讓麻雀能看到食物,順利進食。如果是寒冷的冬天,還可以在籠子裡放一些毛毯、墊子、棉花,讓麻雀感到舒适溫暖。

放置好後,就需要給麻雀食物。注意如果是羽發還沒長齊的雛鳥,不要給它吃很堅硬的食物,因為它根本嚼不動。可以給雛鳥吃調成糊狀的蛋黃等食物。雛鳥還不會自主進食,所以可把糊狀的食物粘在細棍上,伸到小麻雀面前,給它喂食。若是不張嘴可用細棍從左邊或者右邊輕輕碰鳥喙,小鳥就自然會張嘴讨食。對于長出了羽毛、可自主進食的麻雀,可以給它喂一些用涼水泡發的小米粒、蛋黃糊等。幾天後可以給麻雀喂一些幹淨的水。另外,不要一次給麻雀太多食物,可以先少量放置,觀察麻雀的反應再決定是否繼續喂食,是否需要改變食物種類,以免麻雀進食過多撐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種原因,近年來麻雀數量大量減少。而麻雀是生态鍊中重要的一環,能捕食很多害蟲,還是三有保護動物,隻可救助,不可抓捕。任何捕殺、出售、食用麻雀的行為都是違法的。私自捕捉20隻以上野生麻雀,即構成犯罪。即使是救助,在麻雀恢複健康後也最好将它放生,讓它回到野外生活,給它一片自由的天地。如果麻雀不具備放生條件,比如說不可恢複的斷腿、斷翅膀,就可考慮養在家裡,必要時需要辦理相關證件,說明自己是救助行為而不是抓捕。另外,人工養殖麻雀也是被允許的,養殖前需要經過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準,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後方可進行人工養殖。不過在現階段,養殖麻雀并沒有太大的價值,想養殖麻雀的朋友應慎重而行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