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這個,我很熟,我記憶力不錯,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剛一學認字,就是這些: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木禾米竹刀弓車舟什麼什麼的。反正一說一套一套的,現在的小學課本變了,是一個大一個小,一頭黃牛一隻貓,聽起來有些莫名的喜感。
這玩意看似簡單,其實其中還有玄機,你知道嗎?
1.大生于小,多起于少。這是個道理。
2.大的看作小,小的看作大,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這是哲理?
3.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這是做事的方法?
考慮困難的事,要先從容易處考慮,安排大事,要想到每一細小之處。
這就是當今經常說的要用辯證的方法看問題了,其實常說的話裡頭也有類似言語,比如抓大放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等等。
道理誰都懂,這裡其實我是要提個思考的,那就是所謂中式先背後理解,和美式所謂相反的教育思路,有何優劣?過去講究小孩學東西先背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現在又把三字經,弟子規這些東西拿出來了,幼兒園小孩也能随便背一通,反正是肯定不知道意思。之前就有人批評這種方法,近年來又有人說這種方法其實更科學,那就是雖然不懂,但内容會印在你的腦海裡,到時候遇上相應的事,他自然就激發出來,或者能頓悟。我覺得也有道理,比如我沒事就悟到了大小多少,繼而悟到了更多做事的方法,對于今後的做事就會多一些領悟,多一些理解。有意義嗎?乍一看沒多大意義,但細一想,怎麼也會有些意義。那麼問題來了,沒意義的事做了之後會不會也可能有意義呢?
這就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概率論問題,這不是數學裡的學科,是我多年研究的一個領域,能解釋上述問題和更多這類問題。期待吧~~
附: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