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心放
趙匡胤是北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期間,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通過“杯酒釋兵權”,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本文舉幾個例子,專門談談他的遠見卓識本領和處理具體問題的智慧。
(一)精心策劃“陳橋兵變”“陳橋兵變”是趙匡胤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具體情況不少史書上有記載,在此不贅述。表面上看是趙匡胤一直處于被動位置,情非得已才“黃袍加身”,坐上皇帝的寶座。但經過認真研究有關史料,筆者認為是一場由趙氏家族預謀已久精心操作的篡權行動。
“遼國和北漢聯軍要南下發動戰争”這個消息是趙氏家族僞造的,理由是“陳橋兵變”成功後馬上就班師回朝了。俗話說兵來将擋,水來土掩,趙匡胤上台後沒有做這方面的具體安排。遼國和北漢聯軍就煙消雲散了。
僞造這消息的目的是,引起後周滿朝文武驚慌失措。宰相範質請趙匡胤出征,趙匡胤以兵少将弱為借口推脫。範質被迫将全國的兵馬指揮權交給趙匡胤。掌握兵馬指揮權,這是搞篡權的本錢喲。
趙匡胤率大軍出征後不久,京城就謠言四起,說趙匡胤是真命天子,馬上就要上台了。官僚和富戶紛紛外逃,城内人心惶惶。這些情況皇宮内一點都不知道。借助謠言達到自己的目的,是趙匡胤運用得十分熟練的手法。如他以前與驸馬、殿前都檢點張永德有矛盾,就是利用謠言将其搞下課的。
後周皇帝年幼無知,沒能力掌控全局,全軍将士希望推出一個有威望的人率領他們,這些出現的客觀因素,限于篇幅,就不細說了。
簡而言之,“陳橋兵變”的發生,是趙匡胤抓住了曆史發展的必然,預謀已久精心策劃的行動。
(二)遷都流産埋下亡國禍根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到自己的家鄉河南洛陽出巡,心情十分愉快,随行的文武百官也都非常輕松。那知趙匡胤宣布,他初步打算把都城從開封遷到洛陽。
皇帝的初步打算遭到了大臣們的普遍反對。有的大臣說洛陽城破敗不堪,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根本不适合做都城。有的大臣說,開封交通方便,漕運四通八達,各地的糧食和物資很容易運來。随意遷都會動搖國家的根本。趙光義也說安天下在德不在險等等。
衆口一辭都不同意遷都,趙匡胤氣不過,耍起了小孩子脾氣,索性在洛陽住下來不回都城開封了。一住就住了兩個月。後來在趙光義的反複勸說下,看在是親弟弟的份上,才心有不甘的打消了遷都的念頭,悻悻的回到開封。他憂心忡忡的說道,大概百年左右,天下的民力和财力要被用盡啊!
後代不少學者研究發現,基于安全和經濟等方面的考慮,趙匡胤選擇遷都是明智之舉!
“陳橋兵變”後他定都開封,不是主動選擇,而是對後周順勢而為的承繼。北宋建國十多年後,趙匡胤發現了開封的巨大弊端,無險可守,易攻難守。北方的遼國等,實力雄厚,随時可以揮師南下。處于平坦之地的開封,隻有建立龐大的軍隊加強防衛才行。久而久之需要巨額的軍費支出。此外在整個北宋時期,開封周邊運河的開挖和維護成為頭等大事,要動用無數的民力和财力,老百姓的徭役負擔很重。趙匡胤真格兒有預見哦,果然過了不到百年,北宋民力幾乎耗盡,龐大的軍費開支使國庫入不敷出。
洛陽的地理位置是“山河拱戴,形勢甲于天下”,說直白一點就是易守難攻。洛陽号稱“九朝古都”,曆史上秦朝、東漢、曹魏、西晉都曾建都于此,其地理優勢就不言而喻了。
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把都城遷到洛陽,利于防守,可以省去大量軍費開支,減輕老百姓的徭役負擔。肯定比把都城建在開封好。當然并不是說沒遷都是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但至少算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趙匡胤遠見卓識的戰略眼光,的确不同凡響!
(三)用長翅帽整頓官場秩序
古代中國的官員都要戴專門的帽子,時至今日人們還把“烏紗帽”視為官位的代名詞。曆朝曆代的官帽都有所區别。宋朝的官帽學名叫展角(平角)幞頭,又叫長翅帽。據說這種帽子是趙匡胤發明的。趙匡胤為啥要發明它呢?
趙匡胤剛當皇帝時,朝中的大臣幾乎都是他的鐵哥們,且不少人在“陳橋兵變”中有擁戴之功。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幼習武,一直擔任武職,靠兵變上台的趙匡胤的鐵哥們大都是文化不高,不太拘禮的武人。這些武人講義氣沒得話說,講禮貌可就差勁了。這天趙匡胤一上朝,很莊重的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聽下面大臣奏報。此時他聽到下面有嘀嘀咕咕的聲音,過了一會聲音越來越大,湊在一起聊天的大臣也越來越多。這很沒規矩哦,趙匡胤很想發火,但礙于哥們的情誼,強忍着當場沒發作。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行為越演越嚴重了。趙匡胤打定主意一定要制止這種行為。
經過一段時間的冥思苦想,趙匡胤終于想出來了一個好辦法:命人做了一頂特殊的官帽,官帽的兩邊加上用薄鐵皮或竹片等輕便材料當骨架做的長翅,長度在一尺以上(以後還要做得長些哦)。官員們戴上這種官帽在朝堂議事,腦袋一動長翅就會晃動,誰在下面交頭接耳,不但皇帝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交談起來也不方便,因為雙方的長翅會碰到一起,雙方隻能面對面的交談才行。從此朝堂就安靜多了。
這種官帽隻是上朝的時候戴,平時是用不着戴的,但戴的時間久了,戴的次數多了,官員們外出時,在舉手投足之間,還是會露出“馬腳”的。一次寇準打扮成一個書生,外出微服私訪,一個老者對其畢恭畢敬的,說你是當官的啊。寇準問其如何看出自己身份的,老者說你走路小心翼翼的,不左顧右盼,生怕碰到你的帽子......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近年來發表的小說、散文、詩歌、兒歌等散布于報刊、網絡和叢書。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