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四十不惑”其中的“不惑”指的是什麼?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話,大概是叙述自己一生求學曆程的關鍵節點。但是孔子的總結是從十五開始,其實這也說明孔子說的“學”并非是大部分人認為的知識,既然在《為政》篇裡,這裡應該是指學習為政之道。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學習怎麼做官。又花了十五年時間,“三十而立”。在不斷地學習和碰撞中,到了三十歲左右,終于有了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和未來想法。注意這個時期形成的想法已經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不再是少年時期的空想。
然後來到四十歲左右的這個節點。
“四十不惑”,大部分理解的是到了四十歲,很多事情經曆過,看開了,也不再糾結迷惑。那又何來的“五十而知天命”呢?四十不就知道了?其實這裡的“四十不惑”,正是在而立之後的十年中的因為自己的立論、理想和現實不斷沖突産生了人生的迷茫,在自身日積月累的努力量變之下,終于發生了質變。
否定了而立時期的自己,并且發現學習的過程、人生的旅程就是不斷地否定自己。正所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個時間段、即使是三十而立,看上去正确的遠景描繪在自身知識不斷積累和突破中都會成為錯誤的過去。而孔子到了四十歲,大約了解到這種知識增量對過往學識的否定成為一種常态,而在為政中就是現實情況不斷地打擊他在而立之年形成的各種學問觀點。
四十不惑,是對這種變化、調整、失敗的求知過程不再感到迷茫。不再因為學問的走偏被打擊而喪失自我,清楚地知道隻有不斷地加強學問積累,才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此之謂“天命”。一個人一生的目标,一生的使命。
孔子大概到了五十歲左右,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這是一段艱苦地求學、發現自我、與天抗争、最後化身入道的過程。老子對道的追求,是自始至終的。而孔子對道的追求,是從逆天而行開始的,而這種通過命運對自身不斷錘煉的過程就是儒家追求“德”的過程,雖然最終入道,但是講究的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在規則之下的遊刃有餘,這在精神層面上要低于老莊的宇宙洪荒,天地逍遙,但是在現實人生中算是已經做到了極緻。
儒家的“道”,是道家的“德”之頂峰。不是道家之道,但是更具有現實意義。
所以“四十不惑”,實際上是一個人開始成熟,開始考慮人生的價值,不再限定在物質資料和人世虛榮之中,開始對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做出評判,做出自我發現之旅的開始。
因為夢想與人生的距離和矛盾,在而立之年後會在工作生活中凸顯得特别明顯。如果一個人,就這樣渾渾噩噩下去,相對來說還是快樂的。但是有一種人,會進入比較高端的反思,而這種反思,是痛苦的。因為四十歲了,還要反思自己前半生的路線,甚至認識到完全是錯誤的,轉身去追求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
這樣的人,是很少的。并不止于否認社會财富,否認現實生活。一個科研工作者,一個知識開拓者如果發現自己前半生的研究方向是錯誤的,基本上也不會有人願意并敢于承認,抽身尋找正确的方向。而“不惑”正是要不再糾結于是否衡量得失的狀态,該變則變,即使放棄所有都無所謂。
四十不惑,就是要做到學會選擇正确的學問和人生方向。跳出對自己前半生錯誤方向成就的不舍,并清楚認識到這種放棄和調整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選擇。這樣才能稱之為“不惑”,才有可能在五十歲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這個隻是孔子總結自身的路線和節點。每個人發現人生目标的時間可能不一樣,但是學問、修行、人生的基本過程都是如此。
除非你對自己人生目标不在乎。三十歲能穩定地掙着錢了,養活人了,你就滿足了。這就沒有不惑,也不用知天命了。其實這樣的人生,确實是快樂的人生。
這就是“知足常樂”。
不過并不是求學問者的一生。對于有高遠追求的學者而言,在人生逆旅中掙紮的一生,在思維困境中不斷突破的一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五十而知天命,是不是太晚了呢?孔子五十歲左右才做了幾年官,随後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觀點。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我們現在稱孔子,第一個就是“教育家”,又尊稱為“萬世之師”。
像孔子這樣能“五十而知天命”的,又有多少人呢?
真正的人,一輩子無非就圖活個明白。
所以又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