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19:58:02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中央電視台的《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家喻戶曉的節目,對于喜歡曆史文化的人來說,這檔節目不失為提高文學素養的公開課。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1

2019年10-20期的節目中,有一道題是這樣出的:

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俗語罵人的話

B 貧居之人,所居荒野之地多蓬蒿

C 攀龍附鳳的人

詩詞大會給出的正确的答案是B。現場萬人團中有34人答錯了。能到詩詞大會現場的都是有一定文化造詣的人,這麼一道簡單的題為什麼就難住了三十多位高材生呢?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讀一篇文章想诠釋作者真正表達的意思,就要從作者寫作的環境,當時的心情出發來理解。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2

“蓬蒿”這個詞很常見,按字面意思來解釋,它就是一種植物。但是在李大詩人筆下,這種植物就有了它特殊的含義。走近李白,了解他一生的經曆,答對這道題就不是難事了。

李白的出生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有人說他的祖籍是山東,也有人說他祖籍在甘肅天水,曆史太過遙遠,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必太糾結。

李白出生的家庭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當時處于唐朝盛世,李姓屬于國姓,據查閱,李白是興聖皇帝李暠第九代世孫,唐玄宗李隆基則是興聖皇帝第十一代世孫,因此李白出生于皇室旁支世家。這也導緻了成年後的李白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去考取功名順利進入仕途。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3

李白五歲時就讀完了基本的識字課本,開始學習詩詞歌賦。天賦聰穎加上他勤奮好學,十五歲時的文章已經出類拔萃。那時候的他遊走于社交場合,已經小有名氣。他從小還學習劍術,喜歡仗義行走天涯的俠士。

十八歲時李白開始為了自己的夢想付諸行動了。他對外稱隐居讀書,實際上卻遊曆于全國各地,很有一種仗劍走天涯的豪情。

年少輕狂,意氣風發,詩詞裡表現出來的也是不拘泥于現實生活的灑脫。“飛流直下三千尺”“扶搖直上九萬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這樣的情懷正符合年輕人的心态。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4

對金錢不吝啬,對困難不退縮,敢于挑戰未知的高度,敢想敢做,說走就走,沒有畏懼。

成年後為了生活多了羁絆,為了理想四處奔波

李白在二十七歲成家以後,就不得不為前途考慮了,畢竟想要讓生活過得好需要有經濟支柱。結婚以後家裡要養活老婆,要生兒育女養活孩子,為了讓妻兒享受到榮華富貴他需要用自己的才情實現人生的價值。

年輕時無憂無慮,長大後就要有理想。李白的理想是學有所用,進入朝廷權利層。入朝為官是他發揮才能的唯一途徑。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5

從這個時候開始,李白就為了前程奔波。因為他的家世的原因他不能和普通人一樣去參加科舉考試,隻有通過被人引薦才能進入朝廷做事。

他用自己的作品和多年遊曆積攢的學識在官員之間進行遊說,先是去找了生活所在地的州長 ,因為得不到答複就離家去了京都長安。

皇帝在那裡,朝廷的高級官員都在那裡。通過各種關系他見到了宰相,見到了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還見到了幾位王公大臣,但都沒有得到結果。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6

在長安沒有取得功名,待了一年多後日子也過得窮困潦倒。最後32歲的李白又回到了家中,和妻子開山種田,潛心讀書過日子。

是人才就不甘心被埋沒,“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來為了實現人生價值,二來李白也抱着要報效國家的一片赤誠之心。種田生活過了一年後,李白得到了一個機會,為唐玄宗李隆基獻上著作《明堂賦》。

詩詞中稱贊皇帝的英明,也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想通過這篇獻賦謀求一個官職。但皇帝并沒有因為這篇文章而重視李白。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7

時過一年後,李白又給唐玄宗獻上了一篇好文章,依然是迎合皇帝的喜好,以歌頌皇帝的豐功偉績為主要内容。然而這次依然無果。

再次進入京都長安謀求職位

沒有因為失敗而受打擊,又過一年後,36歲的李白再次進京,這次他給玉真公主獻上了自己的詩詞,認識賀知章之後将自己的詩集呈獻給了他。

衆所周知賀知章是我國古代有名的詩人、書法家,在當時他也是朝廷名臣,身居高位。賀知章就如伯樂,而李白則是千裡馬。賀知章對李白非常賞識,心心相惜,他稱李白為“谪仙人”。但是,在長安等待三年,李白還是沒有等到加官進爵的消息,他失望地離開長安返回家鄉。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8

在回家的路途中,他作下了行路難的名詩,表達了心中的迷茫與失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大道如青天,我不得出......行路難,歸去來”

“且樂身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一個滿懷抱負,滿腹經綸的人,将近不惑之年時才學還沒有機會得到施展,是怎樣一種心情!盡管他不斷在努力,四處周旋,但機遇都總是離他而去,難免會有懷才不遇的怅然若失。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9

從最初的自信,到後來的滿懷期待,繼而一次次的失望,他的心靈承受了一次次的打擊,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情緒低落的。

機會終于來了

幸而所有的努力并沒有白費,滿腹才學是不争的事實。李白在玉真公主面前展現的才華讓玉真公主對他印象深刻,在皇帝跟前做事的賀知章對李白更是看重。

于是,通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二人的極力推薦,唐玄宗對李白産生了興趣。公元1942年,也就是李白42歲時,他接到了皇帝的诏書,宣他入宮進見。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10

接到诏書這一刻起,李白的命運有了轉折,他的才學終于可以被朝廷認可。進宮後唐玄宗對李白禮遇有加,非常寵信,命翰林院将李白的詩詞流傳後世向後人誇贊。之後又遇到一些波折以緻于李白郁郁而終這是後話了。

這篇“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南陵别兒童入京》的名作就是李白接到進京诏書的時候寫的。

少年時期放蕩不羁,中年後為了謀取功名四處碰壁,如今終于等到了皇帝召見,李白覺得實現理想的機會到了。所有經曆過的坎坷和生活帶給他的窘迫,從此之後都會改變。這一刻他異常興奮,和家中妻兒告别就要上京。

詩詞大會關于少年的開場白(我輩豈是蓬蒿人)11

他是一個不甘平庸的人,他的自信與努力不會白費。在家中種地多年,他已深深體驗過貧苦人的生活。所以在這個地方,蓬蒿人應該是指貧窮的人和普通人。李白想說的是,他就相信,他不是一般人,不會一直過窮人的日子。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了,詩詞大會給出的答案B ,才是李白筆下要表達的意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