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到底是什麼?當我們問這個問題,其實潛意識更重要的是想知道它有什麼好處?
問什麼?為什麼?是很好的事,能多問幾個便會少幾分疑慮,多幾分清醒。
比如我為什麼會堅持這麼多年做茶?自己喝茶?還要一輩子喝下去做下去?自己讀《茶經》還希望更多人來讀?
當我真的明白這些為什麼我才能夠更清楚地做每一步,才能夠堅持和堅定。堅持和堅定為什麼好?因為一輩子很短,我們做不了更多?是因為我們需要給自己這個看似毫無意義的人生賦予一份責任和意義,如果沒有,那麼你尋找和探索的過程就變成了意義本身,而我們堅持和堅定一件事足夠長時間才知道它背後所有事物的規律和意義。
《茶經》之于茶人的意義似乎不可言盡,每一遍讀有每一遍的收獲,它是茶聖一生執着于茶之一事所得,好吧,我們且從此來說,看看能說多少先記錄下來。
茶是什麼,是整個《茶經》在解釋的内容。
一言以蔽之,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開篇一之源茶聖便對茶做了解釋。
先是很詳細地描述了茶的每個部位長什麼樣,用最衆所周知的植物來類比。其後,對茶的字做了考察,因為他引用了其他更古代書籍中的記載,比如《本草》、《爾雅》等。而後又說了它的五個不同的名字,名字都是人起的,為名安立,讓大家有個共識而已。
緊接着說了茶長在什麼樣的土壤好,分三等;怎麼種,什麼時候可以采摘,野生好還是栽種好,陽崖陰林,紫者上,筍者上,葉卷上;對應:綠者次,芽者次,葉舒次;而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為什麼呢?性凝滞,結瘕疾。
随後就概述了茶的作用
最後又說了不好的茶的弊病:茶為累也,亦猶人參。舉例說明各産地人參的功效,因為衆所周知,耳熟能詳嘛。那麼: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形象又通俗易懂。
以上為開篇,一之源的内容,這是茶聖陸羽的概述,而在後面的文章中,有幾處引用了關于其它人對茶的作用的認識:
六之飲中:1.翼而飛,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其中,……蕩昏寐,飲之以茶。
七之事中:
1.《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2.《廣雅》雲:“荊巴間采葉做餅,……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3.《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做菜,相當于今天的茶宴。
4.司馬相如《凡将篇》:“烏喙、桔(jié)梗、芫(yuán)華、款冬、貝母、木蘖(niè)、蒌(lóu)、芩(qín)草、芍藥、桂、漏蘆、蜚(fēi)廉(lián)、雚(huán)菌、荈(chuǎn)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guān)椒、茱萸。”———目測都是藥材。
5.《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飨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以茶代酒
6.《晉中興書》:“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将軍謝安常欲詣納。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馔。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以茶待客,以茶養廉。
7.《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以茶待客,以茶養廉。
8.劉琨《與兄子南兖州刺史演書》雲:“前得安州幹姜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常仰真茶,汝可緻之。”———藥用。
9.左思《嬌女詩》和張孟陽《登成都樓》詩———雅事之一
10.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榄、懸豹、葵羹各一杯。”———以茶待客
11.華佗《食論》:“苦荼久食,益意思。”———有助思維
12.壺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身輕
13.郭璞《爾雅注》雲:“樹小似栀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做湯
14.《異苑》:“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飲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雲:‘吾止此冢三百餘年,卿二子恒欲見毀,賴相保護,又享吾佳茗,雖潛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及曉,于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慚之,從是禱饋愈甚。”———祭祀
15.《藝術傳》:“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修道之人善飲之
16.釋道悅《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元嘉中過江,遇沈台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大明中,敕吳興禮緻上京,年七十九。”
17.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诏:“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幹飯、酒脯而已。”———作為祭祀品。
18.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饷米等啟》:“傳诏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酢、脯、茗八種。……”———以茶作禮。
19.陶弘景《雜錄》:“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道家仙人所飲。
20.《桐君錄》:“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茗有饽,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别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待客,益人,令人不眠。
21.《本草·木部》:“茗,苦荼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瘘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氣消食。”注雲:“春采之。”
22.《枕中方》:“療積年瘘,苦茶、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搗篩,煮甘草湯洗,以末縛之。”
23.《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蔥須煮服之。”
以上皆為一本三卷十章七千餘字的書中所提到的用處。
可見,茶自古以來就不僅僅是為了解渴來的,其影響之深遠、用處之多變,遠非我們不敢誇大的那麼大!從不是藥卻解七十二毒,到作為對神仙對先人的祭祀品;從以茶代酒、以茶待客,到以茶養廉;從醒酒,輕身換骨到羽化;從詩到飲;等等。與甘露、醍醐抗衡也。
你是否也要重新評估和考量茶和茶在生活中的地位啦?!一起深入了解茶和茶文化,從《茶經》開始,更多内容,下章再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