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與妻子:愛恨苦糾纏,一念放下便得圓滿 | 文 三隻眼文齋
佛陀因供養燃燈佛(定光古佛)而與耶輸陀羅結緣,願世世為夫妻。當時的佛陀還在行菩薩道,他打算用手中的500銀錢,替燃燈佛買到供奉之物,恰好看見井邊有一妙齡女郎,手中有5莖青色蓮花,佛陀願買下蓮花供佛。女郎名叫耶輸陀羅,她見佛陀莊嚴偉岸,便起心動念,願以身相許。佛陀本不願意,但想到這也許是命運中注定的愛恨糾纏,況且,行菩薩道的修行者,要以不違逆人願為根本。因此,佛陀便要耶輸陀羅立誓,雖世世為夫妻,但她的一切都願意為佛陀所布施。
當佛陀捧着青色蓮花見到燃燈佛時,正好瞧見燃燈佛腳前有一灘污水,虔誠的佛陀立即散開自己的頭發,将污水遮掩,讓燃燈佛踏着自己的頭發走過。據《金剛經》中記載,燃燈佛走過之後,告訴跟随而來的衆比丘,不要踏着佛陀的頭發走過,因為下一世這個供奉者将要成佛,号釋迦牟尼佛。
此次與燃燈佛結緣的過程中,就為佛陀與耶輸陀羅種下了生生世世的俗世因緣的種子。佛陀降生為悉達多太子,耶輸陀羅轉世成為了他的妻子,兩人生下了兒子羅睺羅。
前世行菩薩道的佛陀,始終要去實現自己發下的宏願,為世間衆生尋求解脫生死輪回、消除病痛災難的正法。羅睺羅出生不久,佛陀便出家修行了。
那是一個冷涼的深夜,佛陀離開了妻子耶輸陀羅和兒子羅睺羅,抛棄了王宮裡奢侈的生活,到世間去行腳雲遊。妻子耶輸陀羅的心碎如娑羅花瓣,流下的淚水浸透了窗簾,她悄悄地目送着佛陀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
此後,佛陀修行的細節不斷傳回王宮,聽到丈夫身穿粗布僧衣,妻子耶輸陀羅也不再穿绫羅綢緞;聽說丈夫睡在寒冷的森林裡,耶輸陀羅也夜卧在冰涼的地闆;聽說丈夫過午不食,耶輸陀羅也就一日一餐……她對佛陀的愛和對他出家的恨一刻都不曾消散。
多年以後,當耶輸陀羅帶着兒子來到佛陀的修行地,見佛陀正瞑目端坐在竹屋前,臉上仿佛泛起淡淡聖光。
耶輸陀羅對佛陀說:我想受戒成為比丘尼,我想做你的弟子。
佛陀問:這樣的想法來自何處?
耶輸陀羅答道:來自對你的愛,我是你的半身,我的心與你相通。
佛陀心裡非常清楚,耶輸陀羅的皈依并非出自本心,而是沒有放下愛恨糾纏,還眷戀着人間夫妻情,一念尚存,執着于斯!
但佛陀堅信,耶輸陀羅終有一天會醒悟,因為幾世前許下生生世世夫妻緣時,也因為耶輸陀羅所承諾的布施而種下了佛緣的種子。
于是,佛陀坦誠地告訴耶輸陀羅,受戒時機尚未成熟,法緣到來時,會主動告訴她。
耶輸陀羅隻得滿懷愛恨黯然離去……
在接下來的歲月裡,耶輸陀羅心中仍有愛恨糾纏,但也漸漸地開始對佛陀的教誨有所領悟,心海中“悉達多”、“丈夫”這樣的詞眼慢慢消散。多年以後,耶輸陀羅手持4莖蓮花,再次從迦毗羅衛城來到佛陀跟前。
耶輸陀羅對佛陀說:我已有堅定的信念,情不自禁為您的莊嚴流淚。
佛陀讓耶輸陀羅擦幹眼淚,暗示她忘掉一切自我的痛苦,放下心中所有執念。
耶輸陀羅禮拜佛陀:見到您莊嚴的容顔,我心中隻有甯靜與安詳,一念放下後,您就是我的主上,是佛陀。請您收下這些蓮花,這是一份比丘尼贈予您的薄禮。
佛陀見耶輸陀羅儀态莊重,放下了如夢前塵,真心裡隻有“今日”、隻有“此刻”,便對她開示說:一念放下後,你的世界就隻有寂靜了。
耶輸陀羅表示,她已得到了慈悲,懂得慈悲應解衆生苦,所有修來的功德如果不能生起妙用,便成為無用的空。
此時,佛陀微笑颔首,說:請替我準備好,我将親自為耶輸陀羅受戒。
自此,耶輸陀羅成為了世間第一位比丘尼,真是一念放下便得圓滿。後來耶輸陀羅證得四果阿羅漢,成為具有美麗德行的出世聖人。耶輸陀羅于76歲時圓寂,入滅後,其骨灰與佛陀合葬。
世人之愛為貪愛,耶輸陀羅證得阿羅漢果位,自然遠離愛恨糾纏,擁有了清淨無暇的心,出離了生死輪回,獲得了圓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