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長義與魏平?早在兩年之前,我就聽說過河北文壇繼“三駕馬車”之後,又出現了“河北四俠”僅從“四俠”這兩個字上理解,起初,我還以為作者是寫武俠小說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史長義與魏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早在兩年之前,我就聽說過河北文壇繼“三駕馬車”之後,又出現了“河北四俠”。僅從“四俠”這兩個字上理解,起初,我還以為作者是寫武俠小說的呢。
直到2012年秋,我到作協工作以後,與“四俠”有了更多的接觸,逐漸了解到,以胡學文、劉建東、李浩、張楚為代表的四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群體,已經在全國文壇上聲名鵲起。他們的小說一經發表,便被多家文學期刊及媒體轉載,其中劉建東創作的《羞恥之鄉》、胡學文的《離婚》等小說作品,曾榮膺中國年度小說排行榜;張楚曾獲2013年《人民文學》和《南方文壇》“年度青年作家”;李浩創作的小說《将軍的部隊》,獲得了魯迅文學獎。
細讀他們的小說,才發現這四位作者及其作品中,不僅透露着作家敏銳深刻的思想見識、深厚紮實的文學功底,還有那燕趙風骨的獨特魅力。他們四人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永不停息地探索創新。在文學突破國界的藩籬、逐步融入國際化大背景的文學道路上,他們當屬那種先鋒派的典範,也就是說,他們更接近國際化的文學思潮。
由于工作關系,我和劉建東接觸最多。作為創聯部主任,平日裡他要承擔大量的文學創作研讨活動,以及日常繁瑣的作協會員的協調聯絡等工作。特别是近年來,作協組織的活動明顯增多,工作節奏明顯加快,創聯部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劉建東肩頭的擔子也越來越重。有這麼一位小說家出身、熟悉作家作品的創聯部主任,我在暗自得意;同時,竟也不時有些擔心:繁重的事務性工作會不會影響他的創作?我時常為過多的工作安排,而擠占了一位優秀作家的創作時間而感到愧疚。但我深知,一位作家無論多忙,也不會放下手中書寫的筆和心中對文學的執著。劉建東始終在默默地寫作,誰也說不清他正在寫什麼,也許,在他的羞澀和躲閃中,已經找到了一種小說的方式,這種方式涉及的不僅是對世界和生活的解釋,還是對文學的雄心和自信的不解釋。所謂“欲辯已忘言”,正是對劉建東腳踏實地誠實寫作态度的真實寫照。
胡學文當屬四俠中的老大哥,平日裡少言寡語,神情中流露着一種踏實和憨厚。從他深邃的眼神中,似乎有一種極具穿透力的光束,那就是洞察社會,捕捉人物内心世界的敏銳和智慧。在我第一次讀到胡學文的小說《離婚》時,除了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濃郁的鄉土氣息外,還深深地感受到,他對人物性格的準确把握,對人物細節描寫的獨到之處,以及對文學藝術的孜孜追求。胡學文,如同他小說中刻畫的人物那樣,憑一種信念,靠一種執著,一往無前地在文學的茫茫道路上追尋着,全然是孤身夜行者的化身。
與建東、學文二位性格不同,李浩則是一位性格直爽且個性張揚的作家。熟悉李浩的人都知道,他迷戀西方現代哲學,醉心于微妙幽深的發掘、存在真相的追問。他的小說往往喜歡繞過日常,直接抵達真相,在技術上更強調文本的實驗性和審美的溢出。多年來,他始終以一種獨樹一幟的姿态,忠實地面對自己的内心寫作,偏執地行走着自己的文學之路。談及文學話題時,他時常帶有堅定的語氣,他對問題往往有獨到的判斷,隻要他認定了,似乎就沒有了商量的餘地。出于對文學的愛好及相同的外向性格,我平日裡與李浩交流較多。還記得初次與李浩見面,他要求調到作協創作室,希望能夠集中精力搞創作,這次見面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從這位有些“執拗”的青年作家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種前行的動力和潛質,看到一種對文學的執著和堅定,同時更看到了文學冀軍崛起的希望。
張楚是四俠中最年輕的一位作家。由于工作在異地,平時我和他接觸不多,對他的了解大都是通過讀他的作品。他的文字,含着一種樸實而清新之風。他筆下的小公務員、再婚父親、殘障少女、患病的孩子……他們無一不是面臨着現實和精神上的巨大困境,而他們在生活中又那麼充滿溫情,那麼努力向上,讓人們在絕望之境感受到尋找光明的可能性。第一次見到張楚,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他就像一個陽光大男孩,說話聲音不高,語速也不快,時刻保持着謙遜、單純和真誠,甚至有些腼腆和羞澀。我知道,正是他的謙卑,才讓他的寫作始終向前;正是他的真誠,才讓人們通過他的作品,感受到人格的力量。
漸漸地,我與四俠有了更多的接觸,有了更多輕松交流的機會。我發現,他們不僅有高遠的文學追求,在做人做事方面也始終保持着誠摯和質樸,而且在生活品位方面也力求完美。這也許就是河北四俠意義的真實存在。 (河北魏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