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就是把“苦行”當做修行手段的僧人,通過這種方式去修行,讓自身的靈魂能得到自由。雖然苦行僧已流傳很久,但是許多師兄對苦行僧的由來并不是很清楚。師兄對這方面要有一個了解,這樣對苦行僧的了解才會更深。那苦行僧的由來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苦行僧,是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詞,梵文原意為“熱”,因為印度氣候炎熱,宗教徒便把受熱作為苦行的主要手段。一般比喻為實踐某種信仰而實行自我節制、自我磨練、拒絕物質和肉體的引誘,忍受惡劣環境壓迫的人。
印度教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輪回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經,苦行僧就被認為是這樣一條捷徑。
印度的苦行僧約有400至5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5%,其中女性占10%。有學者分析,苦行僧的興起是為了對抗種姓制度。三四千年前,一些主張廢除種姓制度的人希望通過加入不分尊卑貴賤的苦行僧行列,來達到種姓平等的大同世界。
經過多年發展,苦行僧内部分很多派别,各有自己的教主、教義和教規。從大的角度劃分,可以分為兩大派,一派信奉毗濕奴神,一派信奉濕婆神。過去他們之間還因門戶之見多年兵戎相見。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編号為158-869576的寶帳護法唐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