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通訊員吳詩瑩提供。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吳詩瑩
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自2016年起,國家連續多年将“愛眼日”的主題聚焦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分别從養成愛眼習慣、堅持适度戶外活動、科學防控近視、呵護孩子眼睛等方面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為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連日來,在河源市教育局、河源市衛生健康局的指導下,河源市各學校圍繞活動主題,就孩子近視原因、得了近視後如何處理、如何科學用眼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河源市教育局體衛藝科相關負責人表示,近視是不可逆的,學校、家長等要高度關注兒童青少年眼健康,增強兒童青少年愛眼護眼意識,引導科學合理用眼,科學防控近視,共同呵護孩子們的光明未來。
活動鍊接:教育、衛健聯合愛爾眼科開展愛眼護眼進校園活動
5日下午,河源市教育局、河源市衛生健康局聯合河源愛爾眼科醫院到河源市第二中學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該校師生提供愛眼護眼科普宣傳、健康咨詢和義診服務。
活動現場,隻見學生們排好隊,井然有序地領取愛眼護眼宣傳資料,并依次進行視力檢測。針對部分視力不佳的學生,河源愛爾眼科醫院的醫護人員耐心地普及愛眼護眼及近視防控知識,教育他們在努力學習的同時養成科學的用眼習慣,認真做好眼保健操,預防近視。此外,還為近視的學生提供檢修眼鏡、清洗眼鏡等服務。
據了解,為進一步做好第25個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河源市教育局向市直學校、各縣區教育部門下發了宣傳資料包,要求各部門、各學校通過組織觀看科普視頻、召開主題班會、愛眼護眼知識競賽、手抄報比賽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徑開展愛眼、護眼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要性和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知識,增強兒童青少年愛眼護眼意識,引導科學合理用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專家釋疑:河源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謝軍誼為你解讀眼科小知識
問:怎樣看出孩子有沒有近視?
謝軍誼:造成兒童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用眼習慣,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以及白天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等。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用眼習慣出現異常,例如看東西時經常眯眼、斜眼、歪頭,喜歡湊近看東西,頻繁眨眼、揉眼睛、皺眉、拉扯眼角等,或者忽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學習成績下降,就需要留意孩子是否出現近視了。
問:得了近視要如何處理?
謝軍誼:首先,到正規的眼科醫院進行眼科檢查,确診是否是真性近視,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合适的矯正措施,讓孩子看到清晰的世界。
如果孩子隻是假性近視,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可以不用戴眼鏡。但在近視剛發生時,如果沒有有效控制,甚至繼續過度用眼,近視度數會快速加深,引起較嚴重的不可逆性視力損傷。因此,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關鍵是:預防為主,早發現早診治,盡可能防止高度近視形成。
需要提醒的是,近視可以通過配鏡、角膜塑形鏡等手段進行屈光矯正恢複正常視力,但是真性近視狀态是無法治療的。
問:如何科學用眼?
謝軍誼:科學用眼的關鍵在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同時也應注意用眼環境。比如,避免一次性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不管是寫作業、看書還是看電視,都要牢記“三個20”,近距離用眼達20分鐘,注視室外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學習坐姿要端正,牢記“三個1”,手離筆尖1寸、眼離書本1尺、身離書桌1拳;盡可能減少電子産品使用,每連續盯着屏幕半小時到1小時,要休息10分鐘,遠眺或眨眼放松;孩子居家學習時要保持光照明亮柔和,并注意台燈擺放的位置和亮度;在昏暗的條件下、坐車時不看書,不躺着看手機等;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打羽毛球、跑步等,不僅能預防近視發生,對已經發生近視的孩子能起到控制近視發展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