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之命有所不受出自哪裡?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今天咱們借《掌控人生主動權》一書聊聊,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将在外君之命有所不受出自哪裡?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今天咱們借《掌控人生主動權》一書聊聊。
孫子有句名言,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多年來被許多人誤讀,咱們這會細說。
一、君命有所不受”不可亂用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流傳很廣。說這話的人不少,懂這句話的人不多,讀書就怕一知半解還自以為是。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與其這樣讀書不如不讀書。孫子講“君命有所不受”有重要前提條件。
(一)必須是“能将”
将領必須有才能,是“君命有所不受”的第一個重要前提。庸才、蠢才還不聽指揮,豈不亂套?
能将,既有必勝的信心,還有取勝的能力。某人被外派鎮守一方,不聽領導的指揮,固執己見,失敗了怎麼辦?負全責呀!
《孫子》說得很清楚:“将能而君不禦者勝”,将領有能力、有水平,君王放心把權力交給他不瞎指揮,才能取勝。
不是随随便便的将領都可以“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君王能力很強、掌握更多信息,不聽君王命令,會打敗仗,這個時候将領還能“君命有所不受”嗎?
(二)必須是“賢将”
将領必須有賢德,是“君命有所不受”的第二個重要前提。聽指揮是占優策略、安全行為,敗了不是我的責任,是君王指揮失誤。
“賢将”,敢于擔當、有犧牲精神。贏,是君王的福分;輸,是在下的責任。
《孫子》說:“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國之寶也。”
進攻,不為我個人的名聲;撤退,不害怕擔當責任;進退攻防都以保護軍民為主要目的、以君王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标。
這種不顧自己、保民利主的人才非常難得,是國家的棟梁、珍寶。隻有“賢将”玩“君命有所不受”才讓人放心。
“發心”,就是我們如今說的“出發時的初心”很重要,出發點好,即使犯錯,也能接受。
(三)必須是“明君
第三個前提很重要:明君。讀《孫子》要注意,“君命有所不受”主要是說給君王聽的:“君王啊!戰情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來不及報告,你掌握的信息沒将軍多,不要亂發号施令!”
君王說:“有道理!”這種場景才和諧。
什麼是悲劇?孫子和君王講這話時,将軍也在身邊,結果,君王沒把這話聽進去,将軍卻當回事,這就要命了。
上級不以為然,下級卻以為上級認同,就會導緻“悲劇”君王要豁達大氣、真正授權。沒有這樣的君王,将軍千萬别玩“君命有所不受”。否則,了是他的,輸了是你的。
(四)必須是“有所”
第四個重要前提:把握“度”。有人把雞毛當令箭,到處揮舞,把“君命有所不受”作為不聽指揮的借口,甚至演變為“君命不受”。
“有所”就是慎之又慎,不可亂用。隻有在非常時期,來不及向君王彙報,執行君王指令明顯會失敗等緊迫、特殊情況下,才可“不受”。
所以,“君命不受”是寶貴、特殊的資源,千萬慎用、“有所”地用。每用一次,信任度下降一分。所以,謹慎使用。
小結一下:“君命有所不受”,是有前提的。
1、能将;
2、賢将;
3、明君;
4、有授權範圍内的。
切不可亂作為,胡作為!不然,你可能就“呵呵”了!
我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關注我,伴你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