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夢兒遙遙
第二十一天:(6月7日-周四,下午)
下午,127師接待辦陪同我們前往中國跨世紀的黃河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景區參觀。
小浪底遊覽區
數千年來,黃河每年從黃土高原裹挾大量泥沙洶湧澎湃而來,渾濁的黃河水不斷淤底,将河床漸漸擡高,很多時候,河床與河道高居兩側一馬平川的田地村莊之上;因而,黃河平均百年一次的因洪水、河床高懸而決口改道,導緻沿岸百姓民不聊生年年逃荒。
而今修建的小浪底水利樞紐的攔河大壩,恰如一根精緻的項鍊戴在滾滾黃河的頸項之上,讓倉促而來的滔滔黃河在這裡靜靜小憩,等待着洩洪時萬馬奔騰沖刷泥沙的壯觀,創造出黃河泛區一個童話般美麗的風景遊覽區。
小浪底簡介
小浪底風景區景色優美壯觀 ,地跨南北兩岸,南岸為崤山的東北餘支,西接汾、渭盆地,東臨華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區以小浪底工程為依托,以山、水、林、草為特色的大型生态園林。南岸黃鹿山為該景區最高點,從這裡可俯視大壩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沿岸的景觀
小浪底水庫作為耗資300多億人民币投入而建成的水利樞紐,集防洪、防淩、灌溉、減淤、供水、發電六大作用于一身,如今已經初見成效。
2003年,黃河中下遊地區遭遇20年不遇的“華西秋雨”,連續出現10多場洪水。持續的洪水使小浪底水庫水位從225米猛漲到265.69米,水位上漲了39米,小浪底水利樞紐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不僅控制了黃河上遊來勢兇猛的洪水,而且有效地利用了這次“華西秋汛”,把1.1億立方米的泥沙沖入了大海。
據專家介紹,這相當于降低下遊河床3厘米。
小浪底水利樞紐門外
庫區模闆(全景大壩與洩洪口)
近景大壩
近景洩洪口
我的背後是洩洪口
洩洪時的壯觀景象
洩洪時分的壯觀
如今風平浪靜的蓄洪池
坐在小浪底大壩下的遊覽區
身後大壩上可見“小浪底”,據說是用國外進口的石頭鑲嵌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