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蔬菜已經被列入緻癌名單?文:明哲随着我國經濟的日漸強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越過越好,尤其從飲食方面體現得很明顯,人們的日常飲食越來越多樣化,吃得也越來越好不論是種類、花樣、口感、還是營養作用,大家都比較關注因此,若是發現有損害人體健康、甚至緻癌的食物,總能受到大家的關注,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四種蔬菜已經被列入緻癌名單?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文:明哲
随着我國經濟的日漸強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越過越好,尤其從飲食方面體現得很明顯,人們的日常飲食越來越多樣化,吃得也越來越好。不論是種類、花樣、口感、還是營養作用,大家都比較關注。因此,若是發現有損害人體健康、甚至緻癌的食物,總能受到大家的關注。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着一些“緻癌蔬菜名單”,聲稱某些蔬菜會增加患癌的幾率,這是真的嗎?我們都知道,常吃油炸煎烤的肉類對身體不好,難道連蔬菜也會緻癌嗎?
一、網傳的“緻癌名單”有幾分真假?1、娃娃菜中含有緻癌的甲醛,可去除
早有有媒體曝出,一些不良商家,在娃娃菜上噴灑甲醛來延長其保鮮期,欺騙消費者,從中獲利。類似事件确有發生,甲醛也确實是早已被認定的緻癌物。因此有人擔心吃娃娃菜會導緻人體攝入過多甲醛而緻癌,所以就從來不吃娃娃菜。
其實,甲醛能夠溶于水,隻要認真清洗,就能去除。同時,高溫能加快甲醛的揮發。所以我們吃娃娃菜時,一要仔細清洗,二要烹饪至熟透,這樣就能夠有效去除娃娃菜中的甲醛,再也不需要由于擔心攝入甲醛所以不吃娃娃菜啦。畢竟娃娃菜富含粗纖維、維生素B和C、以及一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人體有好處。
2、蕨菜中的緻癌物可去除
蕨菜在我國分布廣泛,因菜色純青、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有“野山菜王”的美譽,還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功能,如清熱利濕、消腫和安神等功效。
但是有研究發現,蕨菜具有緻癌性,可引起多種動物多部位腫瘤。在日本等國家,蕨菜被發現與人的上消化道癌有密切關系,食用蕨菜可将食道癌和胃癌的發病率提高5.1~8.1倍。蕨菜中的原蕨苷會使動物患癌。
但是我國的科研人員經過檢測和實驗發現,蕨菜中的原蕨苷多集中在頭部,莖部沒有檢測出來。發酵(乳酸菌發酵3天)、腌制(5%的鹽濃度腌制3天以上)和漂燙處理(90℃以上,持續30秒)都能夠很好的去除蕨菜中的緻癌物質原蕨苷。
3、新鮮木耳不建議食用
有人說,剛摘下來的新鮮木耳含有“卟啉”,敏感體質的人攝入“卟啉”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太陽一照就會患皮炎,表現為皮膚紅腫、瘙癢、皮疹甚至水疱,時間長了就會導緻皮膚癌。
其實,這種說法太誇張了。過敏的問題隻發生在對“卟啉”過敏的人群中,一般人并不會産生那麼嚴重的後果。如果擔心,最好把木耳曬幹,因為陽光暴曬能夠分解卟啉,從而去除緻敏原。
此外新鮮木耳中還含有鞣酸。鞣酸能夠與食物中的鈣和蛋白質發生反應,降低他們的營養價值,鞣酸也容易與鈣結合成鞣酸鈣
因此,新鮮木耳不建議吃。最好買市面上曬幹了的優質木耳,自己泡發。一般用涼水泡3~4小時,用溫水的話時間可以短一些,比如1小時左右,換洗2~3次,有助于去除木耳的雜質。同時要注意控制時間,不要泡太久,最好不要超過4小時,不然可能會滋生細菌等微生物,産生一些對人體有危害的物質。
4、正常食用魚腥草不緻癌
魚腥草為藥食同源植物,産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特别是在我國西南地區,深受人們的歡迎。有人說魚腥草含有馬兜鈴内酰胺,會緻癌。其實魚腥草中的馬兜鈴内酰胺與緻癌的馬兜鈴酸并不一樣。
研究認為,魚腥草中含有的幾種馬兜鈴内酰胺從結構上來說都沒有毒性,含量也非常低,遠低于含馬兜鈴酸毒性藥材中有毒組分的含量,僅為毒性藥材中馬兜鈴酸Ⅰ質量當量的1/10 000~1/660,正常食用或制成藥物攝入量十分有限。體外、體内實驗也聯合證實,魚腥草鮮汁原液和醇提取物無緻突變性和緻畸性。
此外,研究表明,魚腥草在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有獨特的藥理活性,相關藥品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有代表性的中藥制劑有魚腥草滴眼液、複方魚腥草片、急支糖漿、連花清瘟膠囊、小兒咳喘顆粒、辛夷鼻炎丸、止痛化癥片、複方鮮竹瀝液等。因此,适量的吃魚腥草不僅不會緻癌,還有益健康。
二、這些食物要少吃其實,正如大家所見,網上一些宣稱某種蔬菜緻癌的說法都有些誇張、片面。我們要學會分辨,不能盡信,也不能不信。此外,有一些食物雖然不緻癌,但是也會損害健康,尤其是以下幾種,一定要少吃。
1、生四季豆
四季豆,也就是我們常吃的豆角。它的嫩莢富含蛋白質、可溶性纖維、維生素、胡蘿蔔素、抗氧化劑及鐵等營養物質,具有補鐵、穩定血壓和血糖等功效。
但是生四季豆中含有皂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天然植物毒素,使用後會引起頭暈、惡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因此一定要煮熟食用,最好焖煮10分鐘以上。
2、自制腌菜
很多年長的人喜歡自己腌制鹹菜,覺得又便宜,又幹淨,口感也更好,其實,自家腌制鹹菜時,達不到用純菌種發酵的條件,反而更容易被雜菌污染産生一些有害物質。
自己腌鹹菜,通常會放很多鹽和調料,入味後在比較脆的時候就食用。但是,雜菌在前幾天會把蔬菜中的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因此在腌制的前幾天亞硝酸鹽的含量特别高,2-3周後才會慢慢下降。因此腌菜時也最好少食用,避免攝入大量緻癌的亞硝酸鹽。
即使不考慮安全性,腌菜由于含有過高的鹽分和極少量的維生素,對人體并沒有好處。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建議多吃。
3、高油、爆炒的食物
研究發現,不論是肉還是菜,過高溫度烹調都會産生緻癌物質,例如丙烯酰胺,可能會損害神經系統。一般的蔬菜中由于含水分比較多,炒的時候溫度會下降,隻要不把蔬菜炒焦糊就不會産生過多的緻癌物。
但是如果放的油比較多,特别是油炸的時候,就會導緻過度加熱,産生苯并芘、雜環胺等緻癌物。高溫還會破壞維生素,影響蔬菜的保健作用。所以我們炒菜的時候既要控制溫度,避免炒糊,也要減少油的用量。
總之,飲食安全非常重要。網上的話不能全信,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有些食物雖然不緻癌,但可以帶來其他健康風險。大多數食物都需要适量,不可貪多。
參考資料:
1、《4種蔬菜已被列入世衛組織的“緻癌名單”中,損害健康,盡量少吃》.騰訊網.2021-05-08
2、《關于綠葉蔬菜的“冷門”知識 》.生活百科.2022-01-16
3、《不同加工方式對蕨菜中緻癌物原蕨苷的影響》.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11-2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