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很關注孩子的中考、高考,認為這些才是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的節點。
但實際上,孩子這些大考中的表現卻是在小學兩個階段定型的,這就是孩子的四、五年級。
教育界有句諺語: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在生活中也經常聽見這樣的話。
如何才能讓孩子在每個階段都不“掉鍊子”?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做點什麼呢?今天,卷卷想給大家分享一位班主任提供的小學不同階段的學習策略。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一二年級打好基礎,将來就會輕松加愉快。要養成哪些學習習慣呢?
一位媽媽在分享經驗的時候說:家裡兩個孩子,哥哥上高年級後發現做事不認真、拖延、邋遢、沒條理。
在陪伴弟弟的時候,媽媽就吸取教訓,很注重讓孩子自己看課程表、自己收拾書桌、準備第二天的學習用品,後來延伸到自主去預習和複習。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需要經過提醒才能準備充分,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已經可以完全不用家長協助了。
而且認真做事的習慣用到了學習上,有條不紊,成績也一直保持在中上遊。
一年級學生的随意性強,他們往往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能集中精力,認真觀察,而一些在他們看來乏味的東西則不免會心不在焉。
如果孩子做作業喜歡邊做邊玩,所謂的日程安排就幾乎無從談起。每天光是做作業這一項,就幾乎占去了所有的課餘時間,等到作業做完,就該洗了睡覺,孩子完全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
一旦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習慣了先玩後寫、邊寫邊玩,以後想要糾正就很難了。
因此,在剛剛開始學習生活的時候,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建立這樣一個意識:先做重要的事,最後再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
學習是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因此,孩子的學習經驗很多來自于生活體驗,體驗越多的孩子,在學習時對知識的理解就越好。
比如:在生活中讓孩子認識立體圖形,讓孩子感知每個面都是什麼形狀?組合在一起,又能得到什麼形狀?從不同的面觀察,看到的是一樣的嗎?
有意識收集生活中的形狀,将來在課堂上遇到時,孩子能比較快的在腦海中浮現對應圖形。
要知道,應用題本就來自于生活,真實的生活體驗會加深孩子對于“應用題”的理解。
在一二年級,“語數雙百”司空見慣,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績了。然而,就在這“美好”的背後,不少學生就已經種下了“三四年級分化”的種子。
低年級是“形象思維”為主,到了中高年級就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突然轉變,孩子難免不适應。
孩子的“思維準備”沒能做好,年級不斷升高卻仍然按以往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來了。除了讓孩子保持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孩子可以做些什麼呢?
心理學家發現,大腦中除了存在可以明确表達出來的外顯記憶以外,還存在自己并不知曉的内隐記憶。
比如說,孩子寫英語閱讀題時,百思不得其解,以為做不出來,暫時放在一邊,卻突然間,想起某個單詞的意思,然後順利答題。
這就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多跟孩子有意識地聊天。
例如:出門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廣告牌上的英語是什麼意思?
看見桃花的時候,可以問問孩子是否知道關于桃花的詩。
生活中全是知識,孩子學起來并不累,而這些生活中無意學會的知識終有一天會成為孩子學習中的“金鑰匙”。
學習的知識是環環相扣的,如果其中某個環節缺失,後面的就很難趕上來,越學越累。
比如小學分解質因數沒掌握紮實,分數加減必定夠嗆,到了初中更為抽象的分解因式就很難理解了,更不用說高中虛數的運算等内容。
“下雨天背棉花,越背越重”,形象地說明了這種情況。
所以在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是不讓孩子在某種概念、某類題上含糊了事,更不能讓孩子偏科。
一旦發現孩子某塊知識點掌握不牢固,一定要督促孩子弄清楚、學好它。
這是很多爸爸媽媽會犯的誤區,孩子上課沒有聽懂,我們就在課下為他補習,這是不正确的!
我們大部分學生,70%以上的知識都是在課堂上學習獲得的,不要想着課後自己去自學,自學的成本是很高的(特别是對于那些有難度的知識),那基本等于放棄了這些知識。
建議家長在生活中抓住小學生喜歡模仿的天性,用好“猶太式學習法”,讓孩子模仿教師的講課,回家給爸爸媽媽當會小老師,複述所學的内容。讓孩子在講課的過程中把所學的内容進行了複習。
進入五六年級後,孩子的學習習慣等已經基本養成,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錦上添花”。有一些提高孩子成績的小竅門,一起看看吧!
進入五六年級時,孩子作業增多,我們給孩子購買的課外學習資料也增多。
但是爸爸媽媽知不知道最好的學習資料是什麼呢?——是老師的教案!
老師有多年教學經驗,在上課前都會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做好了相應的教學準備,而且有的老師教案上有關于孩子課下作業的反思、學習的重難點。
有一位老師朋友曾告訴我,很多老師備課之前都會把市面上的輔導資料買來參考。
所以我們找老師、借老師的教案來學習,複印就好。
很多孩子明明很努力但是成績依舊得不到提高,為什麼?
因為孩子學習的時候還是“學生思維”,對題目的理解、考點的把握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
而具有“教師思維”的孩子,往往能跳出題目來看問題,在考試的時候能一眼看出考點。
但是,講課的是一批人、出題的是一批人,而考試的又是另一批人。
孩子的知識、閱曆都有限,怎麼能準确揣摩出題者的想法呢?
很簡單,把思維向老師靠攏。孩子進入高年級後,對知識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們可以找一些小學老師的論文、發表的文章來讓孩子看。
一些更簡便的方法及命題類型的總結常見于教師論文中,讀來收效很大。
有些孩子走着走着就跑起來了,勢如破竹;有些孩子卻跑着跑着就跑不動了,爸爸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但是我們要明白: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成長道路和成長環境,最關鍵的是多和孩子相處,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成長配方”!
要知道前方的道路漫長得很,跑多快不重要,能夠享受奔跑的感覺、跑的穩和遠才最重要。
内容整理自河南省教育廳,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卷卷貓電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