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熱播,我們被小九和東華兩千年的感情糾葛虐得不要不要的。然而,這個畢竟隻是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而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三山三世枕上詩》卻是實打實的存在的,以山為峰,以詩為伴,杜甫的一生就是在拼命的折騰和寫詩中度過的。
作為唐代最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被稱作“詩史”,寫的是曆史政治時事變遷和各個社會階層的生活畫面,寫的也是他個人曲折命運和不屈鬥争的成長曆程。無意中寫的三首《望嶽》,恰是他所處的不同人生階段所射出來的真實生活反應。
杜甫登三嶽寫了三首《望嶽》,無形中給自己的人生劃分成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生活形态,三個階段猶如三個人生,恍如隔世又處處精彩。這三首《望嶽》分别是:《望嶽之岱宗夫如何》寫的是東嶽泰山,《望嶽之西嶽崚嶒竦處尊》寫的是西嶽華山,《望嶽之南嶽配朱鳥》寫的是南嶽衡山。
泰山這一世:年少輕狂心比天高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出生于鞏縣官宦世家是個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從小就過着富足安定的生活。七歲就能作詩的他,少年時就到過郾城、洛陽、遵化等地方,接觸過各種社會名流,也被各種藝術熏陶過。19歲時,杜甫開始到處遊學,從山西到江蘇,再到浙江,賞遍江南美景感歎祖國的大好河山。24歲時參加了唐代高考名落孫山,就去他父親那玩了幾年。
這個時期的杜甫年少輕狂心比天高,詩賦也是自由開拓縱橫河山橫亘古今。“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馀”(《登兖州城樓》),眼前所見就是山海相連,秦碑魯殿已是塵埃,此景此情十分感慨。“縧镟光堪擿,軒楹勢可呼”(《畫鷹》),一紙畫擋不住淩空飛翔,來去自如雄鷹。“骁騰有如此,萬裡可橫行”(《房兵曹胡馬》),胡馬可以骁勇奔騰橫行萬裡。
年輕時的杜甫最巅峰的作品就是《望嶽》了。山連齊魯分陰陽,站在泰山之巅,俯瞰連綿不絕的山脈,頓時心潮澎湃仰天長嘯:“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做人一定要勇攀高峰,俯視天下,才是英雄本色。而把這幾首早期的詩聯合起來,我們就會發現杜甫馬踏泰山鷹擊長空的雄心壯志。
《望嶽》泰山篇全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泰山這一世,杜甫過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到處遊學抒發志向。想去哪裡去哪裡,想住哪裡住哪裡,人生還是很舒服的。這段時間做客江南,做客洛陽,做客齊趙,過着衣食無憂裘馬輕狂的生活,也展示了他少年時代英姿風發雄心壯志的不凡抱負。至第二次遊學完結,他也已經30歲了。
華山這一世,失意徬徨落魄求仙從泰山到華山,杜甫走了十七八年。在長安為了求一個官職,“朝扣富兒門,暮随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十年等待才換來一個管倉庫的門衛。“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幹谒”(《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的他最終在安史之亂直接找到唐肅宗,46歲的杜甫被授予了左拾遺,随後又因為得罪了BOSS被貶去華州。第二首《望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的。
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再次登高,這次來到了西嶽華山。沒有了登泰山時的雄心壯志,卻多了失意徬徨的困惑。杜甫在這首詩裡面想知道怎麼樣來立身處世,“安得”“尋“”問”“無歸路”等字詞突出了他的感慨和迷茫,人生如車箱入谷沒有歸路,還不如歸隐山林尋得仙道。是年,他47歲,快到天命之年了。是什麼樣的曆程讓杜甫從有志青年變成了郁悶中年呢。
《望嶽》華山篇全文: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
望嶽華山,這首詩的理解可以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傳統的現實主義說法,是杜甫感到迷茫和困惑感慨,這個解釋随處可找不再多說。一個是虛幻的浪漫主義色彩,杜甫厭倦世間求取升仙的詩賦:待到秋天我想去探訪白帝的仙居,詢問如何成仙,如何得到那根九節杖,如何能夠來到玉女的臉盆前。即使成仙之路再難再險沒有歸路,我也要像箭一樣直通南天門。當然,杜甫也隻是想一想,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現實還是要面對。
華山這一世,杜甫過得凄涼悲慘不成人樣,到處求谒四處碰壁。十年長安兩茫茫,一朝得志一朝失。站在華山上,看着周邊林立的群峰,猶如在一位長者身邊兒孫滿堂幸福的樣子,想着自己餓死的孩子,一把辛酸淚,如果能夠解脫如果能夠成仙那該有多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一世,杜甫嘗遍了人間冷暖。
這一世,他沒有了之前的靈逸更多的是沉重,十幾年時間特别是在長安的10年,居無定所,“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這段時間的做客就都是寄人籬下的生活了。
衡山這一世,老無所依高昂不屈不知不覺10年又過去了,從華州到秦州,再到成都蓋草屋,因草屋漏雨高呼“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之後來到夔州承包土地當個農民,“畦蔬繞茅屋,自足媚盤飧”(《園》),終于穩定了幾年。期間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感慨“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登高》)。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秦州雜詩》),停不下來的杜甫接下來又開啟了人生的最後一次颠沛流離準備北歸故裡,隻是繞了一大圈,還是沒有回到故鄉。衡山,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登上去的,并寫下了《望嶽》的第三首“南嶽配朱鳥”。
《望嶽》衡山篇全文: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行邁越潇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争長嶪相望。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翺翔。有時五峰氣,散風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觊命駕,沐浴休玉堂。三歎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登上了傳聞已久的衡山,杜甫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時世的凋敝、國家的衰頹,命運的颠沛,讓這位58歲的老人已經很累很累了。在這首詩裡面,以祭祀為由,表達了對山峰的贊歎,對神仙的羨慕,對時事的針砭,還有對帝王的一絲絲幻想。心懷江山社稷和天下蒼生的杜甫,隻能寄托于神靈降祥寄托于皇帝仁政,時也命也。
如果說泰山時杜甫是鋒芒初現的少年,到了華山就是落寞孤寂的中年,而到了衡山則是年老體衰的老年。衡山這一世,杜甫過了幾年安穩的日子,在朋友的幫助下終于有了房子(成都的草屋,瀼西草堂),“窮老真無事,江山已定居。”(《過客相尋》)。然而老來思故鄉,想落葉歸根,最終隻能抱憾餘生。
在這一世,雖然還是在到處折騰,但是總算過了一些安心的日子,特别是在夔州。經曆多了,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放下,隻是,故鄉終究放不下,它鄉終究是作客。
結語三首《望嶽》,剛好把杜甫的人生分成了三個階段。從年輕“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抱負,經過了風風雨雨的人情冷暖,才發現“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然而,“非無江海志,潇灑送日月”,到死的那一刻,依舊心系國計民生。“窮年憂黎元,濟時肯殺身”,“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杜甫的一生,颠沛流離不得志,行程萬裡常作客。引用當下比較熱門的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杜甫的一生也可以用《三山三世枕上詩》來概述,年輕時爬泰山“一覽衆山小”,中年時爬華山“高尋白帝問真源”,老年時爬衡山“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而且,他的枕上就從來沒有離開過詩,30歲之後才開始大量創作的他,目前存世的有将近1500首(大多數在《杜工部集》),平均一個月至少寫4首詩,不愧是偉大的詩聖。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登高》),行程萬裡依然漂泊不定四處為家,登高遠眺想起國難家愁徒惹傷悲,杜甫這一生,真是太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