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蘭亭序》到底美不美?有三種聲音。第一種聲音說好看,第二種聲音說一般,甚至還有第三種聲音說好醜。
對藝術有不同的評價,這是正常的。就像你覺得杜甫的詩美,但你不能強迫一個村婦也覺得它美一樣。層次不一樣,你看到的美也會不一樣。
蘭亭序
以前有個悟道的小故事,我覺得很能說明問題。
剛入空門,老和尚指着遠處的一片青山問小和尚,你看到了什麼?小和尚想都沒想說,青山。老和尚笑了笑。
過了兩年後,老和尚又指着青山問他,你看到了什麼?小和尚這次謹慎了一些,說,我看到了我的心。老和尚還是笑了笑,沒做任何回答。
又過了很多年,這時的老和尚已經老得快不行了,叫來小和尚,指着窗外的青山問小和尚,看到了什麼?這時的小和尚已經鬓角微白,并沒有順着老和尚手指的方向看,眼角泛着淚花,哽咽地說,我看到了青山。
老和尚這回還是笑了,不過同時還輕輕點了點頭。手指垂了下來,駕鶴西去了。
分析一下,小和尚第一次和第三次說的都是青山,為什麼第三次回答青山時,老和尚點頭滿意了?因為此青山非彼青山。
小和尚第一次看到的青山,隻是本能的青山。就像小孩子看到什麼說什麼一樣。
小和尚第二次看青山說看到的是自己的心。這是因為小和尚悟到自己看到的萬物其實是自己心的映射而已。
小和尚第三次為什麼看到的又是青山了?這是因為小和尚這一次看山,不再加入自己心裡的映射,去除雜念後看到的純粹的青山。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說到的書法三層境界,與上面的小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看看你屬于哪一層?
孫過庭在《書譜》中說,“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複歸平正”。
表面上看,孫過庭是在講書法結構,而實際上是在講書法審美的三層境界。
顔真卿的字以穩為主
書法審美第一層境界。老老實實照字帖寫字,喜歡橫平豎直類的字體,比如歐楷。我說句實在話,如果學書法年歲足夠多,沒人喜歡這種類似印刷體的楷書。
平時練楷書,隻是把它當基本功練而已。所以覺着《蘭亭序》一般或者醜的,基本處于這一層。
書法審美第二層境界。熬過了第一層。一些不安分的書法人開始求變了。但是變一定在遵法的基礎上求變,否則就是胡鬧。米芾的書法追求險峻,也是達到這一層比較成功的典型。
所以我建議那些還徘徊在第一層不能自拔的書法愛好者不妨臨臨米芾的字帖,以此來擺脫自己“平正”的死框框。
米芾的字險到讓人覺得不穩
書法審美的第三層境界。一味地求險,總會給人不穩當的感覺。這也不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核心——中庸之道。于是第三層境界追求險中求穩,注意這個穩是在險中求得,而不是像第一層次那種穩——根本就沒有險。
這一層的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穩中求險正是《蘭亭序》所要表現出的最大的美。表面看《蘭亭序》字體比較穩,也就是一般人眼中的一般,沒什麼特别之處。
而實際上字體結構中險象環生,眼見着字體就要歪倒下去,王羲之總會有一筆“定海神針”将它拉回來,保持整個字的穩定性。
王羲之最後一捺把傾斜的字體拉穩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蘭亭序》字體中每個部件都是險的,所以越細品味,越覺得“風光無限好”簡直美呆了。但是這些險的部件組合在一起卻又是穩的。
而《蘭亭序》的這種天作之合的和諧之美,隻有你用第三層境界的眼光才能看得到。
結束語:
有眼睛不一定發現美,有腦子才會發現别人看不到的東西。
就像讀一本書,20歲讀的時候,你覺得已經讀懂了。40歲再讀的時候,覺得以前的理解太幼稚,這時有了新的感悟。當60歲再讀時,又會再一次推翻以前的理解。
閱曆不同,感悟也會不同。書法也是這樣,随着審美層次的提高,發現的美也會随之不同。我用孫過庭的一句感悟結一下尾,“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原創作者:墨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