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文章合為時而著”,白居易在一千餘年前,以這句詩寫出了文學與時代的關系。
那麼,在今天,如何看待這句話,如何從當下的文學去探讨它與時代的關系?
最近,杭州師範大學敦雅書社請陳衆議研究員作了題為“時代的需要與文學的問題”的線上分享,2020年“普通讀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敦雅書社是“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暫名)發起單位成員之一。
“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是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省社科聯)響應 “推廣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浙江”号召,計劃新設立的一個科普重大項目,旨在發揮省社科聯的專家優勢和科普基地網絡優勢,借力線上線下媒體資源,把分散的一個個民間讀書會聚集起來,開展薦書活動,閱讀活動,消息報道和讀書體會文章推介等,社科專家指導閱讀,從各個層面推廣全民閱讀,打造省社科聯“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品牌,推進書香浙江建設,提高公衆人文社科素養。
就在一個月前,在省社科聯的組織下,來自省内高校、省團校,以及部分市縣社科聯、省社科普及基地、媒體和企業等11家讀書會組織的負責人,在杭州舉行了第一場座談會,讨論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的上線事宜。
“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的籌備過程很低調,但是各發起單位的讀書活動辦得熱鬧有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正在進行的讀書活動,基本都采取了線上的分享方式。
杭州師範大學敦雅書社的這一場“時代的需要與文學的問題”,在騰訊會議app舉行,不但吸引了杭師大的師生參與,很多校外的相關學者以及文學愛好者,也在線上聆聽了陳衆議研究員的分享,并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陳衆議中國科學院外國語文學研究所所長、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主要從事西班牙語文學和文藝學研究,著有《西班牙和西班牙語美洲文學通史》、《親愛的母親》、《想象的邊際》等十餘部著作。
“文章合為時而著”,但陳衆議研究員認為,不合時宜的哼哼唧唧與混淆視聽卻時時充斥當代文壇。因此,如何從曆史和現實的兩個維度審視時代的需要與文學的問題,以引發思考、糾正謬誤則尤為重要。
陳衆議指出,“維新變法”以來的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學發展始終與時代需要密不可分,而外國文學的翻譯、研究則是這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進程中,長久存在着關于“國學與西學”、“民族與世界”、“立場與方法”三個問題的讨論。
他認為,由曆史可見,在汲取西學的同時,中華民族的國學發展不可偏廢;跨國資本主義的影響導緻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更促使我們在民族和世界間尋找有效的新坐标;面對以村上春樹為代表的過于國際化、喪失本土特色的寫作風格以及嚴歌苓的高超叙事手段掩蓋的對民族性格的徹底否定等等問題,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構建中國自己的經典體系才是上佳解決之策。
“莫言與諾貝爾文學獎”,“馬列眼中的經典作家及我們的‘魯郭茅、巴老曹’是怎麼被邊緣化的”,“文學的‘零和博弈’與‘技術讓渡’”……陳衆議進而提出的這些延伸問題,也刷新了很多人對于文學的既定認知。
陳衆議在寬而不泛的百年曆史溯源中,通過具體細緻的問題分析,為“普通讀者們”呈現了一堂精彩紛呈的文學課,生動地闡釋了何為文江學海中時代的需要。
最後,他總結——中國的語言文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命根,也是中華民族在當代實現文化自信、民族認同的重要一環,應當對撕裂民族文化認同、消解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學活動保持警惕。
兩小時的線上分享,“普通讀者”們顯然聽得不過瘾,随後,在線提出了很多問題,與陳衆議研究員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探讨。
即将上線的“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接下來将集納優質的讀書内容,探讨優秀的分享樣式,從而讓更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全民閱讀當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