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奔馳eqc故障燈圖标大全

奔馳eqc故障燈圖标大全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6 15:46:46

(文/餘外軍 編輯/婁兵)在遭遇車主大規模投訴後,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北京奔馳”)終于對奔馳EQC實施召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北京奔馳近日已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計劃:自2022年8月15日起,召回生産日期在2018年11月30日至2021年12月15日期間的部分奔馳EQC電動汽車,共計10,104輛。

奔馳eqc故障燈圖标大全(冷卻液滲漏或導緻無法啟動)1

召回原因為,由于電動驅動模塊制造偏差,部分車輛電動驅動模塊内的冷卻系統可能存在密封不足,導緻冷卻液滲漏。如果冷卻液微滲到電機内,長期使用後可能降低高壓系統的絕緣電阻值,極端情況下車輛可能無法啟動。冷卻液滲漏不滿足國家相關強制性标準中關于冷卻系統密封的要求,極端條件下,車輛的電動驅動模塊輸出功率會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在車輛召回後,北京奔馳将通過授權經銷商為車輛檢查電動驅動模塊的生産序列編号,如果生産序列編号在受影響的範圍内,則免費更換改進後的電動驅動模塊總成,以消除安全隐患。 另外,北京奔馳還對更換後的電動驅動模塊給出延保方案,即從現有的質保期限8年或16萬公裡延長至10年或25萬公裡(以先到者為限)。

奔馳eqc故障燈圖标大全(冷卻液滲漏或導緻無法啟動)2

早在今年1月底,曾有68名奔馳EQC車主在網上發布了關于大批量出現電機故障的聯合聲明,要求奔馳公開關于奔馳EQC電機設計缺陷的相關信息和解決方案,啟動汽車産品質量缺陷召回程序以及對出現電機/電池以及電控故障的車輛延長“三電系統”的質保期限等。

對此,北京奔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稱,冷卻液滲漏導緻電機出現故障并不是車主們質疑的“設計缺陷”,而是因為供應商的“制造偏差”所導緻。

此外,這并非是北京奔馳首次對奔馳EQC進行召回。在去年8月,北京奔馳曾由于部分車輛存在裝配後無法識别檢查空調冷凝水軟管的狀态,無法确保其連接的緊密性,造成空調冷凝水可能進入乘員艙,并腐蝕電子部件問題,在中國市場召回796輛奔馳EQC。

觀察一下:

北京奔馳此次召回的萬餘輛奔馳EQC,幾乎是該車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自2019年11月上市以來,奔馳EQC在國内新能源市場的表現并未延續奔馳在燃油車領域熱銷的勢頭。數據顯示,在2020年和2021年,奔馳EQC的銷量分别為3863輛和6098輛。

造成奔馳EQC在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征戰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奔馳EQC并不是基于純電動平台打造,而是基于燃油車奔馳GLC“油改電”而來且定價過高。與同價位競品相比,奔馳EQC的産品競争力顯得嚴重不足。

除了奔馳EQC外,奔馳還在中國新能汽車市場推出奔馳EQA、奔馳EQB等純電車型以及奔馳E350eL插電混動車型。其中,奔馳EQA和奔馳EQB同樣是分别基于燃油車奔馳GLA和奔馳GLB打造而來。

面對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包括奔馳、寶馬以及奧迪等一線豪華品牌不約而同地加速向電氣化轉型。其中,奔馳和奧迪選擇開發純電專屬平台助推轉型的步伐,而寶馬則傾向于打造可以支持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插電混動動力以及純電動等多種動力形式的通用平台。

由于重新開發純電平台周期較長,這使得奔馳和奧迪在推廣新能源汽車前期的産品基本都是通過“油改電”方式打造,加之這些産品定價過高導緻在新能源市場表現平平,甚至被寶馬在新能源領域拉開較大的差距。

奔馳eqc故障燈圖标大全(冷卻液滲漏或導緻無法啟動)3

數據顯示,奔馳和奧迪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别為14,806輛和9713輛;而寶馬在寶馬5系插混和寶馬iX3純電SUV的助力下去年銷量達到47,316輛,同比增長71%。此外,寶馬iX3在上市兩個月後官降7萬元也是拉動寶馬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的重要因素。不過,随着奔馳EVA純電平台的到來和基于該平台打造的奔馳EQE純電轎車将于今年上市,奔馳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窘境有望得到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奔馳EQC的召回隻是奔馳近幾年大規模召回的一個縮影。在2018年-2021年期間,奔馳在中國汽車市場召回的汽車總量從不到20萬輛攀升至278萬輛。其中,2020年,奔馳因為發動機滲油等問題在國内汽車市場召回次數達到17次,成為備案召回次數最多的汽車品牌,累計召回車輛為82萬輛。

2021年,奔馳由于通訊模塊軟件設計等問題在中國市場累計召回278.1萬輛,再次成為召回數量最大的品牌。不斷大規模的召回,導緻奔馳品牌可靠性排名不斷下探。在權威機構《消費者報告》發布的汽車品牌可靠性調查報告排行榜中,奔馳從2020年的第20名下滑至2021年的第21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